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半书2 - 第9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完)

    &esp;&esp;第12章 附录1:唐史小

    &esp;&esp;本书《鹳雀楼》有一节,写到皇帝李隆基要提边将张守珪,被宰相张九龄拒绝。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提一个官员,皇帝说了不算?难宰相得帅,就可以挑战天的权威吗?

    &esp;&esp;我们普遍观认为封建帝王能一人独断国家大事,其实是一误解。在钱穆先生的《国历代政治得失》有阐述:“皇权”与“相权”之划分,这是国政治史上的大题目。没有经过书省、门省两大机构盖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的命令,在唐朝是违法的,不能为级机关所承认。

    &esp;&esp;在汉、唐、宋等朝代,皇帝与宰相是分权的,君权和相权是互为掣肘的,在重要的人事任免上,皇帝必须和宰相商量,然后通过庞大有序的国家机推行去。即便天制手段,也会行不通,会留隐患。直至lt;a href= tart=_bnkgt;宋朝时仍有“事不书,是为政”的说法。更何况在盛唐这一政治开明的朝代,天拿政事来问宰相,结果被拒绝,更不足为奇。看到这里,亲们有没有觉得传统文化的一些设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科学?

    &esp;&esp;当然了,惹恼皇帝的后果也很严重。《桃源行》里张九龄坐了一个时辰,你可能会说,那个时候又没有wifi,坐一个小时候太无聊,这么想就错了……“不能久坐”并不是装酷,因为当时没有椅,只能坐在地上、榻上。如果你想舒服一坐着,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坐法是不正式、不礼貌的,被称为“胡坐”,只能在私场合、很熟悉的朋友之间偷个懒;有风度的坐法,特别是在君臣议事等正式场合里,包括皇帝在,大家全都是屈膝向前正襟危坐——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跪。张九龄“坐”了一个时辰,就是跪了两个小时。

    &esp;&esp;小说节固然是虚构的,许多细节倒也真有其事。比如《旧唐书》记载:“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就是说,每次遇到推荐级官员,皇帝都会问:“风度比得上张九龄吗?”陛没问才学、能力、资历,问的是风度——这个问法其实颇为蓄,皇帝陛就差没直接问“形象气质有张九龄养吗?”……皇帝选探要看脸,选宰相也要看脸,颜控推动历史,是这样吗?皇帝也是碎了心。《开元天宝遗事》则记载:“帝见张九龄,风威秀整,异于众僚。谓左右曰:‘朕每见九龄,使我神顿生。’”就是说,皇帝上朝时一望去,大殿里的文武百官,只见张九龄风姿秀,又不失气度威仪,是那样的与众不同,鹤立群,于是陛对左右的人说:“每次看到张卿,我瞌睡也没了,整个人都来劲了。”

    &esp;&esp;《旧唐书》又说:“故事皆搢笏於带,而后乘,九龄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就是说,照惯例,官员们都把笏板(一官员们上朝时用来记录备忘的工,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随ipad)挂在上然后骑回家,这法有两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是不太观,想想一个帅哥姿笔直地骑着白,一块ipad挂在腰上,多少会影响气质;第二个小问题是重量,五品以上官员们的笏板是用象牙的,有一定重量,挂在上行动沉甸甸的,骑也不方便。

    &esp;&esp;到了张九龄这儿,他不挂在腰上,让仆人在旁边拿着,还用布袋装好,雅观的同时还好了保密工作(万一笏板上有记录天旨意的文字,在大街上被谁不小心看到了呢),这个细节既优雅,又严谨。玄宗时代“曲江风度”已经成了选才任人的标准之一(古人常用籍贯称人,曲江是张九龄的籍贯,也是张九龄的代称),所以,作为风度标杆和大唐形象代言的张男神这么一,文武百官们纷纷模仿,很快推广开来,都不往腰上挂ipad了。

    &esp;&esp;关于张九龄发明“笏”(相当于现在的ipad包)的初衷,也有两说法,一传很广的说法,说他主要是为了风度优雅,才这么一个东西。另一说法则是正史的记载,其实是因为张九龄弱,笏板挂在腰上没办法骑,才有了背上的“笏”这发明。

    &esp;&esp;第13章 附录2:唐诗朋友圈

    &esp;&esp;唐朝诗人行互相表白“唱和”的风气,就像现在微博朋友圈里互相一样,这在当时是一文化现象。李白、王维、王昌龄、贺知章……这些大诗人都是圈的活跃人

    &esp;&esp;作为文坛领袖和诗人宰相,写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就被当时很多同僚和诗人表白过。

    &esp;&esp;比如张九龄的老对手李林甫,在一开始仍然存了拉拢的幻想,也给他写过诗。李林甫是有名的相,没有,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没有文化,他以怀念几个旧同事的名义,作了一首诗张九龄,客观地说这首诗写得还是不错的,李林甫说:“常时陪宴语,今夕恨相望。愿论,清晨朝建章。”大意是说,回忆起以前大家的声笑语,今夜却只能远远地怅望,希望能聆听亲的论,清晨一起把臂上朝。张九龄也很快回复了,回诗的名字很,叫《和吏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后行之戏因命仆继作》,也悠然回忆了那几个同事,但是重在这几句话:“光逐华满,镜摇。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大意是说,月光追逐着,月影在,使我的心也随之漾,大家在同一时间看到同样的景,但所行之路却并不相同。这个拒绝非常文雅有风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