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公自宫前 - 第13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采薇说:“戚家军和俞将军怎么可能相信一个商人、一个游医的一面之词呢?其实,我们都是锦衣卫的人,我们一路跟着你,你不是什么章山,你叫罗龙文,是严世蕃的门客,你带着严世蕃的五千两黄金南,我们至今都没有搞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

    “兴化城是倭寇的地盘,严世蕃五千两黄金会在倭寇的巢现,‘恰好’被俞大猷将军发现,俞大猷会将此事告诉阁大学士徐阶,徐阶借题发挥,一定会给严世蕃扣上一个通倭的罪名。”

    罗龙文手黄金哐当落地,“你……不,不可能,严侍郎怎么可能通倭,他靠卖官就能赚得盆满钵盈,怎么可能去通倭赚钱,通倭纵使可以通过走/私赚钱,可是论来钱快、赚得多、风险小,还是卖官比较好,严侍郎不可能。”

    魏采薇说:“严党把持朝廷多年,无论多少人弹劾都岿然不动,可是无百日红,我觉得这一次能成。实不相瞒,我的亲人因严世蕃收受贿赂,给坏人谋划策,当□□,导致我的亲人被间接害死,且死状之惨,至今难忘,是我的噩梦,我盯着严世蕃很久了,一直都在找机会绊倒他。我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的。”

    上一世,严世蕃就是被徐阶罗织“通倭”的罪名,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稻草,朝廷还是迅猛的倒严风,将盘踞在朝廷二十多年的严党连起。

    这一世,错,魏采薇等人亲手制造了新机会,将“通倭”提前了约一年,

    罗龙文说:“你这是明目张胆的栽赃。”

    魏采薇呵呵笑:“是的,当年严世蕃就是用同样栽赃陷害的方法,害得我父亲败名裂,死后都要背负骂名;害得我沦为官,被人践踏欺凌。以,以牙还牙,到严世蕃尝一尝什么叫恶果。”

    魏采薇把落地的金条捡起来给他,又递给他一全新的籍文书,“你帮我,我就帮你。你走吧,找个地方隐姓埋名,不要过问朝政,以免房梁塌来,砸到你这只蝼蚁上。”

    作者有话要说:  这就是为啥第五卷 明明写的心剧是灭倭寇和白莲教,却取名叫“倒严”的原因,严世蕃从现在开始就要倒霉了。

    敢问女侠尊姓大名

    上一世, 罗龙文在严党倒台后抄家被杀,和严世蕃在一个断台上掉了脑袋,其实罗龙文并没有什么穷凶极恶的事, 相反, 他冒险倭寇巢, 招安徐海, 抗倭有功。

    所以, 于公于私, 魏采薇都觉得应该救他一命。

    罗龙文颤抖的手接过金条和籍,“请问禾大夫尊姓大名?你放我一条生路, 我不能连你真实姓名都不知。”

    魏采薇苦笑:“说来你可能不信, ‘禾’的确是我的真姓, 至于名字, 我父亲去世的早, 还没来得及给我取一个大名。”

    罗龙文说:“我信你。”

    罗龙文背着简单的行李,着斗笠,杵着拐杖, 边走边:“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诚拜戟门。十里英魂如不昧,与君烟月伴黄昏。”

    竟是王翠翘的绝笔, 只不过,王翠翘殉,罗龙文并不想以殉了东翁严世蕃, 他再度登上了顺风号商船,一路顺风到了杭州,从此杳无音讯了。

    魏采薇目送罗龙文的影消失在雨夜,正要转离去, 急切的蹄声从悠的雨巷里传来,汪大夏红衣白,拍赶来,他的发髻已经凌,几缕发丝散开,被雨淋了,随着匹的起跃而纷舞飘扬。

    快一个月不见,甚是想念。魏采薇快步迎过去,两人在一架小桥上相会,汪大夏飞,两人相拥在一起,边的战火就当是放烟了。

    短暂的温存之后,汪大夏正要倾述衷,却闻得河传来喊杀声,正是戚家军和俞大猷的军队追逐着倭寇合围。

    兴化城河网密集,居民逐而居,倭寇们划着小船,拼命逃窜,正往小桥方向而来。

    魏采薇立刻推开汪大夏,说:“你想想办法,不能让他们跑了。”

    汪大夏扶着栏杆探看去,这个时候,最好的法是炸桥,截断河,可是他没有炸/药——没有人会随携带炸/药来约会。

    汪大夏双刀,翻过了栏杆,看着前方倭寇船只即将穿过小桥时,直接从桥上去!

    戚继光和俞大猷两个将军骑在岸边追倭寇,他们远远看见一袭红衣从桥上坠落,以为是被侮辱的妇人自杀投,心越发愤怒。

    汪大夏船的瞬间,倭寇们正要动手,但是看到他的相貌,顿时大惊:“是夫人!”

    “夫人!都是自己人!你怎么对自己人动手!”

    “明王死了,是的,我们也没有办法救他,只能先跑了。”

    汪大夏冷冷一笑,一言不发,本不解释,刷刷两刀,收割了两个划船倭寇的颅。

    见夫人先动手了,众倭寇回过神来,原来夫人也是朝廷应,好一人计!

    众倭寇纷纷刀,砍向汪大夏。

    “我早就怀疑这个妖艳贱/货了!”

    “她一直在明王边,明王八成就是她杀的。”

    “杀鬼!为明王报仇!”

    汪大夏这一年经过陆缨的调/教,武功大有展,不再是街打群架的三脚猫手了,刀刀见血,形如鬼魅般在狭小的船舱之间辗转腾挪,就像一个冷血无的杀人工,双刀如闪电般收割着生命,一个个倭寇犹如韭菜般倒

    待这艘小船通过了小桥,汪大夏已经将船上八个倭寇全灭了,他立刻收刀,拿起船舵,调转了船,将小舟横在了河之上。

    城狭窄,不如运河宽阔,这个小舟拦在河上,后方的倭寇船只无法及时掌舵从河两边通过,最前面的一艘船直接撞在了小舟间。

    撞击的瞬间,横舟上的汪大夏收起双刀,撑起一竹篙,扎河底的淤泥里,从船上翻到了河畔,齐腰,他双手推翻了边的小船,船上八个倭寇落

    这两艘船都翻了,彻底堵住了河,后方倭寇船只见路走不去了,就靠岸逃生。

    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军队骑赶上,合围歼灭上岸的倭寇,汪大夏也提着双刀加,红衣所到之,“倾倒”一片,其勇猛善战,令早就杀红的戚家军都大开界。

    原来刚才的红衣女不是河自尽,而是船杀倭寇,阻止倭寇从路逃跑。

    汪大夏一红衣,舞着双刀,犹如传说里的夜叉,艳又可怕,鲜血让他的红裙更红,三步杀一人,十步杀一串,所到之,刀光比闪电还亮,刀锋如霜电。

    待河畔战事结束,汪大夏已疲力竭,双刀都砍缺了好几个豁

    汪大夏勉用双刀支撑着,不至于累得倒,魏采薇在桥上看得心惊,赶过来看汪大夏的伤势。

    汪大夏累极了,双,大息,前两个棉饱了雨,缩小了些,但也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