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zuo好事不留名 - 分卷阅读1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听闻三日后,叛军就要上门迎娶自己女儿,慌得顾不上之前红鸾分析得山到底适不适合逃命,就想立即走人。

    “娘,动静太大,走不了的。现在整个普救寺的香客、沙门都睁着一只睛生怕女儿有个好歹,更别说想要瞒过众人去山了。”

    并非崔莺莺不想把山的事告诉被困的众人,实在是因为寺一两百人,人多杂,得不好,大家都走不了。

    “红鸾,你刚才说有法的,快说来听听。”冷静来的崔夫人寄希望于婢女的法,也不得不说是病急投医了。

    红鸾把早先就盘算好的安排和崔夫人、崔莺莺一说,崔氏母女都没有比这更好的法了,便应允了安找红鸾说的

    红鸾的法到底是什么呢?

    便是去旁的院请来了刺史夫人,让刺史夫人取一件信给城的王刺史与河府府尹,由洪家老大送去。

    刺史夫人听闻崔家有别的方法把消息送去,虽是很好奇到底是怎么个法,却也知不便多问,斟酌之取了当年嫁王家,翁婆给的沁血羊脂玉平安扣一枚——此时除了相信崔家,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呢。

    崔夫人也取从前老爷的一枚印信,在白纸上盖了一个章,给洪二和洪三。分别送往附近军府和清河崔氏宗族。

    没错,担负起传递消息的就是红鸾的三个哥哥。

    早前红鸾和家里人一说,大家有些犹豫,待红鸾说,寺庙被围着,早晚都是要被攻破的,一旦攻破,哥哥们正值年轻力壮,不是被杀害,就是被拉乌合之众成了反贼;若是哥哥们真能把信送去,搬来救兵可是大功一件,以后咱家想要全家脱籍就有希望了。再不然,三个哥哥去了,洪家也不会绝后。

    洪父老实一辈,听到最后一句,了决定让三个儿去闯一闯,只要了山,一时半刻不被发现,三个儿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三兄弟一开始还不肯抛爹娘妹妹先走,被红鸾一句:“且急什么?我还没回禀了夫人。这事儿决断的是夫人。若是夫人不同意,我说的都是白瞎,那你们也不用叨叨说什么不想丢我们先走了,反正大家都走不成。”

    …………………………

    崔夫人肯用红鸾的法,一来是红鸾自己还留在普救寺,不仅如此,洪三兄弟父母也俱在,不用担心三兄弟一去无回——洪家人的脾,崔夫人早就摸清楚了,最是孝顺不过的;二来是山就是洪三发现的,路熟,再扯别的人反而扎;三来就是最重要的缘由了——崔夫人也没有更好的法

    三兄弟收好了信,又带上了,抹上了驱虫药、雄黄粉,在崔夫人、刺史夫人殷切的目光,当晚就摸黑发了。

    这之前红鸾多次向自己三哥求证山的安全,连洪二哥都听不去了:“爹都说了,老三上辈肯定是耗。妹妹你就放心吧,上山海的没的说,但是转山里里,你三哥就是好手的好手了。”

    红鸾这才安心。这三天都不用担心叛军破门而,所以避过寺庙人们的耳目,了山就不会有追兵,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蛇虫鼠蚁了。既然三哥真的这么有把握,红鸾心里的秤砣又定了几分。

    …………………………

    洪家三兄弟本就住在梨院的外院,崔夫人以需要人值夜为由,把剩人排了日夜巡逻,一时之间真的没发现少了三个大活人——心绷大家都没有心思如往常一样唠嗑,日间巡逻的以为洪家兄弟在夜间,夜间巡逻的以为洪家兄弟在日间。

    也只有知的洪父洪母为三个儿揪心一把。

    …………………………

    当晚,却有不速之客造访梨院。

    来人是一位相貌堂堂的年轻男

    霜通报之后,崔夫人以“夜不便”为由,推说不见。

    霜又回到院外向这俊俏后生说:“我家夫人说,夜已了,有事明日再说吧。”

    那后生了一双凤,天生眉目,凝视姑娘家的时候,小女娘们几乎都会被看得面红耳赤。

    饶是霜近年已沉稳不少,也被看得面起红霞。

    “劳请姑娘再通传一声,就说小生张珙为你家小的事而来。”张生神诚挚,黑眸如一汪潭,边说边向霜作了一个揖。

    霜连忙侧避让:“当不得郎君如此大礼。罢了,我再去替你通传一声,见或不见你,是夫人说了算的。”

    崔夫人听说来人是为女儿的事,心:洪家三兄弟虽是去找救兵了,但是若来的后生也有什么好法呢……不妨见他一见。

    便让霜带了人来。

    张生了屋后,向主座的崔夫人行了礼问了好,站直躯扫视一没见到崔莺莺,倒是有些失望。

    崔夫人哪晓得张生对自己女儿一见倾心的事,倒是急切问:“小郎君可是说有法能救我女儿?”

    张生被崔夫人一问,回了神:“好叫夫人知,小生姓张名珙,君瑞,有个八拜之,名为杜确,乃是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率十万兵,镇守蒲关。今日听闻小为救众人而将委于逆首,小生实敬佩,愿尽绵薄之力,助小脱困。”

    蒲关离河府倒是比清河距离河府要近一些,若是几路大军一通讨逆,成算会更大。

    崔夫人没有理推辞送上门的帮助,却也问:“小郎君愿意助我母女,实在是慷慨义。然则如此大恩,老却无以为报……”

    张生颇为不好意思地开:“不瞒夫人,小生本是西洛人,家父曾官拜礼尚书,现父母俱已离世,尚未婚……”说到此,又有些不好意思,担心崔夫人觉得自己和逆首一样是趁火打劫,又赶忙解释,“虽则小生家境贫寒,但一直勤学苦读,此番去安城,参加科举,博个功名,也为找个投意合的女,成就满姻缘。不知崔小……”

    话说到这里,崔夫人哪里不知张生是看了自家女儿。

    这张珙也是七尺男儿,一表人才、眉如画,可是和郑家儿郎一比较,毕竟是缺了那份养尊优的气度。

    崔夫人不得不对张生明说:“小女已是有婚约在的。”

    张生听了很是失望,又想:崔家小既可答应委于孙逆,又如何不能嫁与我呢?定是这老夫人信开河,若是我寻来救兵,解了普救寺之围,崔夫人必定会对我刮目相看。

    最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