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贵妃吐槽ri常(清穿) 第38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宝音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心思,建会馆也只是想要创建商业区,除去这些方便地方人员住的会馆,她还准备了各行各业的会馆,全都是在一片区域。

    会馆等只是招商引资的噱,有了噱引来了客,在后世小学生都知量为王。

    安排去的事自然是有专门的人理,想到距离上次上课已经过去了四天,她想了想派人询问哪位阿哥的功课完成了。

    问了一圈,结果上来的只有四阿哥,这倒是乎她的意料。

    “北边传来信,皇上已经赐封喀尔喀几首领为王,将牧民编织旗,太率领大臣们忙着赏赐一事。”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外蒙正式纳大清版图,等打跑了噶尔丹,就能实际统治。

    这跟以前名义上归顺大清有很大不同。

    要说两者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以前外蒙算是外藩属国,现在是正式纳华夏版图。

    这对于朝廷来说肯定是一桩大喜事。

    皇帝赐封是一回事,传到京城这边就要忙着这件事的后续。

    例如制作吉服、翎、爵印等等,还要派礼仪队去行正式册封礼仪。

    太忙着活,没有时间功课很正常。

    她继续问,“大阿哥和三阿哥那边是什么况?”

    这两只需要上课,午有大把空闲时间,怎么也没完成?

    “大阿哥新建府邸了些问题,近两日一雪就快加鞭回京盯着。”

    必应想到大阿哥那只开了的作业,有些心虚地帮着打掩护。

    宝音不置可否。

    大阿哥盯自己的府邸盯得,不仅用最好的料,还要够省钱,只建了房,绿化什么都打算从园,这几日可是吩咐人多繁育一些名贵草树木,看样是打算等府邸建成后移植。

    对于这件事宝音自然是睁一只闭一只,知,总比被人当成憨憨哄骗来得好。

    “大阿哥盯着自己的府邸也说得过去,他上还挂着务府的差事,那三阿哥呢?他不需要理政事,也没有房要盖,他怎么也没上来?”

    “三阿哥回京找了翰林院,婢找去时,三阿哥动笔还未完工,说明日亲自送来。”

    宝音拿起了手里唯一那份,“既然只有四阿哥了作业,那就把四阿哥请过来。”

    必应领命去了。

    宝音翻看四阿哥的大作。

    前两年四阿哥年幼,字迹很不好,被皇帝训斥过,应该是狠功夫练过,有几分厚重大气,少了一些灵气。

    相比之,皇帝的字更加飘逸秀丽。

    宝音看了去,四阿哥年纪不大,指望他现在就有什么惊人见解,只能说是妄想。

    佟佳氏之前被她激发了野心,盯过四阿哥一段时间,也不知是不是皇帝去年拿后位忽悠人,把人耍得团团转,佟佳氏吊着的那气没了大半。

    今年就有摆烂,有随波逐觉。

    比如搬来园这事,她没有跟佟佳氏通气,只说服了太皇太后和太,原本以为佟佳氏会闹,会反对,没想到就这么一意见都没有就搬过来了。

    已经上书房的阿哥们都搬了西边园,有了单独上学、练功、玩耍的场所,佟佳氏竟然没有派人去关心过四阿哥,这让宝音觉得反常。

    回过神来,继续看文章容,她上回就大富翁这个游戏简单说了一土地怎么失,每一方的行为都符合人,偏偏这些buff叠加一起,令王朝陷诅咒。

    原本以为四阿哥年幼,在如何摆脱这诅咒上很难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想到竟然真给了自己的解答。

    四阿哥写了不少字,虽然词汇量不丰富,宝音还是看了这孩的意思,收税,地多的多收,地少的少收,无地的不收。

    土地定量不会变,地就在那,税跟地绑定在一起,谁拥有地多就收谁的。

    看着天真的话语,却了所有人都知的真相。

    世人谁不知朝廷收不上去税,国家会走灭亡?

    只是人有私心,所有人都是附在庞大王朝上的血虫,人人都觉得国家庞大,不差自己这一

    但是这个国家还是缓慢死亡。

    一个不满十岁孩都能看来的问题,那些聪明人能看不来?

    只是大家都在装作看不见而已。

    宝音嘴角弯起,不愧是除商鞅外第二个改革成功的人,只可惜在位时间短,他儿开了倒车。

    “四阿哥,您请。”

    院里传来声音,宝音望向房门,就见一脸微圆的孩童走了来。

    他穿着朱红的常服,绣着嘟嘟的金线幼龙,看着十分可

    这两年油炸品在里多了起来,阿哥们正餐后不再只吃心垫肚,多了不少常备小吃,一个个看着圆了不少。

    四阿哥额都是细汗,一看就知来得匆忙。

    宝音好奇地问他。

    “五弟缠着我踢球,玩了一会儿才过来。”

    宝音,“你们平常运动后少,多运动骨会渐渐壮起来,不是人还是动,能吃能喝多运动就会茁壮成。”

    阿哥里都是瘦条模样,小小年纪一生病就饿几顿,众多阿哥里除了还在吃的有膘,只五阿哥最壮实。

    甭皇太后如何养的,五阿哥结实很少生病是无人能反驳的。

    宝音让四阿哥坐,然后就着他的课业为他讲课。

    “你说的税收见解很好,历代都有人这么想的,她从税收的诞生,再到各个王朝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都讲了一遍,又说了哪些人有同样见解,只是为了不让地主反弹太过,这些改革家了哪些妥协。”

    “王安石的变法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妥协后的产,只是他忽略了人心,最先背叛他的就是改革派的人,好的政策到了地方手里就变了样,枝繁叶茂的地方大总能让政策实施时更利于自己。”

    “他忽略了底层小吏,这些人才是跟百姓接,实施政策的人,拿着微薄的薪资,谁会用心为朝廷事,地方大一蛊惑,明明良好的变法局面从底层溃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一次变法失败,直接葬送了宋朝国运。”

    “到了明朝张居正变法就取了王安石变法的教训……”

    围绕张居正变法,她说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国防面临的矛盾。

    “当时皇族、藩王、勋贵、外戚、宦官占据了大量土地,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是将田赋和摊派的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将分丁役编田亩,也就是过去是丁收税。”

    “拥有大量田亩的大地主和无田的贫困百姓收一样的税,大量的田亩被隐藏,收不上税,改革后,变成了丁数目和田粮收税,以往无需太多税的大地主自然是被侵害了利益,哪怕张居正取了王安石变法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