龙兴华夏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首次劾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协饷能否协起来,原要靠央调度,可咸同以来,各省一有缓急,就彼此通协借,亦不过问,没了乾隆时那一番大一统的财政统筹能力。央财权失落,就要靠协饷者本人来协调了。惜乎协调这一块儿,以左宗棠的格和事方法,本就不来。

    尽协调的事不上来,但在款的办法上,左宗棠却另有一办法。

    那便是,借洋债。

    借洋债的思想自左宗棠,而经办人则是胡雪岩。左宗棠认为,以外债代替协饷,以应急需,可以速集款,可补协饷之不足。左宗棠的办法是:以海关印票即协拨各地方省份加盖关防以示承诺代替解。也就是以额外债代替了分散划拨的协饷。把“借洋债”跟协饷制度捆绑在一起,可以说是天才大手笔,非左宗棠所不能为此。

    1867年到1868年间,左宗棠便通过胡雪岩之手,连借了两大笔洋债,共计220万两白银,对此,当时左宗棠曾得意洋洋的宣称:“得此额现饷,可以相其缓急,通撙节,集事可速,调度可灵……得所借手,速赴戎机”。在左宗棠看来,举借外债不失为弥补财政短缺的一剂良药,他甚至认为可以大规模地借,“借数愈多,则息耗愈轻;年份愈远,则筹还亦易。在彼所获虽多,在我所耗仍少。”反正这些钱又不需要他来还。

    而更为明的是,左宗棠把“借洋债”当成了缴各省协饷的手段!

    对于左宗棠经胡雪岩手办理的借款,利息可以说得离谱。有人设地的站在左宗棠的角度考虑,认为这是他为了不耽误军事而行的“不得已”之举,左宗棠听说后只是冷笑,事实上,他并非“不得已”,而是有意“就不就低”!

    因为他要行的,是“一石数鸟”之计。

    因为利息不但能迅速筹集到款,满足用兵需要,利息还能迫使协拨各地方省份迅速协饷,否则举借洋债的本利都要由他们偿还!

    有洋债的鞭在后面着,各省还敢拖欠吗?

    这一回左宗棠不用求人,各省督抚们自己就会上

    此外,左宗棠的“就不就低”,另一个目的,便是给从经办的胡雪岩留回扣空间。

    胡雪岩是嗜利的商人,以营利为生命,左宗棠当然知得十分清楚。胡雪岩为他这些,是必须要有回报的,没有回报,胡雪岩怎么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他运筹军饷?更何况为了西征借洋款,他还将阜康银号和家底都押上了,理应获得与其奉献及其效益相应的回报,可朝廷的制度安排里没有这一项。所谓的“圣人可权”,自号“今亮”的左宗棠让胡雪岩吃利差作为回报,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各省督抚无奈之,为了不当左宗棠“利贷”的冤大,便只能使手段,将协饷摊派去。

    潘仕成就是这样,成了左宗棠的“饷”的牺牲品。

    听说广州的官员迫潘仕成缴纳西征协饷100万两,左宗棠当然很兴,但现在这煮熟的鸭却等于飞走了,叫他如何不怒?

    “商拒缴摊派协款,绝不可姑息!老夫这就上折参他!”左宗棠怒气冲冲的在桌旁坐了来,仆人急忙笔墨伺候。左宗棠接过笔便在纸上拟起奏稿来。

    而在室的一众幕僚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有的将领和官员本来忧惧之,现在反而好象有些解脱的样

    他们当然知,左宗棠为什么会对这些拒缴摊派的商人如此的痛恨。

    早在西征之始,左宗棠便提国可以仿行外国“贷兵饷于众商”的作法,“税项归款,商乐从,事办易集”,但现实却无的击碎了他的想法。当地商人们心存疑惧,本不买他的帐,左宗棠拟向当地商人议借款200万两以佐军需,结果众商最后只肯借银80万两,连一半都不到,且“心尚犹豫,未能释然”。左宗棠对此怒不可遏,脆便开始了摊派,对抗拒不从的商人行严惩。一时间陕甘等过往省份飞狗,商民对此敢怒不敢言。

    在听到左宗棠还要上折追缴潘仕成的摊派协饷后,所谓“死友不死贫”,他们当然要松一气了。

    不多时,左宗棠把折写好,便由驿递,飞递送京师。

    ※※※※※※※※※※※※※※※※※※※※※

    北京,海关总税务司。

    办公室里,时年32岁的赫德正在办公,一位国官员急匆匆的走了来,赫德赶了手的笔,起迎了上来。国官员并没有坐,而是上前来到赫德边,对他低声说了些什么,赫德的脸上现了极为专注的神国官员说完,便向来时的那样急匆匆的走了,赫德重新回到了办公桌前,打开屉,取了一份关于借款的统计表看了起来。

    “这位左宗棠总督看起来正在帮助我实现我的计划。”赫德自言自语的说着,脸上现一个开心的笑容,“如果他不就这么不断的把这些利货继续去的话,这个庞大帝国的财政,将最终将由我来掌握。”

    赫德放了手的表格,脑开始浮现一个宏伟的计划来。

    此时的赫德并没有想到,差不多与此同时,紫禁城里,正因为这件事,一场隐隐的风暴正在暗暗酝酿。

    “这西征军饷,怎么还摊倒广东行商的上去了?”慈禧太后将左宗棠的折给了刘诚印,示意他把折给恭亲王。

    “臣实不知左宗棠折此言是何意。”恭亲王看完了左宗棠的这份怒气冲天的折,摇了摇,“西征军需,已令各省协饷尽量解缴,又允其暂借洋款,此折所言由广东行商摊派,实在是匪夷所思。”

    慈禧太后听到恭亲王的回答,脸一便沉了来。

    这些天陕西、甘肃等省官员不断有人上奏,指责左宗棠在当地摊派军饷徭役,而慈禧太后本没有想到的是,左宗棠的摊派,竟然能到达东南各省。

    慈禧太后压怒火没有发作,她拿起压在底的一本折看了起来。

    这是林义哲上的,她只看了一题目,便知,这,也是参劾左宗棠的。

    “……左宗棠以西征军需浩繁为名,巧立名目,摊派,不一而足。而西征军费支,莫有知之者……其又令甘陕之民柳’,自古河西树最为难事,而彼竟不恤民力,且树之款,又从何而来?……”

    慈禧太后看完了林义哲的奏折,脸已然铁青。她又将折抬了抬,刘诚印会意,立刻上前接过来,转呈到了恭亲王面前。

    恭亲王看完了林义哲的奏折,脸也变得很是难看。

    “六爷说说,这事儿该怎么办?”慈禧太后问

    “如今西陲战事正酣,若贸然派员往查,不但左宗棠不安于位,前线将士恐军心亦当动摇。”恭亲王沉,“可若是不查,一任贪墨之徒妄为,亦有大害……”

    “查是要查的,只是不可影响军心士气。”慈禧太后看到恭亲王说了等于没说,显然有些不满,没等恭亲王说完,便断然说,“派员即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