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 薛家长子 - 第2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母带着厚礼登门,冯氏亲自来院门迎接,姑嫂二人一碰面便抱痛哭,左右之人哄劝半日,好容易才止住了泪。

    一行人了屋,冯氏让薛母坐她边,拉着她的手上打量,见她气也极好,显然被照料得不错,并没有沉浸在丧夫之痛,略微松了气。

    又打量几个孩,先问宝钗:“这便是宝钗吧?得真标志,是个好孩。”

    丫鬟拿了垫来,宝钗跪:“甥女见过舅母。”

    冯氏方才只觉她端庄漂亮,是个极众的小姑娘,如今见她规矩极佳,一举一动优雅自如、赏心悦目,不由更为喜。招手将人叫到跟前,拉着她的手不放,扭对薛母:“你打小跟个猴似的,不想生的女儿这般大方,倒是投我的缘。”

    薛母脸微微发红,不好意思地说:“宝钗都是由老爷教导的,我没怎么过,嫂若是喜,让宝钗常来陪您说话,您也教教她眉低。”

    “那敢好,家里就熙瑶一个女孩儿,平日也闷得很,宝钗常来常往,你们妹也好伴。”

    王熙瑶是冯氏的小女儿,冯氏育有二女一嫁后随夫婿去了边关,轻易不能回来,次女便是王熙瑶,与宝钗同年所生,极得王腾夫妇心。

    儿王义今年十七岁,在京郊的松山书院求学,成绩很不错,前年已经过了秀才考试,正在准备明年的举人考试,据说考的希望很大。

    王熙瑶和王义今日都在,只不过男女有别,并未现相见。虽说是一家亲戚,到底不是亲生的兄弟妹,多些避讳总是好的。

    冯氏拉着宝钗得不行,突然想起一件事,又问薛母:“你信里说宝钗此次要参加选秀?”

    “是。”薛母低揪帕,“那时候老爷刚去,虯儿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家里没个能主事的人,宝钗心里着急,听说要给公主郡主选伴读,觉得是一条路,就把名字报上了。”

    这是他们商量好的说辞。

    这时候对女要求极,太有野心很容易为人诟病,就算他们不觉得宝钗有问题,却也不得不多替她考虑几分。与其叫旁人议论,不如推说形势所迫,还能给宝钗立个大义人设。

    且这也不是假的,在薛虯回来之前,宝钗的确是这么想的。

    “好孩。”果然冯氏听了这话,对宝钗极为怜惜,拉着她的手又拍了拍,沉片刻后说,“既然如此,dc也不失为宝钗的一个机会,我瞧她人品相貌都是尖,未必没有选的机会,改日我回娘家问一问。”

    冯氏官宦世家,父亲官居正二品,她说回家问问,便是要看能不能替宝钗疏通的意思。

    薛母脸颊发红:“怎好劳烦亲家伯父?”

    冯氏便笑:“这么大岁数了,脸还和小时候一样薄,动不动就脸红。”

    话虽这么说,心也不无慨,嫁人多年还能保持少女心,说明被保护得非常好,若妹夫没有英年早逝,这妹妹过得合该是神仙日

    可惜了。

    薛虯看着这一幕,也不由暗暗称奇。薛母与冯氏关系好他知,只是不明白二人如此亲密,为何原著里薛家却没有住到王家,反而住到不算亲近的贾家去呢?

    却不知原著随着薛母嫁,冯氏也随着王腾迁居京城,山远,通信不便,二人便渐渐疏远了。这世因为薛虯缘故,冯氏时时来信询问,也帮着了不少心思,姑嫂二人才没有断了联系。

    不等他思,冯氏又将目光落到他上,上打量一回,便赞叹之:“这便是虯儿吧。”

    薛虯也跪请安:“外甥薛虯见过舅母。”

    “快别多礼!”冯氏亲自扶他起来,笑,“果然是少年才俊,比我家那个孽障多了。如今也好了,可还难受不曾?”

    “不曾,到家这几月再没发过病,便是一小病痛也没有,瞧着比一般人还些。”薛母满脸都是笑,儿好转,可比什么都叫她兴。

    冯氏睛微微张大:“如此说来,那观真有奇效?”

    其他人也十分好奇。

    薛母也不知薛虯到底怎么好的,不好说到底是不是观的作用,只:“同样的药方,那观主制来的药便比旁人的好,总归有些独到之吧?”

    这倒也是,观多在山上,许是土格外养人的缘故。

    冯氏不再问,又看向薛蟠。

    薛蟠也规规矩矩请了个安,然后仰着看冯氏,等待她的夸奖。

    冯氏:“……”

    她可疑地沉默了,顿了一:“蟠哥儿得真,瞧着也健壮,你是怎么养孩的,个个都这么好?”

    薛蟠顿时乐开了

    薛虯与薛蟠不好在后院久待,与辈见过礼便告退去,由丫鬟领着去外院找王仁和王义,二人也已经在设宴等待了。

    是的,王仁也住在王腾府上,王义今日在家是因为书院休沐,王仁却是无所事事。

    王义相白净斯文,是个沉稳敛的少年,因为比薛虯和薛蟠大了几岁,对他们非常照顾。

    王仁略有些瘦,带着青黑之,一瞧便知是沉迷酒之故,人有些过分的活泛。

    陌生的兄弟几人相见,却并不觉得尴尬,世家弟嘛,与陌生人往是必修功课,几句话就熟络起来。

    席间王仁提议玩游戏,众人便开始行酒令。

    本来想玩划拳或者骰的王仁:“……”

    行酒令是一酒桌助兴游戏,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对诗、联语或猜谜等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2。也有简单的行令方式,譬如猜拳,多用于不大读书的平民百姓。

    他们行酒令自然要对诗。

    薛虯是不怕的,他虽然不考功名,但该读的书一没少,不敢说多有才华,几首看得过的诗不成问题。王义同样不惧,读书人哪能没有一诗才,科举考试也要写诗呢!

    王仁就比较尴尬了,他不念书,也没什么急智,实在不喜这样的场合。

    好在他不是一个人,还有个人跟他伴。

    王仁在桌扯扯薛蟠的衣袖,小声:“让他们俩玩这个,咱们玩别的去吧?”

    薛蟠疑惑:“为什么?”

    王仁:“……”

    王仁:这还用问?

    他无语:“咱们俩又不会对诗,看他们玩多无趣,不如玩有意思的。”

    他可是听说了,姑母家的这个表弟不学无术,大字只认识一箩筐,书也没读过几本,镇日里招猫逗狗、惹是生非,可能比他还不如,他都不喜这样的场合,难薛蟠能喜

    薛蟠只是诧异地看了他一满是同:“你连这都不会?”

    薛蟠:我以为我已经够菜了,没想到有人比我还菜!

    顿时就骄傲了呢!

    jpg

    王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