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为[科举] - 第1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世叔已然痊愈,小侄这次是特来辞行的。”孟昭对着张先生拱手,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张先生年逾六十,刚刚经历了一场风寒,原本就消瘦的面庞如今更是颧骨突,人都有些瘦脱了相,更显得满脸严肃、一本正经,好在看着还不错,讲话依旧气十足。

    “你此番既是要回庐州科考,老夫自是希望你能一帆风顺,只是如今你可还有回庐州的盘缠?”

    张文山一边掀开碗盖,茶碗漂浮的茶叶,一边问

    孟昭与张文山之妻孟氏是隔了几房的亲戚,原不甚亲密,也很少有走动。

    孟昭先前在京城游学,算着时间准备回祖籍庐州府应考,谁知在市井被人摸走了上的盘缠,左思右想,无奈之才登上了张文山家的大门。

    可是知,那段时间张文山正好染风寒,看着沈家族学将要开启,自己却还卧病在床,到时候沈家不可能就让族学里成日里放假等着自己痊愈,说不得就得再聘一个先生回来。

    那到时候自己这个差事可就说不好了。

    京城大,居不易,张文山一家五人,就靠着沈氏族学一年五十两银生活着,且有房住,自己的饭都是族学里包的,五十两银算不得多,但是也够他们一家五嚼用了。

    孟氏当时一看到孟昭来拜访说明来意后,上就像找到一个救星一般,将人请了去,商量着让孟昭代一段时间的课,这才有了后的事

    如今张文山病愈,孟昭又要赶赴今年的秋闱,庐州府距离京城千里之遥,路上就要几个月时间,自然不好再耽搁去。

    孟昭今日就是为了盘缠的事来的,只是不好意思开,如今张文山主动提起,倒是给了孟昭台阶

    “还望世叔帮扶一把,等来年再回京城,必定双倍奉还。”

    孟昭说的磊落,可是他话刚一说完,一直站在小书房门竖起耳朵听的孟氏却是重重咳嗽了一声,然后才敲门来,给孟昭端了一碗茶:“昭哥儿用茶。”

    孟昭谢过孟氏后,孟氏笑着退了书房,只是在关门的时候狠狠瞪了张文山一,张文山脸上表不变,心里却颤了颤——这个母老虎!

    张文山从袖袋里拿了一个荷包,悄声递给了孟昭,又冲他摇了摇,示意不要声。

    然后才抬声音:“老夫如今手也不宽裕,但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

    孟氏在外听到张文山如此说话,这才放心离开了。

    家两个儿要读书,大儿还要相看人家,准备聘礼,这时节哪里有多少多余的银来接济孟昭。

    见孟昭疑惑,张文山胡须,缓缓来:“你可知如今的侯府沈家祖籍是哪里?也是咱们庐州府的!你既在沈家族学教授了十来日功夫,如今去拜会一沈侯爷也是应当。”

    若非如此,当年自己还不一定能谋到这个教书的差事。

    张文山到即止,不肯再多说,孟昭是个聪明人,闻言后又和张文山探讨了几句时文,这才恭恭敬敬地离开了。

    等了张家,回到了自己落脚的小院,打开那荷包一看,里面拢共五两碎银,算来正正好好是自己替张文山代课的这几日费用,再略多了一两碎银,恐怕是张世叔的私房银了。

    可是庐州太远,本来孟昭准备的盘缠有二十两纹银,五两却是不够的。

    哎!孟昭不怨张文山,只是原本他并不想登侯府的大门,侯府门第太,自己又是去打秋风的,想要见沈侯爷,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如今,想要赶上此次秋闱,再耽搁去,恐有意外,孟昭少不得要厚着脸登一次门了。

    今日不仅学堂放假,府衙也是休沐日,孟昭心里思量再三,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荣安侯府。

    张文山并没有给孟昭拜帖,孟昭心领神会,自己这是去打秋风的,他与张文山几次接来,知张文山此人极好面,恐怕并不想在沈侯爷面前落了乘。

    所以等孟昭穿着半新不旧、袖磨的有些发白地棉袍,轻声询问自己是否可以拜会沈侯爷的时候,看门的门房着个大肚不愿地从大门侧的耳房里走了来,上打量了一番孟昭,斜冷笑:“侯爷今日不在府上,请回吧。”

    门房赵二午喝了三两,被老娘一顿臭骂,酒壶都给砸了,心里本就一气冲在脑门上,如今看到孟昭哪怕着文人巾,但是一幅穷酸样,连个拜帖都没有,平日里就算侯爷在也是见不着的,都是事们接待,今日侯爷不在,钱二更是底气十足地赶人。

    孟昭心里清楚,有时候小鬼难缠,准备上前说两句好话,让赵二通传一声,若里面的主实在不愿见,那也只能再作打算了。

    “这位兄台,我是族学里这几日代课的先生,今日特来向侯爷辞行,还望通则个,告知一侯爷何时能回府?”

    孟昭想着抬了族学这层关系,就算见不到真佛,也能让门房的态度好一,往府里通传一声,没想到孟昭说了来,赵二更加不将孟昭放在里了。

    “我家侯爷知你姓甚名谁?还辞行,难还得给你办一桌践行酒不成?这脸大的!快走快走,别挡着大门了!”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荣安侯府的门房,就算不是七品官,也把自己看的比一个普通的穷酸秀才要

    门房上的人消息本就灵通,沈氏族学离这里又不远,赵二早就听说了张先生病了,找了个远房亲戚代课的事,如今孟昭登门说明了份,连个张先生的拜帖都没拿到,赵二哪里还不知底的,驱赶起孟昭来,更是有恃无恐。

    孟昭被说的满面通红,纵使涵养再好,也是又羞又恼,正要拂袖离去,却听到一声清脆的少年音怒斥:“赵二,你狗不识泰山,这是我的先生,还不向孟先生赔礼歉?!”

    来人正是刚刚来到门准备门的沈江霖。

    赵二心里一惊,连忙回过去,就见沈江霖快步走到孟昭跟前,一礼:“学生没有束好家人,还请先生原谅,请先生随我府一叙。”

    沈江霖狠狠斥责了一番赵二,却没有什么实际罚,但依旧把赵二吓得半死,虽然只是府上的庶二少爷,但是前不久灶房的崔大师傅刚刚吃了挂落,二少爷本手底没几个得用的人,但是架不住人家会告状啊!

    万一犯到魏夫人手里,恐怕他娘也不一定能保得住他!

    尤其是今儿个午,他老娘还把他骂了一顿,说他成天抱个酒瓶,早晚误事,恨得给他酒壶给砸了,现在这不是就应验了?到时候家去,岂不是又要被骂个狗血淋

    沈江霖这几日已经将荣安侯府的几个关键位置的人搞的清清楚楚了,自然知这赵二就是魏氏边的娘钱嬷嬷的小儿,钱嬷嬷如今年岁已,不太在魏氏边伺候了,但是钱嬷嬷是魏氏带侯府的陪房,是她边最信任的人,哪怕只是个才,却有着不一般的地位。

    别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