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为[科举] - 第29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江霖,你把我哄骗过来,到底是在一盘什么棋,如今我人也过来了,算是彻底绑死在你这条船上了,你总该告诉我了吧?”

    陶临九接过茶盏,因为和沈江霖之前的过节,导致陶临九真的要和沈江霖二人单独密谈的时候,神不自在极了,说的话也还如过去一般不带好气。

    沈江霖自然知陶临九是足够锐和聪明的,两人从少时认识至今,陶临九之前一直将他当作竞争对手,当年殿前一甲的时候,又是探,论学识、论才智在沈江霖认识的人之,陶临九仅次于陆风,而论刻苦、论拼劲,或许陶临九还要在陆风之上。

    沈江霖虽然只在河县经营了两年,但是这两年里,他与谢静姝夙兴夜寐、殚竭虑,从无一丝懈怠。

    河县不仅仅会成为他的大后方,更是承载了他与沈江云的梦想起航之地,自然不会轻易虎就托于人。

    县衙的书房,靠墙四周皆是到书架,上面各卷宗、书册一排排整齐罗列,的书案上,放置着两大摞的账册,西南角竖着一个薄胎广瓶,里着几株芍药,正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他们二人在临窗的小几边正对而坐,窗支起,光洒落来,不疾不徐,温懒散。

    沈江霖放了茶盏,侧过看向了窗外,他的双微微眯起,金光在他的瞳仁跃,整张脸一半在,一半在

    “陶临九,你还记不记得,第一年翰林院的时候,你曾和同僚们闲谈的时候说过,你心抱负是为万世开太平?”

    陶临九一愣,这个话,他不仅仅说过,还曾写来裱好挂在他卧房,每日只要一抬就能看到。

    陶家家风清正,陶临九受的是最传统的儒学教育,辅佐君王、治理民生是植在陶临九脑海的理念。

    只是经历了官场上的诸多变故,翰林院蹉跎数年,陶临九脸上难免有些尴尬之

    立的志向如此之大,但现实却是一记狠狠的耳光,打在他脸上,莫说为万世开太平,他有时候觉得自己为官之后,其实什么都没实现,每日不过是在混日罢了。

    “我信你,所以我想叫你过来,与我一。”

    沈江霖说完之后,站起来,对着陶临九一揖,陶临九慌忙往别去让,他并不敢受沈江霖的礼,同时他的耳朵也竖了起来,想要仔细听一听沈江霖接来的话。

    “河县如今八成人为手工业者,往后的土地无法再如同过去一般,捆绑住百姓,百姓会有更多的选择,经济模式的改变会带动收税方式的改变,今年的夏税秋税,我就行了改革,而这,还只是一小步,河县只是小小试,税制的改革会让过去那些大地主大乡绅不得不让步和牺牲,新的贵族将从工商业从业者诞生,新老替之间,风起云涌,这一条路,充满了荆棘坎坷,但是我认为,这会是一条为万世开太平之路。”

    陶临九越听越骇然,他就知,他就知

    沈江霖这个人胆奇大无比,他如何会甘心只是在地方上区区一个知县、知府?

    他的想法、他的心思,更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沈江霖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但是陶临九观政这么多年,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对律法、税收、历史无所不通,他很快就抓住了重

    沈江霖要将土地和百姓解绑,要让工商业成为大周朝的税收主力!

    这简直就是要将乾坤颠倒啊!

    陶临九修了这么多年的史书,每每看到民失去土地后就会产生农民起义,他总是在想,这一个咒难就无人可以打破吗?每一个王朝末期,都是同样的戏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周朝的未来也将要走向这一个终吗?

    陶临九无解,也无人可以告诉陶临九。

    而今天,沈江霖告诉他,有解,他已经在解了。

    陶临九总觉得自己还十分年轻,有的是时间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是当沈江霖说完他的想法后,陶临九的第一反应是骇然,第二反应是,这辈自己能看到那一天吗?

    随着沈江霖越加的讲解,陶临九整个人渐渐痴迷了,若是真有一日能够到达这样的繁盛之境,汉唐盛世又算得了什么?

    若说陶临九最开始来的时候,是因为对沈江霖的信任,那么此时此刻,他是真正接受了沈江霖的政治理念,并且准备以此来奋斗终

    沈江霖给的不仅仅是方法论,他用河县的成功,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是可行的。

    或许,他为万世开太平之路,就从今天开始起航了。

    沈江霖能真正收服陶临九为自己所用之后,松了一气,他需要更多像陶临九这样新鲜血、满怀赤诚之人加到他们这一方的阵营里来。

    土地方面沈江霖在河县实施的摊丁亩的改革方式,无地者不纳税,土地产照累税率来收税,土地越多,税越多;同样对于工商业者的收税方式,也从过去简单的过税、住税等转向为照阶梯利取税,分为商业税和个税,让商贸更容易通,经济活力便能大大增

    除了收税方式外,同样要将各工商业用工厂作坊的方式发展起来,同时还要开放边境贸易和海上贸易,因为快速的产业升级必定会导致生产过剩,过剩的产能在销无法消化完的,不至于让整个国家陷另一经济萧条的话,那就只能将产品倾销海外,攫取世界利益。

    这里有些东西他已经透给皇帝和他兄了,但是还有一些东西他谁都没有说过,因为这不是普通的变法革新,这是要改天换日!

    这一条路,太过漫,在大周朝往前看的历史上,没有前人指引,若无沈江霖这个异数,也本没有人会有如此定的想法,去推这一切。

    税制改革只是第一步而已,后续对士农工商地位的颠覆,对科举仕选人才标准的改革,对军队制度的改革,每一步或许都会走的万分艰难。

    沈江霖采用的是伟人的理念,就在云南,再在整个大周朝推广去,以到面,边边想边总结,还要不断培养人才、培养定想法的改革派,哪怕有一天他们这一批人无法看到这一天,也要确保这一天终将会到来。

    和陶临九接完之后,沈江霖便去临安府走上任,他刚刚上任不久,从京城到来羁押章文鼎的人也到了。

    柳如是见章文鼎“完好”,依旧神志清晰、可以正常,总算放心来,撤掉了暗对章文鼎保护的人,由自己人将他接,并没有在临安府多有逗留,就立押解章文鼎回京。

    这个人要怎么用,要如何用,还得首辅大人见过了他才能定论。

    章文鼎惶惶然被上枷锁,踏上了回京之路。

    章文鼎一路上忐忑至极, 每每面对那位刑的柳大人时,都想要上前搭讪,看看自己是否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他这一路上,却无人理睬他, 甚至连他以为的会在路上就对他行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