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小书生 - 第10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十分郑重地朝廖雁竖起大拇指,“雁雁你好厉害呀!”

    廖雁一抹鼻,“这算什么,小菜一碟!”

    孟仿佛忽然来了兴致。

    他上去屋里去了一支崭新的手/弩,另一只手则抓着一大把煅烧过的木箭,“你们看看怎么样。”

    他对竹木玩意儿并不陌生,以前扎过灯笼、过农、钉过桌椅……但唯独兵,还是开天辟地一遭,妥妥的外行人。

    廖雁难得没言挤兑,而是接过手/弩细细查看起来。

    就见这玩意儿也不过成年男一个掌大小,没有任何多余的纹和装饰,看上去很有简陋。但边边角角打磨的十分巧,一刺也无,显然制作者很用心。

    手/弩虽小,五脏俱全,上面甚至还有三个凹槽,证明最多可以同时箭矢。

    这就很不得了了。

    单发和多发的区别远不像一加一再加一那么简单,如何协调、如何共都是难题,稍有不慎整件手/弩就废了。

    见廖雁和白星都盯着三凹槽看,孟小声:“我用了两条,可以发,也可以齐发。”

    话音刚落,就见两人都跟看鬼一样望过来,廖雁更是惊愕:“你他娘的还能发?”

    这么儿大的玩意儿,你也不怕累劈了?

    孟,显然认真思考过,“我没有武艺傍嘛,难免被人当,所以才要更好地保护自己,这样才不会成为你们的累赘。

    若只发一次就要重新上箭,间的空档就是破绽。本来我想两个,左右齐,但左手毕竟不如右手稳当,恐难以兼顾,倒不如都集在一。”

    存世最多的手/弩以单发为主,自己这把更为小巧致,估计一般对手也不会想到这玩一般的东西竟然可以三发……只要对方想不到,那就是自己的机会来了。

    白星和廖雁意识对视一,都看到了彼此的愕然。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世上最多的就是“想得”,这玩意儿是想就能的么?

    廖雁不喜琢磨太多,当即用力甩甩,摸索着规律将三木箭安放到凹槽

    上弦,瞄准,发

    噗!

    三箭矢齐发,略略成品字形激,以一极其细微的先后差距完全刺土墙之,只留三个细小的孔

    廖雁张大了嘴

    良久,他低看看手掌大小的玩意儿,再看看那三个圆溜溜的小,忽然觉得有些荒谬。

    这呆脑的玩意儿,竟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似乎看他的疑惑,孟羞赧又带儿骄傲地解释:“我选了最好的浸泡三天,三拧成一,所有的木也是最固的品,力难免稍微大一。”

    而且这么也有个显而易见的好

    哪怕后期失于保养,现老化和崩断的痕迹,甚至是断上那么一两,手/弩依旧能用,只不过是威力减小罢了。

    孟还在笑眯眯介绍,说着自己的设想和可能,廖雁却忽然觉得……这张看惯了的笑脸有陌生。

    还有……让人浑

    “雁雁你怎么了?”见廖雁直勾勾盯着自己瞧,孟不禁问

    廖雁猛地嘶了声,手似的把手弩丢回去,摸着胳膊喊:“不许笑!”、

    娘的,读书人就是一肚,黑透了!

    我要老死了 二更!

    到了大年三十, 憋了一整年的人们便都挨不住了,不等夜就开始放爆竹。

    劳累了一整年,还不许人放肆几天么?

    大大小小的轰隆声此起彼伏, 这边没停, 那边又起。

    一群小孩又惊又喜,想看又不大敢看, 双手捂着耳朵到跑。

    鞭炮声刚停,硝烟尚未散去, 他们便呼着跑去, 蹲在地上捡拾没有被燃的零散爆竹。

    乡间百姓燃放的鞭炮往往制作糙, 捆绑也并不仔细, 一串鞭上漏十个、二十个再寻常不过。

    有的小孩儿疾手快,不到半天就能凑一大捧呢!自己偷偷回家香, 一个一个放着玩多有趣呀。

    孟等人也看得心难耐,翻一串用竹竿挑了,远远伸

    这边刚探去, 外面已经有尖的小孩兴地大叫起来,“放鞭啦, 这边要放鞭啦!”

    一群小土豆呼啦啦跑过来, 手里、兜里鼓鼓满了米糖、烤红薯、山楂瓜等各吃货。

    他们挨着墙儿站着, 不断往嘴, 撑得腮帮的。

    廖雁极了亲手“放火”的快乐, 一早就把所有燃放烟爆竹的活儿预定, 白星和孟都没跟他抢。

    “啪啪啪!”

    清脆的响声伴着硝烟散开,震得人,却又觉得安心。

    冬冬也领着小桃儿到跑。

    他倒不是为了爆竹。

    这小胖不犯混的时候嘴极甜, 能说会的,三言两语就哄得人心怒放,恨不得把所有糖果全都抓去。

    冬冬特意背了个大袋,每当有人被逗笑时,他就会撑开不见底的大袋,满面渴望的:“爷爷叔叔婶婶哥哥……给糖吧!”

    那语气,那神态,那殷切而渴望的神,简直跟庙会上耍把式卖艺的汉们一模一样。

    后面的小桃儿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有趣,便也跟着学话说:“给糖吧。”

    有一回王掌柜无意目睹了全过程,一张脸都黑透了。

    老喂不饱你吗?偏逮着大年三十沿街要饭!

    偏隔货铺的赵掌柜瞧了,故意跑来扎他心窝,“大侄越发人似的了……”

    又抱着自家白白的女儿来,着她的小手说:“来,问王伯伯好。”

    小姑娘跟冬冬差不多大,一乌黑的发颇得赵掌柜真传,黑压压一大把,都用红绳梳了两个巧的包包发髻,跟泥塑的大阿福娃娃似的,粉雕玉琢十分可。她也乖巧,乖乖搂着赵掌柜的脖:“王伯伯好。”

    说完,又要来,“爹爹抱着累。”

    赵掌柜简直不知该如何疼才好了,捂着“哎呦喂”“心肝”叫了一大串,又嘚嘚瑟瑟的去瞧王掌柜:

    这我闺女,令郎呢?

    好么,王掌柜的脸直接就绿了,转就回家抄

    小兔崽

    冬冬见势不妙撒就跑,逃到孟时仍愤愤不平。

    “我辛辛苦苦都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我爹真傻,我多要糖来,他们不就不用买,就能省钱了吗?”

    圆脸上满是不被理解的愤慨。

    这大人也忒难伺候了吧?

    自己剩饭的时候数落我不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