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 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 第10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龙山多年来早已养成了办事效率的好习惯,所以当赵淳楣令西行后,很快整个军队全速运转起来。青州、东京的各后勤资源源不断地开始往外运,确认补给无忧,大军正式发。

    跟预想一样,在确定他们没离开后,完颜宗望带领着自己的人也动飞速往金国首都上京赶,对于这次的战况,他必须原原本本地告诉族人!

    二龙山一行倒也不是光埋赶路,现在大宋的北方已经千疮百孔,不少城镇被金人侵后,当地官员被杀,于一“无政府”状态。在这环境,匪四起,治安极差。赵淳楣领着军队一路平,总算是在寇尚未成规模前将他们全住了。

    至于那些贼,视节严重杀得杀关得关,分刺没犯太大错又不怎么服的,直接抓到军队里充壮丁。最开始这帮人叫得跟杀猪一样,后来吃两顿饱饭也就老实了。

    此外还有件事让赵淳楣很惊喜,他们这一路竟然遇到了不少零散的抗金势力,这其有的是民间武装、有的是山匪、有的甚至是官吏,他们人虽然不多,但一直没有放弃抵抗。

    赵淳楣与各个首领谈后,无论对方是什么,通通自己的队伍里,并且一视同仁。

    最开始一些首领尚且有些不放心,以为赵淳楣这么好说话是不是要拿自己的人当炮灰,结果遭遇了几次金兵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

    每次作战,都是二龙山的人冲在最前方,其余的要么负责打扫战场,要么在后方掠阵。再加上赵淳楣本人吃穿都很朴素,待人赏罚分明,大家也就都安心听其调遣。

    渐渐的,整个北方都听说了赵淳楣的大名,传说这位宗姬带领着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帮助他们打赢侵者,而且对百姓秋毫无犯,一些受过她恩惠的,甚至在家供奉起她的牌位。

    赵淳楣本人对此一无所知,即便知时间来

    大军走走停停,一路缓慢前,比预料足足晚了一个月才到太原城。虽然拖沓了些,但总倒也值得,他们的队伍不光壮大了,而且还妥善安排了北方的事务,让百姓不至于因为战事耽误了农耕。否则各天灾人祸加在一起,今年不知要死多少人。

    太原城的一万多金兵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早有准备,见到二龙山大军,并没有擂鼓迎战,反而派了一位宋人使者,并且携带了赵佶、赵桓的亲笔信。

    这位宋使姓秦,单名也该桧字,也是个老熟人。此时他尚未变成迫害岳飞的大臣,而且因为当时金国要立张昌为皇帝,

    他是第一个站来反对的,金人气不过,将其与皇室一并掳走,如此也导致现在在宋朝其他人还是位忠贞刚烈的清名臣。

    赵淳楣心复杂地看着这位形容憔悴的年男,让负责文书工作的楚齐将信接过,之后大声朗诵给众人听。

    楚齐从东京城一路跟着来西北,接到的世界与之前完全不同,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整个人也沉稳了不少,然而当看到信的一瞬间,面却陡然气得通红。

    气,平复了许久,少年方才一字一顿地读了信上的容。

    帐原本有些糟糟的喧哗声随着朗读越来越小,到最后直接无人言语,四周死一般沉寂。

    半晌,赵淳楣有些疲惫地开:“都说说吧,大家是怎么想的。”

    “有甚好说的!”韩世忠收起平日嚣张肆意的态度,面上一片冰冷,“都到这一步了,那不成还真照信上说的退兵?”

    是的,赵佶跟赵桓就是写信让大军撤退,不光如此,还狠狠斥责了赵淳楣,说她牝司晨,原本就是待罪之,不允许大宋任何人与其有牵扯,否则就是叛国。

    听了韩世忠的话,其余将领也纷纷赞同,一旁的秦桧顿时起脚来,指着众人的鼻大骂:“大胆!你们连太上皇和皇上的话都不听了吗!你们可都是大宋的民,官家的臣,跟罪人待在一起想叛国是吧!”

    赵淳楣被他吵得脑仁疼,只能先好声好气让人将秦桧带去,面对一帮五大三的士兵,秦桧不敢反抗,但临走前还是撂一句,“众位别忘了,大宋的国君可还在金人手里,若惹怒了他们使得官家有任何闪失,各位难不成想遗臭万年吗!”

    此言一,原本想要说什么的众人也不开了。

    如今的大宋于一十分尴尬的局面,皇帝不在,央失去权威,南方官吏有些蠢蠢动,有些还在观望。北方在二龙山的武力倒是比较消停,赶走了敌人一切百废待兴正在重建,但大分人依旧惴惴不安。

    宋朝的皇室,绝大分都在东京住着,一些散落在民间的宗室成员,基本上血脉都很远,有的甚至跟平民百姓无异,就像赵淳楣名义上的父亲,连当地稍微有势力的乡绅都比他有牌面。宗泽倒是跟赵淳楣商议过要不要从那些人里选一位新君,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考虑到宋徽宗几十年的折腾,已经奄奄一息的大宋实在经不起又一位不靠谱的皇帝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从义礼法上,大家还是赵桓的臣,应该听其调遣,可倘若真这般,那他们这一路的艰难险阻,无数士兵的血泪全白费,大宋也就彻底完了。

    正当众人僵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之时,许久未曾发言的闻焕章缓缓开

    “诸位,闻某有一计,可解之困。”

    闻焕章虽然也能主意,但其实并不怎么知军事,这一路平打仗其实很少开

    不过即便如此,只要是有睛的都能看赵淳楣对其的倚仗,再加上早在几年前,闻焕章就在文坛闯名声,众人也都非常尊敬,见他要发表意见,立刻收起绪,侧耳倾听。

    闻焕章环视了一周,沉声:“太上皇、皇上二位圣驾北狩,无三代之宗继,外有虎狼相围绕,现国势危殆,人心汹涌,故我等为大宋臣,应请定大计,以奠宗社。”

    他先是把大旗举起来,示意大家选皇帝是臣应尽的义务,而且必须要选,不选不行。

    在座的听了这话,也都严肃起来,纷纷,唯有宗泽皱眉:“这我之前想过,从民间寻一宗室继位,但翻遍了族谱,没有什么合适的啊。”

    “怎么没有,”闻焕章轻笑,他继续:“古云:‘国有君,社稷之福。’,依我之见,者,达也。若说能力的宗室,不是远在天边,近在前吗?”

    此言一,屋顿时一片死寂,久久无人开

    “砰!”一位武将手茶盏没拿住掉落在地上,顿时引了全场的注意。

    见所有人视线都集在自己上,武将顿时惊一脑门冷汗,磕磕:“俺、俺一时没拿住……”

    众人收回目光,经此一打岔,大家也都回过神来。

    “不行!”宗泽第一个站来反对,“赵淳楣为女,历朝历代,你可听说过女人继承大统的,我看你是得了失心疯!这不是胡闹吗!”

    “怎么不行!”第一个站来反驳她的并不是闻先生,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