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薛家长子 - [红楼]薛家长子 第11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虯:“你答应他了?”

    “还没有,不过观察了这么久,我们脾气还算相和,殿他也没有反悔的意思,甚至对我颇为支持,我觉得差不多可以了。”她垂着睑,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婚事,而是一桩生意一般,“我年纪不小了,殿比我还大几岁,太上皇几次他成婚都被婉拒,再这样去太上皇就要恼了。且皇上知我们的事,若再拖去,只怕他也会不悦。”

    薛虯微微皱眉:“你说了这么多,怎么不听你说是否兴呢?”

    宝钗抬眸,诧异地看向他。

    薛虯:“我之所以那般努力,便是为了让你与母亲过上想要的日。时至今日,你想什么家里都能帮你,不需要借助婚事。若你不兴,不妨再考虑考虑,燕郡王和皇上那边不用担心,大哥自有办法给他们代。”

    宝钗不妨听到这样一番话,纵然早知兄对自己的好,也不由发自心笑了来,说:“哥哥多虑了,殿贵、为人豪迈、才能众,对我又一心一意,我自然是兴的。”

    说到最后,她难得羞窘之态。

    薛虯这才放心了:“那好,赐婚之事我与殿商量,你便不要了。”

    顿了顿,他又板着脸说:“圣旨赐婚之前你们不许再私见面,叫人瞧见了怎么好!”

    宝钗脸颊发红,辩解:“只是的时候遇到了,他顺路带我一程罢了。”

    顿了顿,在薛虯的目光无奈:“知了,我听哥哥的,再不与他私见面了便是。”

    薛虯这才满意,次日又找到燕郡王。

    对着燕郡王他就没那么客气了,凉凉:“光天化日,与未婚女往来密切,置她的名声于不顾,殿如此行事,令我不得不怀疑您的诚意,或许您并非真心看重舍妹,只是拿我们一家取笑罢了。”

    燕郡王大冤枉:“我的品行你难不知吗,如何会拿这事取笑?况且我们是好友,我如何会欺辱你?”

    薛虯:“那你是什么意思?”

    燕郡王:“……”

    他的确有很多理由:想当面向薛姑娘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她能看到他的诚意;许久未见,希望能与她说几句话;薛家占地面积广,附近来往之人不多,找个没人的地方放薛姑娘来,想来不会引人注意。

    但事实就是他们被薛虯撞见了,好在是薛虯,换上一个人还不知会是什么后果。

    他放弃辩解,叹气一声:“这件事是我错了,我不该置薛姑娘于险境。”

    薛虯三分真七分假的怒气收敛了一些,问:“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燕郡王:“我日后与薛姑娘保持距离。”

    薛虯,又问:“还有呢?”

    燕郡王:“我会安排好,确保不会一丝风声,薛姑娘的名声绝不会有损。”

    薛虯:“这事自有我在,不必你费心。还有吗?”

    燕郡王疑惑:“还有什么?”

    薛虯冷笑:“殿与舍妹已然亲密至此,难还不快些定婚事?”

    燕郡王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薛虯话里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薛姑娘答应了?”

    薛虯轻哼一声,没好气:“答应了,殿且去请皇上和太上皇的旨意吧。”

    什么是柳暗明又一村?这便是了!

    本以为薛虯是来兴师问罪的,说不得与薛姑娘的婚事也要平添波折,没想到喜从天降,度突然就到了赐婚环节。

    燕郡王先是大喜,甚至恨不得给薛虯一个熊抱,一也不怪他刚才故意吓唬自己。

    但很快他又冷静来,开始发愁。

    ——四哥倒也罢了,父皇那边的旨意可不好请!

    圣旨赐婚

    正如燕郡王所料,当他在某日请安时试探与太上皇提起提起这个话题,果然遭到太上皇的拒绝。

    “薛家瞧着不错,可到底商贾,不上我儿。且他们家的女儿,教养如何比得上真正的贵女?”

    燕郡王:“薛姑娘是十一妹妹的伴读,也能说一句由教养,想来是没有问题的。”

    “能好伴读未必适合当你的王妃,王妃要替你理琐事、安稳后宅,不是读几本书便能胜任的。以你的份,想挑什么样的姑娘不能?未必一定要这个!”

    太上皇:“再者说,薛虯是你皇兄跟前的红人,你也手握大权,你们两个还要结亲,可曾考虑过你皇兄的心?”

    他语重心,好像真是一心替儿考虑的老父亲。这话其实也没错,理论上来说,燕郡王和宝钗的确不太般

    但理是理,。更何况皇帝虽然小心,但对自己信任的人也足够宽容,并不介意燕郡王与薛家结亲。

    但燕郡王心心里清楚,太上皇之所以拒绝他,并非因为前面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知无论他说什么太上皇都不会听。

    好在他本就没抱什么希望,之所以跟太上皇提起此事,一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太上皇能答应,那自然是两全其

    若太上皇不答应,他也有别的法,今日只当提前跟太上皇说一声,让他心里有个数,莫要觉得的不尊敬父亲。

    燕郡王没有与太上皇争辩,好像被说服了似的,又说了几句话便起告退。

    太上皇笑呵呵,但等燕郡王退去,笑容便缓缓落了来,拨着茶盏盖,若有所思。

    他与皇帝关系不好,皇帝想要绝对权威,而他想要找回自己的地位,最好能压皇帝一。二人也各有优势与不足,太上皇御宇几十年,积威重,朝堂上多的是他的手,且大庆以孝治国,太上皇辈,天然便占据法理大义,以此拿皇帝简直一用一个准。

    但皇帝有一个大的优势。

    ——他是皇帝!

    名正言顺的帝王,能够堂堂正正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段时间以来,皇帝拉拢人手、调动官员、推行新政,已逐步将朝堂掌握在自己手里,逐渐与太上皇成平衡之势。

    太上皇不悦的同时,竟也有些许欣。因为他的儿如此众,他的江山没有托付错人,即便他现在立刻死去也不必担心了。

    但欣归欣,太上皇可没打算放弃与皇帝相争。皇帝边最受倚重的两个人便是薛虯和燕郡王,太上皇还想着分化拉拢此二人,哪里愿意看他们结成姻亲?

    不过今日之事提醒了他,的确该给老九定一门亲事了,最好从他的心腹人家选一个品貌上佳的姑娘,若能借此拉拢老九最好,不成也无妨,只当在老四和老九之间个钉,不信老四能不疑心。而以老四的,一旦生疑心,必定与老九生嫌隙,也就等于自断一条臂膀。

    至于薛虯……太上皇倒没有打宝钗的主意,他还不至于用臣女眷的婚事文章,只能另想法了。

    太上皇没有打宝钗的主意,不代表别人没有这样的想法。

    一个便是甄贵太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