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 薛家长子 - 第17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也不难,他现在是有朝廷靠山的,旁的一概不用,只捡在异国受迎、利大的货带去便是。

    薛虯:“若有需要可以去薛家的铺,我叫人给你最低价格算。”

    钱老爷激不尽,又有些疑惑:“薛大人为何如此帮助草民?”

    薛虯:“举手之劳罢了,哪里谈得上帮助?你当日不也帮了我吗?”

    得益于薛虯与钱老爷只见过一面,且那一面留给钱老爷的印象太过刻,以至于他没费多大力气就想起薛虯说的什么意思。

    当日薛虯在展示对账技能,彼时还不知薛虯能耐的钱老爷怕他失手,脸面上不好

    看,开维护了几句。后来也的确留来想要帮忙,不过并没有帮上,还看了好一场闹,甚至见到了四王爷。

    这件事他曾经不厌其烦地炫耀许多回,如今回想起来自然不难,然后耳朵就有发红。

    ——羞的!

    他当日没帮上什么忙,薛虯手却是这么大一笔生意,叫钱老板有亿不好意思,郑重:“大人的再造之恩,草民一家永志不忘,必定生生世世记在心里,报答大人的恩。”

    薛虯保持微笑:“生生世世便不必了,只要你莫忘了初心,富裕后不忘继续修桥铺路,我便很兴了。”

    商队

    是的,薛虯之所以推荐钱家,除了当日那一面之缘,钱老爷给他留的印象不错之外,也有钱老爷乡不错的缘故。

    据薛虯所知,钱老爷富贵时也不曾欺压百姓,反而施粥修路、救苦济贫,附近百姓对他的评价都很不错。

    都是要和商队合作,在其他方面差不多的,自然优先选择品更好的。

    话又说回来,若非钱老爷人品好,当日也不会看薛虯一个小少年可怜而几番提,还特意留来帮他,虽然没有帮上忙,但成功让薛虯记住了他这个人,这才会在后来听到他的消息时多留两份心,遇到这样的好事也第一个想到他。

    钱老爷喜不自禁,回去与钱夫人说起来,钱夫人同样喜得直念佛:“阿弥陀佛,接这桩差事,咱们家便算是缓过来了。”

    又:“老爷素日行善积德,关键时刻便有贵人相助,可见善有善报这句话再是一错也没有的。”

    钱老爷又是得意又是慨:“谁说不是呢。”

    他这人心,平日里最怜老惜弱,故而施粥赠药不断,对旁人也格外宽容些。也有人背后嘀咕他装模作样、或者笑话他漏斗装米——有钱就要漏去,甚至有受了他接济的人蹬鼻上脸,拿了好还怨怪他给的少,就连他的儿女也有不理解的,觉得钱老爷是在白扔钱,他们的生意又不在大庆,名声再好有什么用?有那些钱不如多置办货,运到外又是一笔收

    但钱老爷始终记得自家家训里多番提及“仁善”二字。

    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让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爬得时或许无所畏惧,但一旦从摔落,乡亲们一人伸一只手,就不至于让全家陷到泥里去。

    钱老爷自觉不是什么聪明人,最大的优便是听话,父祖都这么说了,他便也这么,这些年正经了不少钱、了不少好事,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的回报,也不曾懈怠过。

    不曾想回报说来就来,只是因为当初的一个善念,薛虯就给了他们这么大的好!对他来说或许只是顺手为之,但对钱家来说,这个机会实在太重要了!

    若能借此攀上薛虯和薛家,那就更是想也不敢想的好事。

    这看谁还说他傻!

    钱老爷腰板直,满面风。

    钱夫人看他这副模样,初显老态的脸上久违地笑容,也有心思玩笑了:“当年你怎么就没把薛大人抢回来女婿呢?”

    薛大人这般好本事、好心,若了他家女婿,这老还不得意上天?

    似乎是想到那般场景,钱老爷也不由笑声来,随即想到自家那几个闺女,又立刻打消了这个想法。

    还是别祸害人家薛大人了!

    之后几天,钱家空前忙碌起来。

    商队已经有些日没有去过了,都已经有些懈怠,重新调整状态、准备粮和衣裳,车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此行要运送玻璃这易碎品,更需要格外仔细。

    钱老爷买了许多棉,打算到时候将玻璃厚厚地包起来,此外车也要足够平稳,路线要重新规划,尽量走平整的大路,实在有颠簸的地方,可能需要用人力背负,这些都要提前规划好,好在有朝廷支持,很多从前不能走的路现在也能走了,倒没想象那么麻烦。

    再就是置办货

    钱老爷毫不犹豫地把家里能腾的所有银钱都换了茶叶、丝绸和药材,这些东西在周边小国极受迎,倘若这一笔生意能成,钱家就能缓过来,若是不成,恐怕就真的要卖房卖地,再也不了生意了。

    不过有朝廷在,钱老爷并不担心。

    值得一提的是,钱老爷的确是去薛家商铺拿的货。

    铺早得了薛虯吩咐,给钱老爷优惠,价钱比他从前从相熟的商家拿的还要低,且货的品质更,叫钱老爷又是惭愧又是动。

    如此几日,钱家商队准备好了,朝廷的玻璃也送来了。

    数量并不算多,毕竟以稀为贵,薛虯可没有在外国玩价格战的想法。不玻璃在大庆国是什么价钱,只要了国门,它就一定要贵!要稀罕!要被仰望!

    恰如大庆一样。

    不怎么说,钱家商队载着玻璃和满满几车货发了。之后一段时日,另有几家商队也陆陆续续发,他们都是被选来与朝廷合作的商队,将沿着不同方向,到达不同的国家。

    这件事办完,薛虯和尚书肩上的担也少了一个,二人对视一尚书笑呵呵地问:“依薛大人看,这些人能带回多少银?”

    “多少钱官不知,但制千里想必足够了。”

    提到千里尚书心又是一痛,忍着捂的冲动问:“千里制得可还顺利?”

    “已经步正轨了。”

    款项到位,工那边动作也很快,召集工匠、准备材料。薛虯提供了千里制作方法,以及参与制造千里的几个老师傅,他们几日,亲自动手试了试之后便正式开始制作了。

    尚书听了这番话略,好歹那么多钱没有白

    ——都是白的银啊!

    越想越难受,尚书赶控制自己,不想烧钱的千里,多想想刚送走的商队,想想即将在几个月之后国库的金银,心这才舒服了些。

    与此同时,德胜楼二楼某个包间窗大开,三四个锦衣华服的公哥围绕着一个青年,那青年双手拿着一个紫漆描金的,一贴在睛上,另一则对准窗外。

    其余几人顺着的方向往外眺望,甚至有人踮起了脚,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