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7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她们的态度都如此决,柳明月当然不会拒绝。

    毕竟这么,对她们而言,其实也是一件好事,不用担心将来有朝一日,其陵墓会遭到’抢救发掘考古‘,落得个连骨都被拿去化验一番的境地。

    可能是因个人的同理心太,当年参与相关项目时,让柳明月到压力最大的就是找到主棺室后,发掘棺椁的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游历在外的徐廷君,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他对此到十分矛盾,一方面,他十分钦佩自家皇祖母的为国为民之心与魄力,另一方面,他为孙,实在不愿看到自家祖母如此委屈自己。

    听到周围人群的议论声,尤其是那些对当今圣上的赞和歌颂,他既觉欣和骄傲,又到有些烦恼和憋屈。

    注意到徐廷君的绪有些不正常,崔太傅直接问

    “殿是不是觉得,陛此举,太过委屈自己?也实在想不明白陛此举的用意?”

    徐廷君毫不犹豫的,“是的,据我所知,就算祖母不愿因修皇陵的费,给朝廷和百姓添负担,但是仅凭的收,也足以支付得起这笔费,祖母完全没必要如此苛待自己。”

    崔太傅笑着,“殿忘了另一个重,那就是,即便陛不愿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大修皇陵,还可选择与先帝合葬昭陵。”

    毕竟当今与先帝是原夫妻,世人都认为这对夫妻之间的无比厚,才会现先帝驾崩,将江山托付给自己妻的这亘古未有之奇事。

    可是崔太傅作为先帝最信重的心腹,知这对夫妻早年的关系,也知这对夫妻后来的真实状态。

    即便连崔太傅也不知该如何准确的形容这对夫妻之间的关系,但他知,那绝对不是世人认知的正常夫妻关系。

    所以当崔太傅得知当今无意与先帝合葬的表态时,丝毫不觉得意外,甚至还有终于让他等到这一天的觉。

    如今得知当今不愿制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皇陵,他好像也不怎么到意外,像当今那么一位活着都无无求到令人难以想像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在意自己死后能否继续享受尊荣呢。

    听到崔太傅所言,没想到这一的徐廷君愣了一,才意识问

    “是啊,皇祖母既然想要后事一切从简,不愿劳民伤财,为何不与皇祖父合葬呢?”

    崔太傅神凝重的捻须叹,“依老臣之见,陛应该是因得知随着大安日益盛,人们都变得越来越重视后事,不惜举债也要大大办丧事的现象,有心想要以作则,纠正这不当之风。”

    徐廷君闻言,迅速想起来游历数月的见闻。

    “皇祖母,实在太令人钦佩了,我只想到那样不惜代价的后事,可能不好,可是顾虑到事关孝,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却没想到,皇祖母竟然不惜为此以作则。”

    崔太傅以为然的,“是啊,陛如此贤明,实在令人钦佩,不过也正因我们拥有如此圣明的陛,我们大安才能有如今这盛世繁华的景象,殿应该多向陛学习啊。”

    252

    领悟

    钦佩归钦佩,但是徐廷君还是到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在他看来,他那英明无比的皇祖母,无论是在生前,还是后,都应该享有这世间最的尊荣。

    “学生当然很愿意像祖母学习,就是这么一来,祖母也太委屈自己了,为晚辈,学生实在到难以心安。”

    徐廷君自己心里也清楚,他皇祖母是属意让他当继承人,也就说,将来将会由他负责办自家皇祖母的后事,他不愿也不敢想像那个’一切从简‘的场景。

    少年的心思不,在崔太傅这样老江湖面前,说是能被一览无遗,当然有将对方那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看在

    “既然陛愿意,她就不会到委屈,我们只能支持,陛的品洁,想法之通透,实属世间少有,我等多有不及,理应见贤思齐,而非自以为是的认为陛应该如何。”

    徐廷君,“崔师放心,学生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也会尊重祖母的决定。”

    他还要努力像祖母学习,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无法像自家祖母那般洒脱,皆因他的学识与经验严重不足,导致他的心不够开阔。

    不得不说,崔太傅真不愧是能与柳明月合作十余年的好搭档,对她足够了解。

    柳明月之所以会在早有打算的,选在这么个时间,将自己对后事的安排昭告天,当然不只是完全于私心,更不像她给的解释般,是因不愿劳伤财。

    能够一举多得,才是她的目标。

    在大安开国之前,以及开国后最初几年,百姓连温饱都无法得到保证,说是随时都面临着死亡威胁也不为过。

    在这,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家,都没条件去考虑如何大办丧事,只能一应从简,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只是随着大安的国力得以增,地价得到大幅降及产粮的全面推广,以及各有偿工事的相继现,底层老百姓的收得到显著提升,经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厚葬之风也逐渐开始盛行。

    与此同时,还逐渐现了相关攀比之风,从而裹挟了所有人。

    目前来讲,倒是还没来得及给朝廷带来什么明显影响,但是此久往,势必会愈演愈烈,从而由此产生各不良影响。

    所以柳明月如此调的公布自己对后事的态度,也确实有着想要以作则,扼止这厚葬风气的打算。

    毕竟在这关系到孝与人大义的事上,即便柳明月是皇帝,也无权直接加以涉,只能通过迂回的方式,尽量加以引导。

    而柳明月既然有这个目标,当然不会只明面上的这些,她在随后就令人在民间以此为由,引导相关舆论,好将这此举所能带来的影响最大化。

    郭锦秋与冯宁等,一众受承女帝信任和重用的近臣,也都提前表态,希望自己将来过辈后,也能被葬在沐山皇陵的陵园,同样不修地一应从简的消息,也在不久之后,陆续传了去。

    徐廷君听说后,忍不住问冯

    “慧姨,咱们这一路走来,都知民间所盛行的厚葬之风,您为什么也愿意像祖母那一应从简呢?”

    如今的冯慧既是的三品官,又兼前朝从五品的职位,将来肯定还有机会再升,以其份,完全有资格修建规格的陵墓。

    而不是像他祖母所要求的那样,不仅不建地,甚至不许修建正经的墓室,只准挖个墓坑,不放任何陪葬品,比时许多普通百姓的后事办得更为简陋。

    “因为我相信陛的一切决定,都有其用意,都是对的,跟着陛,肯定不会错。”

    徐廷君闻言,不禁愣了一,虽然早知连他母亲在的这些人,都对他皇祖母无比推崇,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他们竟能推崇到如此地步。

    这让他忍不住暗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