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为(科举) - 庶子无为(科举) 第7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江霖看孟昭,是觉得这人如今怎么清瘦至此?比五年前整整瘦了一大圈!

    想到孟昭为父母茹素守孝了三年,沈江霖便知自己这个孟大哥可能是一折扣都没打的。

    虽然说要为父母守孝三年,三年期间不可荤、不可穿绫罗绸缎、不可用金银玉,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的遵守?

    没钱的穷苦人家,自己都疲于奔命,吃了上顿没顿,本就吃不上、穿不上绸缎自不必说;而有钱人享受惯穿金银的日,哪里能真的到这一切?大分人不过是守三个月的孝,等孝一过,也便只在外人面前,在家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又没有人天天在家里监视你。

    孟昭如此形象,足以可见其确实是纯孝之人,且心毅,不为外界所惑。

    而孟昭看沈江霖,更是叹,以前觉得二人相差九岁似乎像是差了一辈人一样,而现在他却是得和他一般了,模样自不必说,是越发彩,乃孟昭生平之仅见;周的气度更是敛光华,宛如脂玉,见之便觉欣喜。

    沈江霖见孟昭付完了船资之后,让船上的挑夫将他的行李都挑了来,沈江霖等了一会儿,见孟昭东西都齐了,却仍只是孤一人站在原地和他说话,不仅有些奇怪:“孟大哥,怎不见嫂夫人与你一上京?”

    孟昭原本还在笑眯眯地和沈江霖说着话, 因着这话,他脸上的笑意敛了去,低低叹息了一声, 指了指:“我们上去说话吧。”

    沈江霖心纳闷,他是知孟昭有一门婚事的, 当年是他举人的时候定的,照理也没听闻什么消息,难不曾跟着一起上京?

    沈江霖猜测着难是夫妻不和?

    只是就算不和, 如今孟昭父母双亲都已经走了, 上无公婆需要侍奉,这还要和孟昭分隔两地?

    两人上了车后, 孟昭才叹了一声,对沈江霖吐了心声:“我那门亲事, 女方家不愿意等三年, 后来便退了亲,这事有些难堪,我便没在信和你提起过。”

    其实说起来这桩亲事,孟昭很是有些抵的。

    以前他只以读书为要, 想着要先立业后成家, 他父母虽不识字, 但是大理还是懂的, 觉得儿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不敢随意给孟昭婚,只让儿自己主。

    后来孟昭了举人, 被庐州府的乡绅榜捉婿,孟昭想着自己确实年龄也算到了,这乡绅在他们庐州府很有乐善好施的名, 想来他们家教养来的女儿也不会差,便应承了来。

    原本两人已经准备在扬州那边完婚了,女方的嫁妆都装船了,结果孟昭这边父母就去世了,父孝一重、母孝一重,守孝三年不得成婚是小事,对方更看重的是孟昭刚刚要在仕途上起步,却又要折戟沉沙了,三年后官场上还有没有孟昭的位置,这又谁说的准?

    新科士这么多,又何必非要在孟昭上浪费时间?

    于是他们家就写了退婚书过来,孟昭当时刚刚拿到退婚书的时候也蒙了一,还想着确实是自己耽误了人家姑娘,快签了退婚书不说,还送了一份丰厚的表礼以作赔罪。

    对方默不作声地收了礼,一个月不到,就又和另外一家人家定了亲,对方是和沈江云同科的士,孟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想来是还没和他退亲的时候,就已经找好了家。

    孟昭说到最后,摆了摆手:“算了算了,女大好年华,确实不该陪着我等三年,我也是苛责了。”

    孟昭笑了笑,将事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虽然没有说对方什么不是,但是这里面的作,懂的都懂。

    如今孟昭这般一耽搁,已经是二十又五了。

    人说,士之耽兮犹可脱也,但是在这个年代,男二十五初婚其实也很尴尬,好人家的女儿基本上都已经订亲或是嫁去了,若是年纪更小的,都想尽量在家留几年,十五六岁就推去嫁人的,人家也会想两人差了十岁,到底不匹

    而孟昭缺的却是一个可以快一成婚,并且比较靠谱的成婚对象。

    孟昭已经跻了官员阶级,他的妻不仅仅要承担生儿育女、传承嗣的责任,还是孟昭以后在官场上际的一两面,有些事他不能去说、不方便去的,是需要他的夫人通过宅手段去化解的。

    诰命夫人,可不仅仅只是享受夫婿的荣华富贵,同样也要承担起她的重任,这样才能共同守护好一个家

    所以普通不识字的女就不在孟昭的考虑范围,而士绅阶层的女,又有了年纪方面的尴尬之

    不是没有,而是要发散人脉去寻找,再加上如今孟昭又是起复的关键时期,哪里有神再牵扯的来,只能先搁置在一边,以后再说。

    孟昭这方面或许缺乏父母给他的教导,但是孟昭父母并不因为他们文化的鄙,而丧失人的能力。

    在孟昭心里,他的父母总是互相谦让、相濡以沫的,所以孟昭对未来婚姻的期盼,是以自己父母的相为模版的。

    听到这里,沈江霖心一动。

    有些类似的际遇,让他很快就联想到了自己的二

    孟昭的为人他信得过,而如今孟昭孤一人,若是自己二嫁过去,直接就能当家作主,本没有任何婆媳矛盾等问题。

    虽然这话说的有些残忍,但是如果孟昭双亲健在的话,沈江霖是没有考虑过他孟大哥的。

    一桩亲事要想成,并不是仅仅将两人凑成一对夫妻就可以了,沈江霖在现代听到过很多新婚夫妻成婚之后,因为各琐碎之事、家观念的不和之,最终分扬镳的例

    孟昭本人很优秀,为人正直、通透、有野心也有能力,侍奉父母至孝,对待朋友至诚,否则孟昭也不能成为沈江霖的知好友。

    但是哪怕孟昭了举人的时候,沈江霖也从来没有动过心思要将嫁给孟昭的意思——或许两个年轻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但是两个家族之间的悬殊实在太大了。

    荣安侯府哪怕没落了,哪怕只是庶女,但是沈初夏边丫鬟婆也有七八个,十指不沾,莫说菜,恐怕庄稼都不一定能辨认的清楚;而孟昭的父母是真正庐州府农,孟昭曾和他说过,家为了供他读书,最穷的时候,到了年底只有五十个铜板过年。

    沈初夏若是嫁过去,是要他们整个家的,孟昭父母是过惯了一辈苦日的人,在他们里或许早上一碗白米粥都是奢侈,若是看到沈初夏呼使婢,早晚用一碗燕窝,他们可能接受的了?

    哪怕没有人有错,这日恐怕也是难过。

    沈江霖珍惜他与孟昭之间的意,所以他是有过谨慎思考的,不想到最后他和孟昭连朋友都没得

    只是这件事,终究还是要先问过他二才行,孟昭的况特殊,若是沈初夏同意,说不得在孟昭上任前就要完婚,不知沈初夏是否能接受。

    沈江霖早就意识到了,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