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 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 第88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时不知从何时起,他也开始与其他人一般浑浑噩噩,好在如今一切都回来了。

    闻焕章抬,再次看向端坐在正央的女人,不由想起最开始打动自己的那句“让所有人有尊严地活着”。

    沉沦几十载,终逢明主,为了实现对方的理想,他哪怕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

    在二龙山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京城里也没闲着。

    大宋的朝堂上,正经历一起风暴。

    权倾朝野,祸害了天几十年的“六贼”终于被理了,其童贯蔡攸朱勔被砍了脑袋,俅等人被贬官放,唯有蔡京算是命比较好的,赶在皇帝旨之前就病故。

    恶贯满盈的大贪官都被肃清,整个汴梁一片振奋,学生们纷纷上街呼官家圣明,仿佛大宋社稷重归清明,国家有救了。

    然而他们并不知,这只是皇室之间斗争的结果。

    之前就曾说过,太上皇带着一众臣,从徽地跑到镇江,一路游山玩,好不快活。假如只是这样大家也就忍了,问题是他到了镇江还大兴土木修建殿,封赏当地官员,甚至给东南各州府发了不少圣旨调动军队。以致不少人都认为,太上皇是要在镇江复辟,重登大宝。

    赵桓得到消息,在东京城寝难安,不光是因为担心皇位,也是对父亲的不满。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赶走”了金人,结果为旁人嫁衣?

    于是秉持着“攘外必先安”的原则,赵桓放的一切事,专心与他爹斗。

    为此一想木讷的他甚至也开始用上计谋,先是煽动民意,理了许多太上皇的班底,之后又策反了赵佶的心腹,让其劝他爹重回东京。

    等到太上皇回来的时候,立刻调动能用的所有力量,将朝野来了大清洗,之后更是将赵佶看起来,只好吃好喝供着,其余一律不许沾手。

    完这一切,赵桓踌躇志满,此时方才想起边疆大患。

    然而,此时已经晚了。

    之前被围困的太原城虽说被赵桓割给了金人,但守城将领拒绝投降,生生抵抗了了金国一波又一波攻势,朝廷几次救援皆失败,说好的赏赐也没有及时送达。

    最后,在整整僵持了九个月后,太原城破,城力竭殉国。

    太原陷落,本是一件非常要命的大事,但却无法让当今天张起来,可能是因为与他爹待久了,导致赵桓本人脑也不太正常,他觉得太原虽然没了,但毕竟自己之前已经将城割让给金国,对方继续打也是正常的。

    不过因着夺权成功,赵桓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所以面对气势汹汹的金人,他也跃跃试起来。

    李纲因为格太过刚直经常让他难堪,早就被贬京城,思来想去,朝廷现在能用的,也就只有了。

    想起此人,赵桓有些不耐地皱起眉。因为被查与山东的赵淳楣好,当日有刻意放走之嫌疑,于是他将幽禁起来。

    现在没办法,朝廷之前能打仗的童贯、姚家不是战死就是被清洗,真有作战能力的只剩,赵桓一边骂着老东西一边让人去将其放来。

    假如赵淳楣此时再见,恐怕不细看都难以认来,虽然这位将军已经年过古稀,但他毕竟是武人,虽然脚有些病,但还不错,更兼大健壮,瞧着也是位帅老。可如今才过了半年,原本神采奕奕的就已经变成发稀疏,材佝偻,说话走路都颤颤巍巍的模样了。

    这不光是因为被囚禁,就在几个月前,的弟弟领兵救援太原,结果因为后勤补给不利,被金人埋伏,全军覆没,连带着家小辈,都在这场战役丧命。

    整个家,近乎灭门!

    消息传到东京,悲痛不已,不过一晚便苍老了十岁。

    然而当听到朝廷想要让他带兵,犹豫再三,老将军还是同意了。

    于国于家,他都没办法拒绝。

    不能让亲人们的血白

    此时的,脑海只有这一个念

    他虽然只撑着气,但毕竟军师素养还在,很快就从金人的行动判断,对方南只是迟早的事,但考虑到当日赵淳楣在朝堂上提议迁都结果被各扣帽,所以理智的没有说。并且他对大宋的朝堂,官家的界已经彻底心死,自己要是去西北继续抗敌,后方不知要闹多少事来。

    思来想去,着残破不堪的躯撑着拿了一份防守方案,在黄河两岸囤积兵,防止金军南。现在朝廷能调动的兵不多,甚至给了一份征兵计划,详细到兵饷、兵源,可以说能想到的他统统写来了。

    而当赵桓看到这份呕心沥血的奏章之时,也微微动了,赏给一些东西,并上同意了。

    但他同意没用,许多主和派的士大夫都提反对意见,书侍郎唐恪第一个来,直言朝廷现在本就困难,还要拿这么多钱去给布置军防,要是金军不来,这些不就浪费了吗?实在不行官家的私库也吧。

    一听要动自己的钱,赵桓立刻反悔,又经几人劝说,重新倒向主和派,把的建议驳了回去。

    原本已经准备好盔甲打算奔赴前线,在得知赵桓的决定后,终究还是没忍住,悲愤加一鲜血来,几日后与世辞。

    至此,大宋的最后一屏障轰然倒塌。

    的逝去表面上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人死如灯灭,即使是名满天的一代名将,于这不过一粒砂石,掀不起半波澜。

    家这一代基本上打仗打没了,最后还是他手的副将为其收殓了尸,赵桓假惺惺地前来吊唁一番,落了几滴泪,之后便立刻回

    原本照赵桓的,怎么也要多待一会儿,以昭显自己的仁君形象,然而势态实在不容他悠哉,原因很简单——金人又打过来了!

    对此宋朝上都觉得非常气愤,咒骂金人不讲信用,明明已经将照协议将土地割让给他们,又付了岁币,怎么还来犯!声声尊崇汉家文化,结果就是这般背信弃义!

    百官们纷纷起袖,写了一篇又一篇谴责的文章,妄图在义上压倒对方!然而等众人看到金国打号后,纷纷偃旗息鼓了。

    原来就在不久前,金人曾经派两个使臣来宋这边讨要岁币,而这两个使臣本是辽国大臣,金灭辽后投降金国。赵桓得知此事后“笨机一动”,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开始疯狂拉拢这二位,如今辽国虽然被灭,但金国境还有不少残余势力,赵桓觉得既然这样,那不如使他们跟大宋联合起来,共同反金。并保证只要双方达成协议,自己一定帮大辽复国!

    两位使臣激,转就告诉了金国皇帝,并且奉上了赵桓的亲笔信。金人以此为借,两路兵,与几个月前的第一次南一样,完颜宗望统领东军,完颜宗翰统领西军。不过这回可没有太原城将士死守了,金国两路齐发,轻而易举地就包围了汴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