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贵妃吐槽ri常(清穿) 第16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德发说明来意。

    “哦,是借这收粮。”

    王德发一脸苦涩,“我这也是急得跟没苍蝇一样,找不到人呐,这平谷县的人都去哪了?”

    “还用问,肯定是跑密云县发财去了。”有人酸

    密云县来了一位大财主,周围几个县都传遍了。

    怎么这好事没落在他们平谷县上?他们平谷县都穷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也能富裕一回?

    几名官吏就着这个话题聊了起来,王德发有些急了,他可是急着借机回去。

    “差爷,这机能外借吗?”

    平谷县令摸着胡须:”这个得问问人家机的主人,我们也是钱请来的,要不等官庄这边收完你去问问,明天再收半天差不多了。”

    王德发大为惊喜,乘着驾人换田的时候跑过来拉关系。

    “给官田收上面有补贴,私人的话一亩地七十文,六十文要上去,十文是我们的工钱。”

    “给粮成吗?”

    “粮我们也收。”

    王德发松了一气,换成粮就是一亩地给十斤左右,这个价还能接受。

    第二日上午,王德发在另一块官田等着了,有三台收割机先收完,王德发忙请去了自家地,留了一台继续收官田。

    他家共有两百亩,已经收了四十多亩,这还是请人的。

    用上收割机速度就快了,节省了脱粒的活,这个在地里就脱粒了,他要的就是找人跟着收割机收粮

    一袋袋粮往家运,他现在有了另一个幸福苦恼,就是晒粮的地方不够。

    王德发家的地并不是都连在一起,因为分散开,所以平谷县有不少人看见收割机忙碌。

    有埋在自家田里忙活的人酸:“三台机两台动不动坏了,还不如咱们收得快。”

    几日后王德发结算了粮看着收仓的粮一脸满足,给去的那算什么,粮重要的是落袋为安。

    收割机在昌平州初步亮相就惊艳不少人,这收粮速度太快了,以前秋收累死累活半个月,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半天就能将地里粮给收了?

    一打听密云县的钢铁厂有卖,不少财主去打听价格。

    租机不划算,还得排队等人家收完到自己,要是买一台不是想收多久就收多久?

    自己家收完还能收费给庄其他农收,一年一年积少成多说不定机钱都能挣回来!

    皇庄周边的动静,皇庄的庄自然是注意到了。

    有些还跑去观了,有些上奏务府,更多的事不关己。

    机好是好,对于他们来说用不大,皇庄有佃活,活被机了,佃什么?白养活吗?

    或许是这的傲慢姿态,收割机现在民间普及起来。

    “咦?”

    宝音看着这个月面送上来的月度报表。

    泥厂上个月后面十天发力营业额比同期翻了三倍。

    月度报表面是产能不够申请开分厂申请书。

    “开倒是没问题。”

    只是她很好奇这些泥是怎么销售去的,皇帝没回来,朝廷肯定不会主动修路,因为不会批这笔款。

    不是朝廷修,这些宗室觉罗们是怎么发力的?

    “老!”

    她将必应唤来,吩咐他去打听。

    必应隔天上午来汇报的消息。

    “婢昨日跑了京城好几条大街,这些大街都没有动工的痕迹,后来婢去宣武门那块才有所发现。”

    “耶稣会大教堂外面那块地已经铺上泥,婢还看见庄亲王府的车停在路边,庄亲王跟耶稣会不少传教士,不知是不是他说动了耶稣会传教士修路。”

    “婢又去了报馆,蓝事说宣武大街学正大街也了个社团,跟临街所有商铺征收修渠费用,有几个铺,蓝事说背后有大的影。”

    宝音,这就对上了,修渠也是用泥大

    这借用得倒是好,有了正大街修渠的前车之鉴,宣武大街这边商的抗拒心理也不是太

    “我们也,将咱们的排跟外面大街的对接上。”

    车营旁边的那个坑本来就不小,设计是照商业广场来的,有钟楼、有银行、有图书馆还有百货楼,还预留了两排用来招商的门面房。

    这么大的商业广场肯定要考虑排问题,本来是打算修一条通往广安门外的排渠,也就二里路,又不是修不起。

    沿途又是庙又是寺说不定还能找这些财主分摊

    没想到这边竟然主动动工了。

    节省了一笔钱,她自然愿意大方。

    必应又继续说,“北城司也派人修地面,看样怎么填补坑洼后铺泥。”

    整个京城最好的路大概就是皇那一块还有皇帝京经常走的那几条。

    因为每年都拨款修。

    宣武大街跟正大街没得比,正大街每年祭祀天坛都要走,皇帝走之前都要铺黄土修路。

    宣武大街没这个待遇,路面坑坑洼洼,哪怕北城司也好不到哪去,雨一,门一片泥泞,这是怎么都避免不了的。

    北城司修大门不用说了肯定也是有人发力。

    果然金钱的威力十足,有正大光明挣钱的机会,这些人动力也十足。

    宝音沉思片刻,“吩咐去,介绍客泥算提成。”

    安亲王府, 西路靠近园的一个院里,贾佳氏边的嬷嬷拿着一个红封悄咪咪走了来。

    “还不少?”贾佳氏拆开红封看了里面十多块银元有些惊讶。

    自从知丈夫投钱给了泥厂,贾佳氏就靠着夫人外帮着介绍了不少生意。

    满人是不善惊讶, 可不代表后院的妇人手里没铺

    贾佳氏嫁了亲王府,在一众汉军旗官夫人里还是有分量。

    满人福晋只盯着手的庄,她们这些汉人夫人可是知手里的铺有多赚钱。

    有些妇人手里的铺都是祖上传来的, 位置都极好,光是租去每年就有不少收

    贾佳氏本来想着自家投钱了,以后分家这个也是自己生意, 没想到自己介绍人去还有提成拿。

    这可是私房钱, 都抵得上公每月发的份例钱了。

    何况积少成多也不是小数目,贾佳氏心盘算着谁家手里还有铺

    她丈夫不受, 未来也不知能分多少财产, 她生的孩多, 嫁妆肯定不够分, 她得为自己孩考虑。

    常宁刚一回府就被大家告知今日泥厂送来了分红。

    “多少?”

    大家:“账房说送了五银元分红。”

    这肯定不被常宁看在里, 让他惊讶的是投的银这么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