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逆 - 第1464章 给儿孙的脖子上架一把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话帝王的风气不知从何时开始。刚开始也只是嘘帝王生时有异象,用这手段来令天人敬畏。

    渐渐的,帝王们觉得还不够,于是便加了许多元素。比如说帝王能与神灵沟通,帝王有天命······直至某位帝王某天喝多了,说:朕乃天

    百姓最敬畏什么?上天!

    在百姓的,上天掌着这个世间的一切。

    朕便是上天的儿,也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就问你们怕不怕!

    其实皇帝恨不能说自己便是上天,只是他们觉得这个说法忽悠不了百姓,最终还是委屈自己一个天罢了。

    于是,从此帝王便有两个爹,一个亲爹,一个是老天。从此,神话帝王就成了一门学问。

    而相应的,帝王就得扮演神秘和威严。比如说李,便是其好手。

    威严最好的演绎方式是喜怒无常,李早已修炼到了化境,令群臣摸不着脑。可秦王在第一次朝议时便把这些所谓的神秘丢在一边。

    「殿!」

    有人惶然,觉得秦王大概是喝多了酒,糊涂了。或是李在逃跑之前令人在御酒了毒,秦王毒了。

    「怎地,担心失去了神秘,天人便会唾弃孤?」

    秦王觉得有些好笑,「大多人蒙昧大多人喜从众,别人说什么他们便信什么。孤也想装神鬼糊人,想来掌教会乐意帮孤这个忙。」

    宁雅韵今日也来了,算是给秦王一个面······当年李元父坐在那里时,老帅锅从不。闻言他笑了笑,「好说。」

    玩装神鬼,玄学是宗师级的。

    「殿,维系天一统,帝王必须威严呐!」罗才说。「帝王威严从何而来?」

    秦王说:「上古时期,那些族首领带着众去厮杀,去耕,去狩猎,去求活。尊重来自于能力。到了帝王时,这一切都变了。」

    「王朝兴亡像是回,每当新朝建立,开国帝王多是亲手打来的江山,知民间疾苦,知天弊端。于是轻徭薄税,恤民生,与民休息。开国帝王多对外,大军,令异族丧胆。于是,天大治,天大安。天人皆称之为盛世,称之为明君!这便是帝王被人尊敬的由来!」

    秦王伸手,却发现没茶······他看了侍一侍脸颊轻颤,心想朝议时可没这个规矩。但他还是代人来。

    看,这不就学聪明了······秦王很是满意,「开国帝王之后,后续儿孙渐渐不能掌控朝政,不能掌控天。这里面的缘由孤今日就不说了。」

    这里面的,他能说三天三夜。

    「帝王不能掌控朝堂,不能掌控天,必然惶恐。为了坐稳江山,为了争取权力,便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把自己成和木雕神像差不多,以吓唬世人,维系统治。可这很蠢啊!」

    秦王摇。「这些手段可有用?有!可江山依旧在,国祚依旧在衰亡。有了问题不去解决,而是用这些东西来掩盖,愚不可及!神神叨叨的东西只能续命,却无法力挽狂澜。」

    可能续命总是好的吧?群臣越听越糊涂。

    「王朝兴衰是避免不了的,在孤看来,大唐若是能再延续三百年,便是上天眷顾。」「殿·」

    有人刚想言,秦王说:「可是想说大唐当千秋万代?扯淡!」

    「没有不灭的王朝!」秦王很清醒,「在孤看来,与其让后世儿孙装神鬼,苟延残,不如让他们居安思危!」

    果然是老夫看好的帝王啊·······宁雅韵的嘴角微微翘起。这番截然不同

    的话,令群臣不禁愕然。

    「丢掉所谓的神秘,坦然面对这个天。至于威严,至于尊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争取,而不是觉着······朕乃天,天人供奉朕乃是理所当然。娘的!越是这般想的帝王,越是昏聩!」

    边上的御史咳一声,想提醒秦王不该爆,可却······

    「孤在来安的路上想了许久此事。孤在想,孤自问能令大唐盛,可孤的儿孙呢?孤可敢保证?孤想了许久,不敢保证。」

    「孤自然希望儿孙能存,大唐能存,可越是希望如此,孤就越焦虑。焦虑来焦虑去,孤就想如何才能令儿孙英明神武,如此,才能确保大唐国祚千秋万代。可孤随即又觉着自己糊涂了。龙生九不同,何况是孤?」

    秦王笑:「孤无法确保儿孙贤明,那么有什么法迫他们贤明?唯有一把火!」

    秦王起,指着御座说:「面给他们架好柴火,民心军心便是火折,当民不聊生时,当军队孱弱时,火折便送到了御座之,随即,帝王变成焦炭,王朝更替。」

    群臣听的满大汗。

    「唯有让后世儿孙觉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知晓这个御座不是那么好坐的。若是耽于享乐,若是不勤政,若是不肯察民······那么,便要有被烧死的准备。」

    「至少,孤这一代能安坐。」

    秦王坐,目光转动,从容的:「儿孙之心孤不缺,甚至比之许多人更为灼。可,责之切。越是如此,孤越该为儿孙筹谋。」

    可您的法竟然是把儿孙架在柴火堆上?

    「要有危机。」秦王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对后世儿孙的希望。王老二举手这是北疆的规矩。

    秦王,「说。」

    王老二说:「若是有一代帝王不在乎呢?」「没心没肺如你这等吗?」

    秦王的话引来一阵哄笑。

    这是以往朝堂上没有的气氛。很活泼。

    「这个问题问的好。」秦王肯定了王老二问题,「若是不在乎,那么,也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江山不要了?」王老二问

    「何为江山?」秦王自问自答,「不是帝王一人,不是李氏一家。天人在何,何便是江山。李氏,只是天人的首领。当李氏帝王昏聩,不在乎御座的火堆时,那么,死得其所。」

    宁雅韵见殿气氛凝滞,就说:「该走就走,净利落。」

    「正是如此。」秦王觉得还是老帅锅知晓自己的心思,「就说伪帝李,若是没有这些变故,他的儿孙会把大唐带到何去?」

    「渊!」宁雅韵说

    「孤若是不,这个大唐,当灭!」秦王用这番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后世帝王若是无能,若是昏聩,若是不在乎死国灭,那么天人别客气,往他的御座底把火。烧死

    「置之死地而后生妙哉!」刘擎拊掌赞。他第一个明白,罗才第二个。

    「皇生开始便在接受教导,理,当贤明。可正如殿所言,龙生九不同。与其寄望于他们不昏聩,不如架一把刀在他们的脖颈上,令他们不敢懈怠。」

    关键是,秦王的这番话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