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6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尚书没好气的回,“这属于朝廷机密,不易对外公开,咱们心里有数就行,别问那么多。”

    话虽这么说,不过秦尚书并没瞒着自己的两个得力手

    “……陛事,最喜未雨绸缪,不是边境的战事,还是这次的事,都是在我们不知不觉,就好了万全的准备,你们以后事,也要尽量到万事都想在前,如此才可在事到临时,不至于毫无准备。”

    秦尚书也已年过六旬,知照上意,自己该到了告老请辞的岁数,之前是因先帝的健康状态问题,如今是因新帝初继位,朝廷要以稳定为主,才不易换人。

    等到大安取得边境战事的胜利,新帝度过这段关键时期,朝廷也稳定来后,他最好能主动辞位。

    所以秦尚书如今已经没了什么争权夺势之心,也就不吝提两个得力手,也算是留些香火

    两位工侍郞也很领,皆态度恭敬的应,之前的工左侍郎,已经被调任地方,成为一省封疆大吏,已迁任左侍郎的宋文斌回

    “大人放心,我们虽然没有陛那等擅运筹帷幄的本事,但也一定会努力多思多虑,尽量到有备无患。”

    秦尚书,“咱们工这些年,在陛的支持成了不少大事,看得来,陛以后应该还会很重视我们工,你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忘了之前的那些教训。”

    柳明月重视工,也不吝往工投钱,更不吝提有功之臣,上层官员因位置问题,晋升空间相对有限,可是层的官员立功的机会多,升迁就比较迅速了。

    所以如今的工,绝对称得上是朝廷的灶,备受关注。

    盯着的人多了,稍有不慎,就很容易纰漏,从而被人抓住把柄,肯定不能掉以轻心。

    对柳明月而言,工的人事问题,只是她每天所需心的无数事务之一而已,见完秦尚书后,她又陆续接见了崔相、钱尚书、大监等人。

    几边境齐开战,所需耗费的钱粮、军需械等资,乃是一笔天文数字,这样的大额支,也不是她一个人就能说了算,需与相关各商讨。

    当天的政务总算告一段落后,柳明月忍不住

    “幸亏咱们的各储备与粮储备,都很充足,要不然,遇到当局面,还真应付不了。”

    事实上,岂止是应付不了的问题,遇到这多边作战,一般来说,只能选择和谈,尽量避免战争。

    而这些势力选择在先帝驾崩后不久,一齐对大安发难,也是打着想要趁机从大安咬一大的主意。

    毕竟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这么的,平时对周边那些小国不吝钱,多以安抚为主,有条件了,觉得对方不听话了,就是派兵揍上一顿,威慑一

    “还是母后有魄力,对上当前这局面,不仅不与他们和谈,还选择直接和他们作战,想必那些蛮夷,现在都快被咱们大安的将士给打懵了吧。”

    郭锦秋现已知公公婆婆提前在边境布局的规划,也知为防边境起战事,都了哪些准备工作,如今对自家将士们很有信心。

    柳明月倒没有因此而盲目自信,哪怕从每天收到的最新战报上看,前线的形势大好,自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到底如何,还需看最后的战报,唉,距离太远,这消息的传递,实在太不便了些。”

    说起这些,柳明月就无比怀念她曾习惯并依赖的那些通讯方式。

    郭锦秋听到这话,却觉不知该说什么好,因为在她看来,因她婆婆在之前的那几年,耗资无数,修筑了无数路桥。

    再加上两车、三车的现,大安现在传递消息的效率,可比以前快多了。

    所以她实在想像不到,到底要达到怎样的速度,才能让她婆婆到满意。

    “儿臣觉得,凭咱们大安将士的实力,可能要不了多久,咱们就能收到前线的捷报。”

    柳明月不知对方心的费解和疑问,起来到大安舆图前,抬手指向目前正在打仗的那些区域。

    “这些区域,其实都曾是我们的疆域,还有这几个地方,没事的时候,尊我们为上国,一旦发现我们国力虚弱,就迫不及待的扑上来,这里到这里,还有这一带,这大片的区域,都是在前朝末期丢的,我们大安有责任都给拿回来,同时还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贪婪付代价。”

    听柳明月的话所透的信息,郭锦秋忍不住

    “母后,儿臣见史书上记载,咱们之前的朝代,之所以很少会直接将这些区域都纳疆域,是因那些区域环境恶劣,太过偏僻,只会给朝廷增加负担,而且那些区域的人,往往都不遵教化,时常叛变,会让朝廷疲于应对。”

    若大安将那些区域都打来了,势必也会给大安带来大压力,在郭锦秋看来,有些得不偿失。

    每每想到在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周边那些小国在后来的那些事,柳明月的某些态度就变得格外定。

    “只要能定决心,就不怕不成事,只要能持,现在不成,以后也能成,不过是循序渐的事,朝廷这几年在民间大力推广教化,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几次大招募,也甄选一大批可用之才。”

    有人好办事,只要能将人用对地方,就能取得非同一般的好效果,哪怕为成这件事,她这个大安女帝肯定少不了要背骂名,柳明月也不在乎。

    【作者有话说】

    232

    反对

    柳明月没办法为这个时代的人解释,她为什么会执着于要将周围边那些曾归属炎黄,或是附属炎黄的小国,都给纳大安的疆域。

    她所能的,只有从这次的边境之战开始,逐渐让所有人都知她的态度,然后在潜移默化,将这件事视为大安朝廷接来的目标。

    就像她从外年前开始,就让魏延等人知,她组建海上作战队,乃至后来的海军,目标从来都不只是打击大安周围海域的海盗,以及为般队护航那么简单。

    时隔数年后,再提起她在早前就曾撒那粒名为意向的,只需提一,左兴就能心领神会,不仅毫无反对之意,还十分积极。

    这就是她在这个时代所拥有的份与地位,能给其他人带来的影响力。

    承天十三年,注定会在史册上留重要一笔,无论是安太祖承天帝临终前废太,还是其驾崩,以及其妻承帝顺利继位之事,都是足以震古烁今的大事。

    以及承帝登基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连其亲生儿女、弟在的至亲,都给送往海外,还在边境遭遇多方势力的围攻时,选择不和谈,直接多边作战的行为,都需在史册上记上一笔。

    承天十三年的节,过得十分低调,无论是还是民间,都不复往日的闹喧嚣。

    除了必须举行,甚至还因先帝的驾崩,更加隆重的一场场祭祀外,甚至还取消了辞旧迎新的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