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闹三国 - 第10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据说有次晏婴使楚国,楚国人想要羞辱他得矮,特地给他开了个小门,晏婴笑着说:“使狗国,确实该从狗门。”楚国人只好开正门迎他去。

    &esp;&esp;晏婴历经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始终对齐国忠心耿耿,屡次为齐国除去作权臣,自己不慕名利、不权势,哪怕有机会夺权篡位也第一时间还政于国君。

    &esp;&esp;这样一个人的生平经历,与诸葛亮的人生理想是完重合的。

    &esp;&esp;曹冲揣着《梁甫》背后的故事,开始为诸葛亮弹起了他最心的歌儿。

    &esp;&esp;荒野,坟地,杀人毒计!

    &esp;&esp;这个气氛必须要弹到位!

    &esp;&esp;曹冲才起了个,诸葛亮就觉不对。

    &esp;&esp;不,不止是有不对,这调跑得太远了!

    &esp;&esp;本来这曲有几分凄哀之意,经曹冲这么一弹,俨然就有人静路遇荒坟、四周一片狼哭鬼嚎的觉,虽说诗确实有“里有三墓”之句,可也没这叫人骨悚然的觉啊!

    &esp;&esp;诸葛亮脑壳阵阵发疼。

    &esp;&esp;这,这是《梁甫》?

    &esp;&esp;可要是仔细品听,还是有那么一儿原调在的。

    &esp;&esp;等把曹冲弹的整首《梁甫》听完,诸葛亮发现问题大了:他要忘记《梁甫》本来该怎么弹了!

    &esp;&esp;曹冲本人一都不觉得自己跑调,他认为这是加工创作!

    &esp;&esp;曹冲收回抚琴的手,一脸期待地望向诸葛亮:“这首《梁甫》,先生您喜吗?”

    &esp;&esp;诸葛亮一阵沉默。

    &esp;&esp;他着实说不违心的夸奖,甚至很一段时间都不想再弹唱《梁甫》。

    &esp;&esp;曹冲一看诸葛亮那表,就知诸葛亮也不是自己的知音了。

    &esp;&esp;他唉声叹气地跟诸葛亮说起自己在家练琴的经历,说他二哥三令五申让他单曲练习,让他满脑好想法无法尽发挥;老师也忙得很,总是给他示范一曲,就让他回去自己练习。

    &esp;&esp;人生苦短,知音难觅!

    &esp;&esp;终有一日,他会找到自己的知己好友!

    &esp;&esp;诸葛亮不想评曹冲弹的《梁甫》,决定转移话题:“不知邓侯师从何人?”

    &esp;&esp;提到这个,曹冲就来劲了。

    &esp;&esp;他先说自己老师是荀攸,人特别好,就是有严格,有时候明明是朝他微微一笑,给他的觉却像是活阎王。

    &esp;&esp;接着又说起自己以后要给荀当女婿,荀是荀攸的叔父,算来他跟荀攸又是同辈,可以兄弟相称的那

    &esp;&esp;这事儿都怪他老爹,看到个瓜就想拧来!

    &esp;&esp;诸葛亮自是不知晓曹冲与荀家的婚约,听说曹冲与荀家人这七八糟的关系也觉曹着实来。

    &esp;&esp;好在曹来的事多得是,多这一桩不多,少这一桩不少,倒没什么稀奇的。

    &esp;&esp;只不过荀攸此人虽声名不显,却是曹颇为重的谋士,又颍川荀氏这么个世家名门,照理说应当不是泛泛之辈才是。

    &esp;&esp;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把曹冲的琴技教成这样?!

    &esp;&esp;实在忙碌,可以不教;既然教了,理应用心!

    &esp;&esp;哪怕实在时间仔细教,至少也得检验一二再让他到人前弹奏吧?

    &esp;&esp;曹冲不知诸葛亮已经给荀攸的育人平打了差评,又把话题转回《梁甫》上。他诚恳发问:“常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在此山’,我自己弹得尽兴,本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也不晓得该如何改,不知先生能否给我指一二?”

    &esp;&esp;诸葛亮听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在此山”一句,只觉颇为妙。不过见曹冲随,应当是偶然听来的俗语俚言,便也没有追问。

    &esp;&esp;可要他指曹冲弹《梁甫》,诸葛亮又有些犯难。

    &esp;&esp;曹冲跑调跑得别一格,每一个音都偏得很有特,整首曲虽变得面目全非,听来却又浑然一,着实不知该从何纠正起!

    &esp;&esp;最好的改办法就是让曹冲换个脑袋,控制住他那自由发挥的掌!

    &esp;&esp;诸葛亮无奈地说:“罢了,我给你弹一曲吧。”他着实不想再回忆曹冲方才弹的那首《梁甫》,亟需用原曲给自己洗洗耳朵和脑

    &esp;&esp;曹冲一坐直了,兴致地说:“先生请。”

    &esp;&esp;诸葛亮抬手随意地起了个,接着便悠悠地照着原调弹了起来。

    &esp;&esp;这首《梁甫》从诸葛亮手来,少了几分凄切哀伤,多了几分潇洒从容。

    &esp;&esp;如今的诸葛亮年方二十八,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哪怕是弹奏这略带伤怀的曲,也自然而然地涤净其的凄哀,只独属于青年人的锐气与抱负。

    &esp;&esp;曹冲坐在诸葛亮对面,听着这曲由诸葛亮弹来的《梁甫》,忍不住在心里叹了气。

    &esp;&esp;诸葛亮他们选择投效连安立命之所都没有的刘备,必然有他们的考虑。

    &esp;&esp;对他们来说刘备就是他们心的明主,他们绝不会背弃刘备,一如周瑜不会背弃孙策一样。

    &esp;&esp;诸葛亮若改心易志投了曹,便也不会是诸葛亮了。

    &esp;&esp;唉,这么大一个诸葛亮,可恨不能变成自己家的!

    &esp;&esp;曹冲静静听琴。

    &esp;&esp;一曲毕,诸葛亮正,却听人来报说周瑜来了。

    &esp;&esp;诸葛亮微讶,起相迎,却见周瑜撩帘,笑着说:“刚才在外面听到《梁甫》,我便知是孔明你在弹琴,特地在外听完一曲再来。孔明你这首《梁甫》,听来又了不少。”他说完了,才瞧见曹冲也在,奇,“仓舒却是先我一步到此。”

    &esp;&esp;曹冲乖巧说:“我听闻孔明先生擅琴,特地来向孔明先生讨教。”

    &esp;&esp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