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楼 - 第29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新媳妇给婆家妹妹最常见的见面礼,只是更致更考究,但并不显刻意。

    何苒对茅蕴珍的印象不错,人和人的缘份便是如此,有的人只见一面,便有好,有的人相十几年还是相看两厌。

    小梨笑着说:“大当家太忙,可能还不知,劳大可是才女呢,如今在金陵都有很多拥趸。”

    “哦?这么厉害?”何苒来了兴趣。

    小梨从报篮里翻了翻,找几份报纸,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对何苒说:“这位署名鬼箭的,经查正是劳大。”

    何苒微笑,茅蕴珍姓茅,茅可通矛,而药里的鬼箭还有一个名字,便叫卫矛。

    何苒拿起其一篇文章看了起来,居然是抨击钱塘名士芦的文章。

    近期芦因为提让未婚人士缴纳单税一事,而名声大噪,就连何苒也亲自召见了他,而鬼箭的这篇文章则是抨击芦纳幼女为妾、枉为人师。

    言辞辛辣却不失幽默,将芦说得禽兽不如。

    何苒皱眉,这是发表在晚报上的文章,看看日期,是十天前的,当时她正在赶路,难怪没有看过。

    何苒对小梨说:“去查查这件事。”

    次日,小梨便把调查到的况告诉了何苒,虽然芦远在钱塘,但这件事并不是秘密,早就传到京城了,难怪茅蕴珍会知

    “芦本就风,他有两名侍妾都是自秦淮河,他被大当家召见之后,名气比以前更大了,接连收了五名侍妾,其一名是有些才名的清倌人,还有两名是扬州瘦,另外两个则是良家,是双胞胎,都是十一岁,他为此非常得意,特意写了一首诗,那诗里写的就是他的两名幼妾。

    他现在名气大,他的诗文很快便传扬来,京城人便是从他的诗文里知此事的。”

    何苒啪的一声拍在桌上,面沉似:“良家?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梨说:“据说有媒有娉,礼数齐全。”

    何苒冷笑:“去查一那两个幼妾的娘家,倒要看看是什么作人家把这么小的女儿送去给人妾!”

    当初她和冯撷英历时一年修订新律,其明确了女初婚年纪最小为十五岁,无论娶纳,最低年龄都是十五岁,这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民间约定俗成。

    新律是今年正月开始在江南实施的,算算日期,芦纳妾便是在正月之后。

    没过几天,这件事便被查得清清楚楚,那对真的是良家,而且还是书香门第!

    她们的父亲是个秀才,屡试不第,对芦极为推崇,有一次请芦来家饮酒,芦看到了他家的一对,称赞了几句,这位父亲留了芦在家过夜,当晚便将两个女儿送到了芦床上。

    而芦对这位便宜岳父的报答,便是在自己参与编撰的一本新书上加了他的名字。

    并且还邀请他参加四大书院举办的文会,凭他的名气,原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何苒大怒,写信给还在金陵的冯撷英,不要装死,这事都能传到京城,我就不信你会不知

    你是不是对这事包容理解,违悖律法就该惩治!

    冯撷英接到何苒的信后,一个有两个大。

    平心而论,他是不认同这事的,但是他才,芦确实有才,因此,在看到芦那首新诗之后,他便本能地忽略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何苒的这封信,令冯撷英无地自容,他想起多年前,他与何苒在晋那间简陋的书房里,对于新律争得面红耳赤。

    当时他认为男十六女十四便可,要为民间增添家劳力,保证财产后继有人,传宗接代,而对于当权者而言,早婚早育可以增,多征赋算。

    但是何苒却认为男十六女十四全都太小,不利于优生优育,战年间,十四至十六岁的少年,无论男女都存在多多少少的发育不良,为人父母尚未成,又如何生健康后代?搞不好还要一尸两命,何谈增

    为此,何苒还让人从城找来三十名少年男女,请大夫把脉检查,最后证明何苒说的是对的。

    于是在新律,法定成亲年龄便定为男十七,女十五。

    原本何苒还想定为男十八,女十六,但是他们走访时有很多百姓担心自己活不到儿女大那一天,担心成亲太晚,若是自己死了,儿女无人照顾。

    无奈之,何苒便决定暂时定为男十七女十五,待到天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民生活平有了显著提升之后,再改为男十八,女十六。

    冯撷英越想越是惭愧,大当家鞭策得对,是他忘记了初衷。

    不久之后,钱塘名士芦被杖责四十,罚银百两,劳役三年的消息便传到了京城,朝野上议论纷纷。

    与这个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那位便宜岳父,这位除了杖责四十,罚银百两,劳役三年,还被摘去了秀才功名。

    他家的另外四个女儿以及一个儿,全送到族,由族教养。

    而在江南,芦被从家带走的消息一经传,整个江南文坛全都轰动了。

    读书人自发地走上街,为芦鸣冤,更有谋论者,认为芦是被陷害了,什么幼妾,这算什么事啊,不过就是借题发挥。

    不仅是理这件事的冯撷英,就连远在京城的何苒,也因这件事受到诸多指责。

    何苒岿然不动。

    非但没有息事宁人,反而让柏彦和何雅珉加大此事的宣传力度,将这件事炒得街知巷闻。

    鬼箭女士茅蕴珍大喜过望,挥起笔杆连写几篇文章,何苒见了,索让柏彦在报纸上展开辩论,并且在京城和金陵两地发起投票。

    金陵的投票来后,可想而知,认为对置不当的占了多数,只有少分认为芦违法当惩。

    但是乎意料的却是,同样的投票,京城却与金陵完全相反。

    八成投票认为芦此举当严惩,只有两成的人,认为置不当。

    两地的晨报和晚报全都刊登了投票结果,并且还有街采访。

    说来有趣,采访一位读书人时,那位读书人义愤填膺,声嘶力歇声援芦。

    结果被问:请问你家可有女儿?

    读书人:小女刚满周岁。

    问:等她十一岁时,你可愿将她送人为妾?

    读书人:谁敢打我女儿的主意,我和他拼了!

    言必,大窘,以袖掩面仓惶离去。

    这件事闹哄哄一个多月,最后收场还是因为一名村妇。

    村妇的女儿被人拐走,找到时已是奄奄一息,没救过来,还是死了。

    小姑娘被一个老光买走,活活蹂躏而死。

    那村妇在衙门前击鼓鸣冤,以地,鲜血淋漓。

    此事一,次日的晨报上便有鬼箭的文章,将此事与芦事件相提并论,这一次,那些芦的支持者们一起变成了哑

    何苒问起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