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 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 第11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唯有完颜希尹心隐约不安,谁都能看这帮人回去没好,那宋人皇帝赵淳楣,虽然不想承认,但也是龙凤一般的人,怎么就如此大方?

    左右放心不,索他找来与自己关系还算不错的康王赵构,让其帮着前线,好好与二帝一番。

    之前也说过,康王因着提前半年在金国人质,与金国贵族关系还算不错,宗室们被困,也全靠他上奔走。如今上就能回去了,听到完颜希尹的要求,自然一。在不想节外生枝的同时,也怀揣着些小心思。

    赵佶赵桓父其实在金国过得还算不错,他们的妃金人并未为难,吃喝也着,甚至赵桓因着土不服病了几次金人还给其找大夫。当然了,比不了当皇帝时的锦衣玉,但相比辽国天祚帝住低吃糠咽菜的悲惨生活,已经算相当可以了。

    这并不是说两父有什么特殊的人格魅力,也不是因着金国尊重汉人,只不过是赵淳楣那边支棱起来了,导致他们有很的战略价值。尤其是大宋使节团到达后,金国皇帝完颜晟更是直接提升了他们的待遇,经过几个月的修养,这父二人早已告别了憔悴,甚至胖了些许。

    见到完颜希尹这个大金国相来了,赵佶与赵桓自是十二分恭敬,生怕临行前再有什么差池。

    完颜希尹态度也很和善,先是询问了他们生活上可有哪里觉得不便,之后又表达了关心,最后甚至畅谈起了诗词歌赋。作为金国为数不多的文化人,与赵佶这“大艺术家”还是很有话题的。

    谈至兴起,完颜希尹突然叹息一声,“我素来仰慕大宋文化,今得二位,好似见到知己,可惜来不及多相,你们就要归去,属实遗憾。”

    赵桓安:“而今金宋相邻,而后书信往来也方便许多,国相想要探讨什么让人带个话就好。”

    “怕是没那么容易了。”完颜希尹摇,摆一副言又止的表

    康王赵构尖,直接了当:“这里没外人,您但说无妨。”

    完颜希尹沉思片刻,开:“二位本乃大宋皇帝,可正所谓国无二君,现在回去怕是挡了某些人的啊。”

    二帝虽然混账蠢笨,但终究不是傻,这也知晓,只不过急于脱离苦海,刻意去忽略,现在被人挑破,一时间有些尴尬。

    赵构轻咳两声,一边安父兄一边跟对面解释:“国相有所不知,我们大宋重礼,连士大夫都尊敬有加,更何况是皇帝,况且现在论份,赵淳楣还要称我父亲一声祖父,难不成她还敢弑亲吗?”

    完颜希尹摇,“有何不敢的,汉人有个词叫‘狼野心’,想来就是形容她这人。几位,宋金虽然战,但我说句掏心窝的话,我们现在这位皇帝,半分功劳没有,可因着有国法在,几位大将军都听他的,未曾有半分其他想法。你们叫金人蛮夷,可现在赵淳楣来的事儿,可还不如我们蛮夷啊!”

    赵佶赵桓的脸都不好看,赵佶还好,毕竟只是个太上皇,又跟赵淳楣连着亲,赵桓走的时候可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再者,他抿了抿嘴,心还考虑着复辟一事。于是连忙对完颜希尹:“依国相看,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这个嘛,我倒是有一计。”完颜希尹轻抚胡须,“太上皇可择一女嫁予我们皇帝,这样咱们两边就算是姻亲,我再跟皇帝上书,给你们封王,如此的话,那赵淳楣动你们就是动大金,想来无论如何都要犹豫一二。”

    二帝早在金国就被当着众人面扒了龙袍,又被封了昏德公,颜面这东西已经抛诸脑后,现在听说封王,也不什么大宋国,连忙答应。

    达成目的的完颜希尹心满意足,接着又有些为难:“只是现在所有帝姬都在使节团,贵国使节,想让他们放人实在是……”

    “这有很难,包在我们上。”两人拍着脯作保,颇有些对待金人唯唯诺诺对待宋人重拳击的意味。毕竟这些宋朝官吏打的都是赵淳楣的名号,在二帝里早就是敌人了。至于那些女儿妹妹,也丝毫不放在心上。毕竟为父兄牺牲,本就是她们应该的。

    ……

    赵淳楣这胎生得不太安稳,许是因为这段时间忙着理朝政,久坐之缺乏锻炼,导致分娩时异常艰难。好在之前准备充分,请了许多名医备着,再加上她好歹也是行军打仗之人,不错,在折腾了整整一晚,小公主平安诞生。

    看着襁褓的女儿,赵淳楣奇异地升起一难以言说的觉,这是她与这个时代的联系,她的骨之骨,血之血。

    伸手来戳了戳女儿的小脸,许是觉到不舒服,宝宝皱着眉抗议似的咿呀了两声,赵淳楣笑了声,小不脾气还大。

    荣在旁边温柔地看着这一幕,回嘱咐为主治大夫的妹妹芳准备好补品,还有其他事宜。

    芳翻了个白,懒得理这傻爹,“还用你说,我跟早就理好了。”

    赵淳楣吃完补药后狠狠睡了一觉,之后又调理了三四天,见行动无碍,就开始在里屋行简单的工作。毕竟古代月少说要两个月,朝事那么多,她总不能就那样放着。此时她尤为庆幸自己的份,作为大宋如今唯一的皇女,光是娘就有六个,除此之外还带着一群嬷嬷丫鬟,她可以完全放开手。

    正当赵淳楣打算理政务之时,荣犹豫着打断了,“是不是,应该先给小宝起个名字,总不能一直这么叫着。”

    赵淳楣一拍脑门儿,她差忘了,不过大宋皇族起名也是件麻烦事儿。举个例,像宋真宗,原名叫赵德昌,又叫赵元侃,后改名赵元休,又叫赵恒,一共四个名字。

    归到底是皇帝这一枝又想字辈跟宗族打成一片,又想凸显自己特殊,还要避开民间的常用字免得百姓犯忌讳,更兼得一二病作祟,总之是一团麻。

    赵淳楣跟荣商讨半天,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定名字,女儿单名一个忴,意思是健康,二人对孩也没什么大要求,平平安安就好。而且忴这个字比较生僻,方便民间避开。

    不光如此,赵淳楣还在江南比较偏远的地区圈了一块地,旨在建立纺织学校,让越来越多的女孩们参加,学校里除了一些专业技能还教读书写字,毕业了优秀学员可以留校或织造局工作,甚至每年的品还可以贡到里。

    有了女儿后,赵淳楣的愈发了,她想加快程,尽量创造一个对于女更加宽松的社会。

    对此朝一些老古板虽然颇有微词,但毕竟也只是行匠人商贾之事,如今皇帝就是女的,此举也无可厚非。重要的是,前方已经传来消息,二帝以及被金人掳走的宗室百姓皆已动,想来几个月后就能到汴京,满朝文武顾不得别的,心思全在此事,就连荣这平素不事的,都忍不住来找赵淳楣商议。

    赵淳楣一边翻奏折一边气定神闲:“不用担心,我既然让他们回来,总有办法解决。”

    “这我自是清楚。”荣迟疑:“只不过他们回来后是不是要住在里?到时候我跟小宝起来好像不太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