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闹三国 - 第18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曹冲乖巧地排在桓阶后,饶有兴致地听着大臣们挨个奏事。

    &esp;&esp;一开始都是枯燥乏味的政务,曹冲听得打哈欠,抬觑向曹,便见曹也皱着眉,似有不耐烦。他正要慨一皇帝不好当,曹那边仿佛察觉了他的视线,目光赚到了他上。

    &esp;&esp;父俩的视线猝不及防地撞到一起。

    &esp;&esp;曹冲:“…………”

    &esp;&esp;总有上课跑神被老师逮个正着的心虚觉。

    &esp;&esp;老曹那位置、那度,不比老师的讲台适合找学生茬多了?

    &esp;&esp;曹冲当即正襟危坐,收回打量的目光,耐听众人讨论政务。

    &esp;&esp;到后面倒是有真正需要讨论的事,说是今冬苦寒,朝廷要不要拨粮赈灾,怎么拨、怎么发,样样都是问题,需要朝臣们来回扯

    &esp;&esp;曹听得有不耐烦了,见曹冲看起来也快要打哈欠,便名说:“仓舒,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esp;&esp;曹冲冷不丁被曹一喊,瞌睡虫全跑了。他举目四望,只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在自己上,很庆幸自己没趁机肝游戏去。

    &esp;&esp;曹冲想了想刚才的议题,娓娓说自己的想法:“开仓救济是肯定要的,但不能因为仓廪之丰足就直接放粮,这样只会助百姓的惰。”

    &esp;&esp;曹冲想到文官的,不引经据典是说服不了他们的,当即给他们讲起了晏婴组织荒年百姓修路寝之台的故事。

    &esp;&esp;所谓的路寝,就是君王理政务的地方。

    &esp;&esp;当年齐景公想在路寝旁边修筑个台,晏婴本来是反对的,后来闹了饥荒,朝廷不愿开仓救济,晏婴就征集百姓修路寝之台,台要修得老,路要修得老,工期足足拖了三年,既把路寝之台修得大漂亮,又帮助无数百姓度过了荒年!

    &esp;&esp;晏婴当时的法虽是被无奈,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esp;&esp;反正都是要给粮的,何不行这以工代赈之法,把手因为缺人手而没能行的基建计划分去!

    &esp;&esp;曹冲虽是毫无准备,对自己着的事却是了然于心,张嘴就跟他们说哪里的路需要修、哪里的河需要挖、哪里的行需要建。

    &esp;&esp;朝廷钱多吗?

    &esp;&esp;多乎哉,不多也!

    &esp;&esp;人手,那也是大大地缺!

    &esp;&esp;不信把人拨给他,来多少他用多少,永远都嫌不够!

    &esp;&esp;众人听得脸都木了。

    &esp;&esp;这小人不大,心是真的不小,二话不说就把人往自己手搂。

    &esp;&esp;那可不是编在册的工匠,真当灾民是那么好调度的?

    &esp;&esp;只不过他们本来觉得久经战的江山已经补得差不多了,再过个几年说不准可以盛世了,结果听曹冲这么一说,竟觉还有那么多事没

    &esp;&esp;众臣又开始了新一的讨论:先修哪里的路?先挖哪里地河?驿站不够怎么办?草原空是不是适合圈来养?以工代赈要怎么个个代法?

    &esp;&esp;至于行什么的,往后挪一挪。可不能惯着老曹,让好好一励图治的开国皇帝开始耽于享乐!

    &esp;&esp;曹看着百官开始新的扯,不由瞪了曹冲一

    &esp;&esp;这小,开就能给人找事!

    &esp;&esp;曹冲一脸无辜,这可不是他的锅,谁叫老曹他名来着。

    &esp;&esp;对于一个从小听着什么“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大的人来说,只要有人想要,他就能拿新的计划来,并且至少足够支撑好几十年!

    &esp;&esp;要还想再更远一些,计划个几百年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工业基础至少需要几十上百年来打。

    &esp;&esp;一场大朝会开来,每个人都吵得心力瘁,只有曹冲还是一派悠闲,溜溜达达地要回自家衙门喝茶去。

    &esp;&esp;可惜没走几步,就被曹派人薅了回去,继续与荀他们开小会。

    &esp;&esp;对于以工代赈之事,荀他们也是认同的,所以准备让曹冲拟个章程来。

    &esp;&esp;这不是巧了吗?

    &esp;&esp;他这个将作大匠的就是各营造事宜,他提来的,由他落实最适合,等他多实践几次,回即便是个才能平平的人上来也可以照章办事。

    &esp;&esp;荀这个当岳父的,还用心险恶地给曹冲帽:“此事若办好了,功在千秋啊!”

    &esp;&esp;曹冲咋

    &esp;&esp;怎地这帽扔去一圈,到来竟扣到了自己上?

    &esp;&esp;面对一群年纪个个都比自己大一两的老狐狸,曹冲发现自己弱小可怜又无助,简直毫无还手之力!

    &esp;&esp;曹冲回到家,与荀意痛斥了一番曹与荀他们狼狈为的事。他说完又拉着荀意的手说:“灾民之老弱妇孺都有,有些事可能你去面更适合,不如到时你与我一起办事去!”

    &esp;&esp;荀意自是不会拒绝。

    &esp;&esp;赈灾之事不能耽搁,曹冲收拾收拾,便领着人去忙活以工代赈之事。

    &esp;&esp;看曹冲又被曹委以重任,曹植心里有些焦虑。

    &esp;&esp;魏讽看曹植的心,不由怂恿给曹植开个后门。

    &esp;&esp;他也想印个新刊与《大魏周刊》打擂台,只要新刊在读书人之有了足够的影响力,那就是他们手上的一把刀!

    &esp;&esp;要是有这么一把刀在手,许多事起来就方便多了。

    &esp;&esp;魏讽又表示,要这把刀也不是想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是曹丕他们都有实权在手,他们手里也总得有什么不是吗?

    &esp;&esp;要不然再这样去,许多人怕是要改换门,只知曹丕、曹冲,而不知还有曹植了!

    &esp;&esp;没看到曹冲从世家大族里薅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吗?现在曹冲招揽实习生,都不需要通过曹植这个哥哥牵桥搭线了,自然而然就有人愿意跟着他

    &esp;&es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