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古代 - 我家木门通古代 第12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这里后,林回星又改变了主意:或许他的草纸也不一定都要留着去和秦辉生意……

    安平县到青山郡总归是有一段路程, 以后村里人的草纸得多了,总得找个稳定的销路。

    也不是零售不行,只不过上梁沟的村民在安平县也没个落脚的地方, 零售起草纸实在太耽搁时间了。

    要是能有一个靠谱的批发商, 以后上梁沟的草纸都可以打包卖给他,再让他想办法运去卖, 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方能够靠着草纸挣到钱, 上梁沟的村民也能在挣到钱的同时,还节省一些时间。

    唯一的缺,大概就是要采用这售卖方式的话,村里人就得在草纸的价格上稍微让一利。

    到底是上梁沟所有人的生意,到底该怎么取舍,林回星觉得还是得让苏大贵去和村里人商量一才行。

    事关草纸的买卖, 村里人赚钱的主要营生,自然是耽搁不得的, 林回星当即就把苏大贵拉到一旁细说了一番。

    原本今天卖完了带来的草纸, 大儿又接了帮林回星运货去郡城的活计, 这会儿苏大贵正满心舒泰吶。

    苏大贵已经想好了, 现在天气类什么的已经不太放得住了, 这次赚了钱, 他就少少地买上两斤带回去一家人吃个新鲜算了。

    自从苏应文养的兔一生二, 二生十后,上梁沟的村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缺荤腥了。

    但是归结底,这兔的味和猪它就是不一样, 猪的荤油味就是比其他的类要更加解馋。

    这次但凡是山卖了草纸的人家,赚了钱大把的铜钱后, 都想着要在山回去让一家老小好好祭一祭五脏庙。

    然而一时的生意,和久的生意,到底哪个更好,苏大贵虽然见识少,但也是拎得清的。

    “要是有合适的卖家,这草纸自然是能一去最好了,不但省了大家四叫卖,也更稳当。”

    “如此一来,以后大家就只用制纸和把草纸运山就能拿钱了,不用问村里人都是愿意的。”

    “林郎君你是不知,其实我们村里好多人都嘴笨得,今天好些个人连张嘴吆喝都觉得张不开嘴,还是你说的这个法好。”

    这一林回星也是想到了的,正是因为他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生意叫卖,那些向的,你要他想着法地去兜售自己的货,可能他们还更愿少挣钱。

    “那贵叔你还是先去问问大家的意见再说,要是大家都同意的话,我就着手去找适合合作的商贾。”

    “你放心去谈,在这件事上,村里的人肯定不会有别的意见,就是这个价格,我想的是最好还是不要低过五个大钱一斤。”

    五个大钱是林回星他们最开始定的价格,这草纸从制作到运山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加上这草纸生意大家还要让两成利给林回星,要是定价低于五个大钱,那对于村里人来说,与其辛辛苦苦造纸,还不如扛着锄上山给林郎君挖野菜来得划算。

    之前冬天的时候大家帮林回星挖野山药,天摘蕨菜,不哪一样算来,一天都能轻易赚上十几二十几个大钱,那家里人多的,一天上百斤菜的都有。

    “那倒也不至于低到五个大钱,我觉得草纸的要是低于了六个大钱,我们还不如在县城里盘上一家铺,派两个村的后辈在县里盯着,虽然一斤草纸只能多赚一个大钱,但是积少成多,买上几年,县城一座宅的钱不就积攒来了。”

    和现代房价居不况不同,安平县的房产价格其实并不算特别的贵。

    就拿姚家这在码一条街上,地段不错的小宅院,现在的市价也就一百两多两银左右。

    林回星之所以会知姚家房的价格,是他之前在姚家借宿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楚氏和金氏闲聊。

    那会儿姚家的日已经很不好过了,于是金氏就劝婆母去说动公爹把县里的房卖掉,拿着换来的银钱去乡置宅买地呢。

    永国的银很值钱,乡上等的好地也就七八两银一亩,当然了,这只是安平县辖的田地,土地这东西,越靠近郡县要价就越

    比如在青山郡外,上等沃土能卖到十两银一亩,要是平都附近的田地,哪怕是最等的田地,随随便便也能卖个十几年两银一亩。

    在商业和工业都落后的永国,那些个世家贵族最稳妥,最合法的揽财方式就是多多的买地,买庄,庄产的粮除了自家吃,还能拿去卖掉换成钱。

    要是在运那么不好,遇到不争气的后辈,随便买上几十亩田地就又能好吃好喝过上几年了。

    姚家虽然家落了,光是那一个宅,就远胜过苏大贵他们这些山民了。

    这就是祖辈多积攒家业的好,别看姚家之前好像落魄了,人家真要狠心把县城的宅买了,拿着那些银也能在乡置上十几亩地,盖上几间土屋了。

    之所以这件事一直没有办成,就是因为姚老翁骨里还是很执拗的,不愿意在自己这一辈变卖祖宅,成为无颜面对祖先的不肖孙。

    说起来姚老翁运并不算太差,至少他等到了林回星这个救命稻草。

    天气逐渐了起来,县里还好,大家总归是要买菜吃的,倒是没怎么影响豆腐的售卖。

    就是城外,现在家家菜地里的蔬菜都成了,在自家地里菜都吃不完的时候,姚老翁每天背到城外去卖的豆腐都不太卖得完。

    今天也是一样,姚老翁背了二十块豆腐城,一直在城外的几个大村里叫卖到了午,背篓里都还剩五块豆腐。

    姚老翁把豆腐放在随的篮里装着,城时背着豆腐的背篓里面装了满满一背篓的豆

    之前姚家换来的那些豆已经快用完了,所以停了一段时间的豆换豆腐的生意又开始了起来。

    这要是放在前段时间,能用不值钱的豆换一块豆腐吃,城外那些当家主妇不知有多开心。

    今天生意不好,姚老翁带去的二十块豆腐,只换了十五块去。

    姚老翁离开的时候倒是有一个妇人提愿意以两斤豆一块豆腐的价格把剩的五块豆腐都换走,却被他直接拒绝了。

    不是姚老翁不近人,而是自打他们家开始这豆腐生意开始,这豆腐的价钱就没有变过。

    之前姚老翁也从来没有担心过豆腐会不够卖,毕竟之前一直多少豆腐都不够卖的况。

    就算之前林回星没说过,姚老翁也知这个价格是打死都不能降的。

    要是今天降价了,回传开了,大家都想用两斤豆换豆腐,时间久了,用原价买了豆腐回去的客人心里能开心?

    是以姚老翁宁愿把这五块豆腐带回去自家吃,就算自家吃不了,他还能拿来送人,这奚家,金家,不都是需要常来常往的人家。

    原本今天生意不好,姚老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