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楼 - 第34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偏偏那本书上却没有标记,因为是我们在走廊的一个盆里捡到的,也不知是谁丢的。

    所以曾士说那本书是他的,掌柜并没有怀疑,就让他把那本书带走了。”

    何苒问:“曾士带走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伙计见她是一位年轻姑娘,可却是跟着锦衣卫的人一起前来,不敢小看,忙:“那本书就是小人捡到的,小人记得书名,叫朱山府记。”

    离开客栈,何苒便说要去书铺看一看。

    接连去了三家书铺,却都没有这本《朱山府记》。

    好在到了第四家书铺,东家恰好也在,那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听说他们要找的是《朱山府记》,老人一怔,问:“客官是从何听说的此书?”

    何苒笑着问:“怎么,这本书莫非是古籍孤本?”

    老人摇摇:“并非古籍孤本,而是禁书。”

    何苒看了钟意一,后者也是一脸茫然。

    何苒使个,钟意亮锦衣卫的腰牌,老人吓了一,连忙施礼:“小老儿不知是官爷到了,恕罪恕罪。”

    钟意正:“那就说说这本书吧,这是何时的禁书,又是因何而禁?”

    老人说:“这本书是四十年前被禁的,其实在此之前,小老儿也没有亲见过这本书,想来刻印得并不多。

    小老儿还记得,忽然有一天,锦衣卫的官老爷们来到铺里,询问可有这本书,小老儿说没有,官老爷们不相信,又在铺里查找一番,确认没有,便又去了旁边的书铺。

    对了,四十年前,这条街上有两家书铺,另外一家书铺的东家和小老儿是同乡,偏巧不巧的,他家书铺里便有那本书,据说是一个来参加会试的书生写的,放在他家书铺里寄卖的。

    谁能想到那是禁书啊!

    就这么的,那家书铺便因此被查封了,小老儿的同乡还挨了二十大板,后来便回老家去了。

    当时京城里因为这本书,先后有五家书铺被查封,铺里的东家各挨二十大板。

    后来小老儿听人说,其他四家的况也和我那同乡一样,都是有个书生把书放在他们那里寄卖的,他们一时好心,便让书生把书放了,没想到却是祸从天降。

    过后小老儿回想了一,那个书生其实也来过我家铺,刚好那几天我家老母和我那老妻在吵架,小老儿夹在间烦心的很,有人要来寄卖,小老儿看都没看就给撵了去,也因此躲过一劫。

    是以这件事,以及这本书,小老儿记忆刻。”

    老人记得当年的事,可是那本书的容,他却并不知晓,只因他知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已经是禁书了,他自是不敢打听书的容。

    从书铺来,见何苒沉默不语,钟意问:“大当家可是看了什么?”

    何苒说:“曾琪来京城是为了应考,你说他住在客栈时,有没有闲去看游记?”

    曾琪回客栈最初要找的,就是一本游记。

    钟意摇摇:“应该不会,那么说来,他说的那本游记只是借,他真正要找的,就是这本禁书。”

    何苒:“可是伙计说那本书是在走廊的盆里捡到的,我在客栈时留意了他说的盆,那盆很很大,的确有能放一本书的空间。也可能那本书并非是曾琪丢的,而是被人特意藏在那里的,可惜被伙计捡走了。”

    对于惊鸿楼而言,书除了是学问用的以外,还是密码。

    现在锦衣卫也在用书为密码传递消息。

    因此,无论是何苒还是钟意,首先想到的就是密码。

    何苒对钟意说:“你去查查当年这本书为何会成为禁书吧。”

    虽然相隔了四十年,以前的卷宗又已在迁都时销毁或者遗失,但是对于锦衣卫而言,想要查找也并非难事。

    三天之后,钟意便查清了当年的事。

    《朱山府记》的朱山不是地名,而是一个氏族的祖宅。

    这个氏族便是闽地的朱家。

    很多年前,朱氏是闽地大族,先祖朱胜友曾与周池的祖父并列前朝大十诸侯。

    只是后来,朱胜友最的嫡患了不治之症,当时天象已现,朱胜友一心一意只想为儿寻访名医,没了角逐天的心思,索便遣散门人,回到祖籍,之后几十年,朝堂风雨变幻,但却没有了朱家人的影。

    再后来天,群雄急霸,但是闽地一带并未波及,周池立朝之后,闽地顺利过渡,因此,周池在世的时候,本不知朱胜友的后人还在闽地。

    而事实上,当年朱胜友回到祖籍之后,便建了一座朱山楼,朱家五房全住在朱山楼,朱胜友死后,他的后代孙遵他之命,没有如其他名阀那样起兵造反,而是趁着天之时,大赚战争财,直到周池称帝,名不见经传的朱家,已经富可敌国。

    然而朱家依然默默无闻,表面上只是祖上有些脸面的乡绅而已。

    然而就在四十年前,也就是太宗年间,有一个来京城赶考的书生,写了一本《朱山府记》,并且放在几家书铺寄卖。

    有人无意买了这本书,回家细细一看,越看越是惊异,因为他在这本书里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住在朱山楼里的朱家太有钱,太太太有钱了!

    这个写书的书生,是朱家的家生

    他曾是朱家少爷的书僮,因为聪明,被朱家主看,便让他和少爷一起读书。

    朱家弟只经商不科举,但是朱家主却把他一家的卖契全都还给了他们,从此他们不再是仆。

    朱家一直钱供这个书生读书,并且还让他们一家住在朱山楼,就连他的小厮,也是朱家给的。

    当然,朱家供他读书也是有私心的,毕竟朱家现在已经没有官的了,商贾再有钱,官场上也不能没有人。

    如果没有这本书,这个书生会考上士,然后拿着朱家给的银经营自己的人脉,他或许会一路升,青云直上,成为朱家的助力,也或许官运平平,最终个六七品的父母官,但即便如此,那也是官

    可惜这一切都只是梦想。

    他在那本书里,将朱家的富可敌国展示在世人面前,那些不重样的富贵,不乏逾制。

    这本书被送到御前,太宗皇帝,也就是那位极有心机的周老二,看到这本书后,立刻令将这本书列为禁书,他不想让其他人看到这笔横财。

    锦衣卫千里迢迢,直奔闽地,他们找到朱山楼,却见那朱山楼表面看上去普普通通,没有亭台楼阁,没有飞檐斗拱,就是一座圆型的大楼,实在是看不有多么富贵。

    然而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朱山楼里已经人去楼空,朱家人显然已经得到消息,抢先一步走得净净。

    锦衣卫只能从那些不能带走的家皿上看到那传说的富贵。

    朱家人从此消失,锦衣卫能找到的,也只是朱家的旁支以及朱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