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后 - 44、第 44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记挂的事都有了应对的方法, 赵三思对隔日的早朝很是期待, 对她来说, 太傅教的那些帝王之术也好,为君之也好,都太缥缈尚了, 她自认为不是个能和赵家那些祖宗辈能比肩的人, 如今国无大事,她也不想着些什么芳千古的事来, 就惦记着貌心善的夕贵妃。

    翌日早朝, 因赵三思昨日那番话,朝堂上发言的人倒是十分积极了,像兵尚书孙炎一样, 他这个门无所事事,但生怕被人误会发言不积极, 都对如今吏和工最关心的江南防洪之事提了自己的一两看法。

    如今朝堂上这番百官都踊跃发言,献计献策的闹景象,是蔡隽始料未及的, 不由抬朝龙位上看了一,结果正看到小皇帝偷偷在挖鼻孔。

    蔡隽:“……”愣了愣, 他赶挪开了视线。

    在朝堂上不仅要注意言行, 更要注意仪容仪表, 赵三思在刚被立为储君时,日日都要被人耳提面命一番,自然是知晓自己挖鼻孔的姿势有多么不雅观。但她鼻了, 她控制不住想挖的手,又瞅着面的朝臣都在讨论,她这才偷偷挠了挠……

    如今被丞相撞破了,赵三思赶把手缩了回来,脸上一阵尴尬,往面的大臣扫了一,无意识地轻咳了一声。

    方才还闹闹的朝堂立安静了来,朝臣都不约而同地直腰板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等着她开。对朝臣来说,龙位上的一声轻咳代表今日的讨论到此结束了,这是上朝上了多年总结来的经验。

    显然,赵三思新手上任,并不懂这个规矩,瞧着大伙都安静来了,又耸了耸还是发的鼻,有些不耐:“诸位卿这是商量好了?”

    能站在这个地方参加早朝的都是从三品往上数的大臣,自然都人了,一个个都以为赵三思这不耐的吻是在针对他们说了这么久还没拿个主意来,于是都打起了神 ,谁也不敢搭腔。

    若说商量好了,又拿不个章程。

    若说没商量好,方才都是在什么?

    一直没发声的蔡隽瞧了一装死的众人,角勾了勾,:“皇上,江南防洪是大事,诸位大臣也不敢呈一家之言。”

    “这早朝召集诸位大臣来,不就是为了共商国事,那要依你们这般畏缩的,有想法也不敢借此机会表述,那这早朝意义何在?”赵三思却不以为然,又耸了耸鼻,“再者,朕虽比不得先帝的英明,也比不得祖的英勇,但朕自认为,是个心宽、能听百家言的人。”

    小皇帝总是语惊人,蔡隽虽然收到了不少惊喜,但今日听着她的这番话,还是有些惊艳,“皇上所言甚是,倒是臣等多心了。”

    “你们啊,都是被外界那‘伴君如伴虎’的传言给骗了。”赵三思一副十分能谅的吻,看了一面垂着不敢搭腔的众人,又安抚:“只要你们都忠君国,为百姓着想,朕自然是不会惩罚你们。当然,你们若是总想着些不良勾当,朕也不是那般好说话的。”

    “臣谨遵皇上教诲。”

    赵三思摆了摆手,“关于江南患的事,朕昨儿倒是和丞相说了自己的主意。”又怕自己说得不妥惹人笑话,赵三思看了蔡隽一,也就不说了。

    蔡隽十分有默契地接上了她的话,“江南患年年都要费上一番功夫,皇上的意思是,堵还不如疏,将江与东面的运河打通,给江的。不知各位大臣对此如何看?”

    其他人面面相觑了一番,最后还是工尚书率先:“江南虽总地势低矮,但地形也有些复杂,江和运河更是相隔甚远,连同两条河,怕是有些费时。”

    尚书闻言,也跟着:“这等大工程,最是劳民伤财,需要大量劳工,如此一来,怕是要征徭役。如今百姓安居乐业,贸然征徭役,势必让百姓不满。”

    “……”

    朝臣的这番不妥言论,蔡隽并不意外,赵三思却有些不满了,冷哼一声,“让江的,此事是为了谁?”

    “自然是为了百姓。”

    “既然是为了百姓,百姓为何不满?再者,此等大工程,不趁着太平盛世修建,那要等到何时修建才靠谱?”自己都想的明白的理,为何这些苦读圣贤书的大臣就不明白了?赵三思觉得这些大臣都白拿这么多俸禄了,越想越气,赵三思索站了起来,“你们都不嫌每年都在这个时节在朝堂上讨论江南患的事麻烦,就会一门心思往后。明知江南患是年年都要愁的事,不提议修建库,不提议开通运河分,一天到晚就想着拨多少银去搞个临时预防。朕瞧着,你们就是一年接一年的无所事事,怕不整来,对不起你们的俸禄。”

    这个罪名的有大了,众臣都刷刷跪了去,“皇上息怒。”

    每次都是这样,她好生同他们讲理,一个个就只听了她生气,既然这般跪就跪着好了,赵三思撇了撇嘴,这会没人看着她了,她快速地挖了挖鼻孔,痛快地止了,她心里那闷气也散了不少,坐来时,语气又是那底气不足的慢腾腾腔调:

    “当然了,让江和运河相连,这等大工程也不是朕空一提,立就能去施行的。这等事,还得从计议,当务之急,是今年的防范,今日各位大臣再回去仔细想想,明儿定是要拿个章程来的。”

    底众人自然是连声应好。

    散气了,赵三思也不为难这些大臣,毕竟里面很多都是小老了,让人这么跪着,她怪不好意思的,又摆手让他们起来。

    更重要的是,她今儿早朝的主要目的就是等着这些朝臣来跟她说昨儿在听竹的事,她好名正言顺地怼回去,然后再趁此机会宣布让各后妃不要聚在一起,各回各的旨意。

    昨儿经太傅这么一提,她自个儿又好好琢磨了一番,觉得自己要是贸贸然就提要把这些后妃分而居有些唐突,毕竟容也说她对贵妃偏心确实偏得有些——司昭之心了。

    但若是有人说起昨日听竹的事了,她旨让后妃各回各的旨意就显得顺推舟了。

    奈何……

    瞅着诸位大臣都无话可说了,赵三思在龙位上不安地扭了扭,“众卿可是无事要上奏了?”

    “臣无事上奏。”

    “臣无事上奏。”

    “……”

    赵三思:“……”

    司礼的太监:“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三思:“……”

    昨日难没人去告状?可是,她……她连怼回去的话都想好了。

    好气哦。

    散朝的时候,赵三思愤怒地甩袖而去。

    恭送她离开的百官皆是一脸诚惶诚恐,一个个都在反思今日上朝的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

    “皇上怕是觉得咱们办事不够麻溜?”

    “我猜也是,估摸着还嫌咱们说话不够利索?”

    “我觉得皇上怕是觉得咱们的事太少了,白领了俸禄。”

    “我怎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