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 第14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次老丈人带着个夷人来的时候,简单跟他聊了聊,都让他获益匪浅。

    赵骅还没表示什么,就听赵王氏继续说:“我是不让他来。他就是看了我们家的大书房。等他真来了,肯定天天待在大书房里自己看书,然后叫上里大师兄那样的书呆一起谈阔论,肯定没心思教孩。那老古板,别把我家孩给教傻了。”又撇嘴小声嘀咕,“现在已经够傻了。”

    赵骅表示……还是什么都不要表示。

    赵王氏看他这幅样,有些好笑:“赵淩一直憋着一气,你没看来?”

    赵骅认真想了想,还真没有:“他气什么?有什么好气的?”天天抱着个狸跟个傻小似的,跟他说亲也不要,他当爹的都没生气呢。

    小今年已经十五了,要不是想着科举考个好名次,把价提一提,将来能议一门好亲事,早就该定好了。

    赵王氏问他:“淩儿的先生是谁?”

    赵骅想也不想:“裴翰瑶先生啊。汪、殷两位先生教导的时间短了。”

    赵王氏“啧”了一声:“错,是太后娘娘。”

    赵骅愣了一,顿时反应过来:“还真是。”

    赵王氏又微微一笑:“还有我。”

    赵骅又愣了一:“真、真是。”

    家里孩们教育,看似都是赵骅在,但赵王氏还是负责了相当一分,譬如教孩们怎么家之类的。

    赵淩在其算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正经跟赵王氏讨教学问的。

    赵骅想了想,还是想不明白:“那这跟他憋着一气有什么关系?”

    赵王氏瞧他是真的不明白,只能解释:“他想证明自己的两位女先生在学问方面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很厉害。”

    太后教赵淩的,也不仅仅是兵法。

    太后教的东西很多,除了军事相关,还有朝堂上的各派别和各关系,其甚至涉及到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

    这关于谱牒学以及官场上各方面勾连的事,只有类似王家那样的大家族才有积累,更是太后这样的位多年,又努力扶持丈夫儿登基的厉害人,才能拥有足够的资源。

    赵王氏虽然也是王家人,但她这一支已经离得远了。

    她爹都搞不清楚的事,她也不可能知

    学问,太后也教。

    但是太后教这些,反倒像是陪小孩过家家。

    在赵淩七岁正式文华殿的时候,他已经在太后跟前把四书五经全都读了一遍。

    赵骅还是不太明白:“太后娘娘和薇薇本来就很厉害,为什么还要赵淩考个状元来证明?”他的发妻绝对是状元之才,随便学学就已经比绝大分学得多了,要是跟他求学时候那样认真读书,考个状元不是铁板钉钉?

    赵王氏看着他的样,突然很温柔地笑了起来:“这,你和淩儿倒是真的亲父。”

    赵骅纵然有百般不是,从来没有像她父亲那样古板,对女的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赵骅突然觉得有不好意思,想到自己老丈人教女儿的样,倒是明白赵王氏的慨,也明白了赵淩憋的是哪一气。

    这一,他对儿表示满意:“算那小孝顺。”满意不到一息,他又摇,“明年闱,没了米希,还有祝呢。”

    以前米希太耀,加上祝为人低调,祝的声名没有很大,但他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啧。”赵王氏斜睨他一,“你瞧不起自己,也别瞧不起你儿。当年你考个探还千般不服万般不忿,觉得自己比状元榜只是输在家世。现在你给你儿挣的家世不比别人差什么,怎么就不能对你儿信心?你不觉得赵淩就是在等祝和米希吗?”

    赵骅意识想说赵淩跟祝、米希还差得远,但他想想最近自己看赵淩的功课,起码他自己看着没病。

    尤其是赵淩的策论,比朝许多大臣的都有可实践,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

    有了这个心思,赵骅找赵淩要了米希和祝的文章来看。

    赵淩指了指大书房的一个书架:“那边那个放历科会试前十的文章的架。”他整理的五年考三年模拟。

    祝和米希的文章也在上面。

    同为太伴读,他们能看赵淩所有的小论文,赵淩也可以看他们的所有文章。

    赵淩挑了一些抄回家,主要是给赵辰他们看。

    赵骅拿了两人的文章,随便找了个空位置坐来看,很轻易就发现,祝和米希的文章不是说不好,甚至好些地方都可以称一声“妙”,遣词造句更是瞧着都让人舒服,但是……

    尤其是和赵淩的文章比起来,两人的文章显得很

    不是说两人的文章写得不好,单纯就文章来说,他们无论是破题思路、结合时事的能力,还是提解决的办法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这优秀局限于一个“学生”,一个没有官场的学生的平。

    比起其他学,米希和祝的比他人要不知多少,作为太伴读,他们甚至能够很容易接甚至参与一些实际的朝廷运作的事项。

    但无论是耳濡目染,还是自的天赋和刻苦的学习,两人文章里的货,都有限。

    他看着米希和祝的文章,就像是看到了当年科考的自己。

    反观赵淩,他的东西已经和混迹官场十数年的老油条没什么区别了。

    普通考生,如赵缙这样的,货能够有个一二成就了天了;

    优秀考生,如赵辰、沈兰,货能有个三四成;

    米希和祝的,货能在文章占到五成,甚至更到六成左右。

    但是赵淩,货能到八成以上,很稳定的八成以上。

    不米希和祝怎么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填补剩的四五成,都没法改变他们文章的稚

    这不是“听说”父辈祖辈的经验,更不是“旁观”、“辅佐”理了一些政务所能够解决的。

    他们必须经过实际官场的考验,经过数年十数年的官场积累,才能慢慢训练来。

    以米希和祝的天赋,他们要训练来,会很快,非常快。

    但赵淩,他已经训练好了。

    他的遣词用句确实不那么亮,但也挑不病。

    赵骅一直知赵淩很优秀,但没有想到赵淩会这么优秀。

    他没少让赵淩帮忙活,里连右侍郎都说让赵淩早考完了帮忙。他当然知赵淩的平,在活是一问题都没有的,还比现在的很多官吏要得多。

    他发现自己灯黑了。

    仔细想想,赵淩在御书房都待了多少年了,连太殿在御书房的时间都没他,熬走了好几拨庶吉士。

    赵淩还以为赵骅想着给考前分析,研究米希和祝的文章,算了算时间,又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