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 第10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苏:“那你多上心。千万别学姓严的。”

    “我又不是槌。”苏多福失笑,“爹,你不知,我今天到里——”把见到副的全过程说一遍,最后就说,“人家绝没提老苏书记。像是不认识他。这怎么可能。咱们岛上一把手,肯定是市里任命的。可是他在里都不如远航一个大学生。”

    老苏不禁问:“远航大学生的份这么好使啊?”

    苏多福:“远航学校好。我决定叫咱家老大重上初。”

    “可是三年后她就二十了。”老苏摇,“还是个女娃,过两年就可以找婆家了。”

    苏多福摇:“现在跟以前不一样,现在初两年制,初毕业十九,二十一岁考大学。大学毕业才二十五。要是三年大专,才二十四。叶会计到咱们岛上二十五岁,还有俩孩,也没耽误人家把品厂起来。”

    老苏:“你想好了,就上吧。岛上有学,吃住在家里不了多少钱。到了市里上,你的工资也负担得起。考上大学就好了,国家养。”

    “现在大学政策这么好,不上大学可惜了。”苏多福嘴上这么说,心里没底,到家歇一晚,第二天就借苏远航的自行车去叶烦家。

    大队在路碰到他,叫苏多福把车还回去,以后他开手扶拖拉机过去。

    路还有其他社员,苏多福不好意思,怕他们说闲话。大队就问社员:“没意见吧?”

    大家都说没意见——厂在莲生产队,就算沾不到苏多福的光,其他大队也不敢随便欺负他们。

    大队拉着苏多福回生产队,然后换上拖拉机直奔叶烦家。

    叶烦在家洗衣服,听到声音抬,俩人熄火来了。叶烦见他俩像被天上掉来的馅饼砸到一样,笑着问:“办成了?”

    苏多福:“成了!”

    叶烦:“顺利吧?”

    “特别顺利。”苏多福说来,突然想到忘了告诉大队昨天到组织形,于是又把当时经过叙述一遍,接着又说:“人家都没问老苏书记近来如何。叶会计,我决定叫我大女儿读初。”

    叶烦诧异:“你家以前条件不差啊。怎么没上初?”

    这事大队:“以前他家况特殊,他女儿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被人欺负。本来以为到初,可初不光有我们生产队的,还有别的生产队的,见她老实也她。初好像就上半学期吧?”

    苏多福:“上一个月。现在应该没人敢欺负她。”

    叶烦:“那就读啊。她离开学校几年了吧?不如最近把她安排去,先适应一学习氛围,到秋再叫她上初一?”

    一学期上一半,或者突然想上就去的况在岛上比比皆是。也有今天开开心心上课,睡一夜不想上了就不去了的。父母觉着学习成绩一半,勉上学晔考不上大学。压忘了万一考的都会,能考上专呢。

    好比副团的儿小山,谁能想到他能考上啊。连最支持他的刘桂好儿再来三次的准备。

    还有山西大队那个,吊车尾农大。前些天给家里来信说他是他们系的孙山。

    苏多福:“我也是这样想的。”

    叶烦看向大队:“你孙也不小了吧?”

    大队叹气:“真不是读书的料。我打算叫他学木匠,也学不好的话,就叫他跟我打鱼地。”看到压井边的衣服,“叶会计,你忙吧。”

    叶烦:“等一,我早两天了解到蜂养一段时间就会现一个蜂王,一个蜂箱只有一个蜂王,有了新蜂王就必须分箱,可是分多了这边又没那么多,所以问问你孙想不想养蜂,你那边离这边远,蜂飞不到这边枪源,山西大队养蜂的人应该愿意带他。”

    “我回去问问。”莲大队队到家就问孙要不要养蜂。

    养蜂听起来好玩,大队就要去山西大队看看。

    最近在河边的油菜开了,养蜂人很忙,因为天产卵,蜂吃得好,几天就要看一次要不要分箱。养蜂的社员正愁分来怎么办,莲大队队带着孙到了。

    大队学养蜂,养蜂社员想都没想就同意把分来的蜂送他。

    养蜂人要是家里有车,可以跟着期走。可惜没车,他只能在田间地河边转悠。幸好今年岛上鲜遍地,夏有荷,秋有秋冬有梅,所以寒冬腊月都无需用糖给蜂续命——赶上天冬天也可以去采,因为岛上冬天午二十几度很常见。

    养蜂好学,前提不怕蜇。

    莲大队队初生犊不怕虎,何况小小一只蜂。

    四月旬,大队和孙就把分蜂搬去莲生产队。刚开始半个月,蜂不习惯,没多少。等蜂熟悉周围环境,蜂箱里现新蜂王。

    幸好他们利用这段时间了几个箱。大队陪孙顺利分箱,看着两箱变四箱很有成就。就在这个时候听到有人喊:“大队,收鸭!”

    蜂箱无需专人看守,大队叫孙回家拿,他去生产队开车。

    第一次卖鸭社员心存疑,所以所有人都过去盯着服装厂的人过称。两次之后觉跟卖海味一样,不得闲的社员就在自己袋个记号,叫邻居捎过去。

    去的人不多,大队来回四次就把鸭和人送到菜市场。

    苏多福和一位服装厂职工在外面过称验,叶烦和纳讨价还价。叶烦最近叫苏多福打听一羽绒服价格。叶烦又问刘桂一只鸭有几两,然后仔细算算,结果发现服装厂赚太多,叶烦不涨价都觉自己是冤大,就叫纳涨一块。

    纳摇:“我们给的价格不低。何况车和运输车都是我们自己租的。”

    叶烦轻笑一声:“你是不是忘了我是会计?”

    纳奇怪她为什么这么问。

    叶烦:“帮你们算过,一只鸭这个钱还有的赚。”在纸上写个“4”,“我说的是一只,不是一斤鸭。”

    纳脸微变,“你——你去过我们厂?”

    叶烦摇:“我去过杭城的百货商店。商店里有你们厂的羽绒被。我去掉工人工资、面料、路费,以及晾晒洗的一切费用,你们照这个价收也有得赚。渔民海辛苦又凶险,存不容易,再涨。”

    “真不行!”

    叶烦继续商量:“要不回去问问厂?咱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家。你们厂赚了钱要上吧?上面用这个钱嘛?除了养兵和科研,还不是用在人民群众上?比如清理河,铺路修桥,办学校,建医院?老百姓富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少了,反而能节省公共资源。不是吗?”

    纳好气又好笑:“我们是申城人。就算惠民,民也是申城人民群众。”

    叶烦收起笑容:“确定不涨?”

    “你还想登报告诉大家,一只鸭可以卖到四块钱?”

    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