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 第11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听难听都是自己的崽!

    赵淩突然觉得这个姑父不像个好人,像那些觊觎他猫猫的坏人。

    等车到了府衙附近的一个宅,赵淩一车就看到有个很面善的妇人等在门,完全不用介绍,直接就叫:“三姑姑!”

    赵英娘是个看着就很温柔贤淑的妇人,只有一双剑眉显一些英气,保养得很好,瞧着像三十岁的样,见到赵淩就笑:“可算是见到咱们家石狮了。”

    “噫——”赵淩明显愣了一,“爹怎么把这个也跟您说?”

    臭爹,自己菜抱不动他,就给他起外号,还写信蛐蛐他。

    幼稚!

    兄弟妹五个人,赵骅跟自己这个三最好,平时书信往来最多。

    赵淩经常看赵骅写信,其实不太清楚赵骅究竟写给谁,也不知他平时给谁寄东西。

    毕竟赵骅外放的属、师兄弟很多。

    赵英娘笑呵呵打量他:“你爹可没跟我说,咱们家淩儿得比他年轻的时候还好看。”

    “那~是。我肯定比我爹。”保佑他千万别残,万一考试成绩差不多,到时候他还能刷脸当探

    赵英娘乐得不行,拉着赵淩屋:“走,先用膳。你几个兄弟都在上学,等他们了学再认识。”

    赵英娘准备的午膳很丰盛,有两菜还是她亲自的。

    赵淩吃得最多,并不是多细多好吃,单纯是家的味

    赵英娘看得很兴。

    等用完午膳,周毅才带着他在家里转悠,指着院:“后衙太小了,家里人多,我们就在外面另外租的房,稍微能住得宽敞些。”指了指一个方向,“喏,那里就是衙门,过去就几步路。府衙隔就是县学,你几个表兄都在那儿读书。”压低了声音说,“米尚书,现在也在县学。”

    米尚书在县学当然不可能是教书。

    他现在这个份,都不能被叫米尚书,只能被叫米老

    周毅这么称呼,是对米尚书的尊重,也是私底跟赵淩这么说。

    赵淩好奇:“姑父给米爷爷找了一份县学的活儿?什么的?我能见见他吗?”

    周毅笑眯眯:“他在藏书,里面清净。”又指指家里的一个西北角,“喏,那个跨院就是给米尚书住的,等你表兄们学了,他也差不多回来了。现在对外就说是家里院多住不完,赁了一间去。米尚书岁数大了,军艰苦,还是别去受罪了。倒是我们家占了便宜,白捡那么好一个先生。”

    “这样最好。”赵淩听他说得轻松,其可不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米家毕竟是充军的犯官,真要查起来,周毅这样的行为肯定是要吃挂落的。估计单独搬来租房,也有这其的原因。

    万一了事,也不至于连累家里其他人。

    周毅带他去书房,赵英娘让守院的仆从退开,等周围只剩他们三个人了,才说:“我本来是想把米大郎和米郎一起来的,但是米大郎和米郎不愿意,只让我把米尚书带了来。我在军疏通了一番,米大郎和米郎都是有大才之人,军缺文吏,如今米郎跟在余将军边。”

    余将军就是镇守梁州的将军。

    能够跟在余将军侧,那在军至少安全无虞。

    周毅慨:“我本来是想给他们安排都个轻省的活计,可惜只有一个文书缺。如今米大郎调去了养,我每旬去看他一回,倒是把养得非常不错。米家的另外两位先生和小郎君如今也跟着在场打杂。”

    赵淩听着他对米家人的安排,站起来恭敬行了一礼:“劳烦姑父奔波。”

    周毅赶扶住他:“我就一闲人,平日里在家也无事可,正好去转转,哪里算得上奔波。”

    他自己就勉考了个秀才,以前在家里帮助祖父打理祖业。现在到了梁州,真不知有什么事

    家女已经嫁,两个儿已经成亲,剩一个小儿也已经定了亲事,各都已经准备妥当,平时就是个富贵闲人,难有一件这么重要的事需要他来

    人家说客气话,自己可不能当真。

    赵淩再三激。

    周毅的父亲虽然是梁州知府,但手伸不到军营里去。

    更何况他这个知府谁知能在梁州当几年,军营里的军意外世世代代都在梁州。

    龙还不压地蛇,周知府还不是龙呢。

    他能够向军递话,安排妥善米家这一大家,肯定不只是周知府一个人的面,太那边也有安排。

    余将军肯定不能得太格。

    米家又不是什么普通充军的犯人,是上面挂了号的。

    这人最是难办。

    重了,万一上想起来要起复,结果人没了。

    轻了,万一上想起来瞅瞅人被罚的有多惨,结果人好吃好喝。

    除了米尚书实在是年纪大了,担心住在军营里缺医少药的容易事放了去,其他人都安排在自己,也不叫他人磋磨,只正常劳作已经够一群文人吃一壶,却不至于伤动骨。

    赵淩又不是真的啥都不懂的小孩。

    周毅了这许多,他也没法几句谢就能说过去。

    他转而说:“来了光顾着吃饭,还没把爹娘准备的礼来。”

    没什么秘密的事,三个人就重新转去正堂。

    来福、常威和周家的仆役,已经一起把礼搬了来,堆叠在门边,摞起的一堆。

    由于来福他们驾的驴车是轿厢,看不里面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加上他们从神都途跋涉过来,需要携带那么多的行李,肯定不能带太多,没想到竟然那么多。

    赵淩都不用看礼单:“箱上都贴了名字,彦红那儿托了商队带去。”

    周毅和赵英娘的女周彦红嫁给了一个举人,补了一个缺在东州的一所县学当教谕。

    赵英娘赶:“大老远的过来,还带这许多东西?这一路上路都不好走。”想到当初过来时候的那些山路,她真是想起来还后怕。

    也不知公爹要在梁州待几年,想到回去还要走一遭,心都快了两拍。

    “没带多少。”比起家里每年让商队带回老家的东西,这些真没多少。

    他也确实带不了太多。

    只是周家帮了那么大的忙,礼不能轻了。

    赵英娘和周毅说是姑姑和姑父,但他这还是第一次见面,能有什么面?

    人嘛,得你来我往,才能来。

    路途遥远且颠簸,赵淩带不了什么东西,直接送金银太打

    赵王氏给周家女眷准备了一人一面,但都只能算是巧,在工艺上十分考究,却不算太贵重。

    男则是一人一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这东西,在读书人属于日常消耗品,但价格差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