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好时光 - (24)家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钧野原本是想窝在府里歇上一日的,怎奈叁五个狐朋狗友执意来拉他去看打球,说得天坠,非去不可。他还没来得及推辞,赵夫人便早早撂一句:“你在家也只是碍手碍脚,去走走也好。”话音一落,便叫人将他“请”了去。

    话虽如此,赵夫人自己都觉得有些稀奇。往常是叫也叫不回来,今儿个他居然像只安静的猫窝在院里,倒叫她心里起了几分狐疑与欣织的滋味。

    院人手忙脚地动了起来,趁着晴好天气,将屋里屋外都翻拣整理一遍。帘幕换了,簟褥晒了,角落里的沉箱也一一打开来,将换季衣裳一件件地拿来晾晒陈风。

    舒言本就不大好,又因前几日戏楼之事惊了心神,才走了几趟院便有些支撑不住。温钧珩心疼妻,赵夫人自然不好多使唤,便由蕙宁挑了大梁,一一张罗着各院的安排。

    檀云从书房那边回来,小心问:“叁爷的书房要不要一并归拢?里有几似乎久未翻动,柜积了些尘。”

    蕙宁手正翻着一本账簿,闻言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其一页了朱笔标记的地方,抬:“那是叁爷的屋,书房摆设向来讲究,还是别随意更动。回等他回来,自己看着办,咱们别多手。”说完便将账簿合上,抱在怀里,径自往赵夫人屋里去了。

    赵夫人正靠在榻上歇息,手边一盏茶冒着细细气。见她来,笑,调侃:“你这孩,都累了一天了,怎么不去歇着?跑我这来什么?我让人给你斟了茶。”

    蕙宁笑了笑,坐在她侧,语气却比寻常更为郑重:“娘亲,我有一件事,想与您商量商量。”

    赵夫人见她神认真,手还抱着账本,不由得坐直了些,放茶盏问:“你说,是何事?”

    蕙宁将账本摊开,翻到事先了记号的一页,说:“儿媳着您吩咐,看了账簿。见两个弟妹如今都在书院读书,心想着,不如在府里设一家塾,请几位先生回来,让弟妹在家读书,不知娘亲意如何?”

    赵夫人听得一愣,嘴角笑意淡了些:“家塾?”

    “是。”蕙宁眸沉静如,“儿媳细看了几年的账目,仅仅弟妹两人外求学,一年来便去将近百两纹银。”

    “百两?”赵夫人微挑眉,似是有些吃惊。

    蕙宁,语气从容:“匹、车夫工钱、衣更替,再加上随行人的叁餐五事,全都是细碎却堆积如山的开销。”

    她低轻轻笑着,谦顺温婉:“我知国公府家底殷实,百两银对咱们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账本上不过是一笔朱砂勾过的数目,可若细细思量——去年外公修西郊的别院,半年不过才二叁十两;我那陪嫁的田,一年租也不过四五十两。不可怕,可怕的是得没有声响。”

    赵夫人轻抿一茶,神渐渐转为凝重。

    “弟妹每日车仆从、衣着行,虽说是为了读书求学,可旁人看在里,不过是‘靖国公府阔绰’的虚名。”蕙宁语调平缓,“不如将银用在刀刃上,设个家塾,不仅弟妹可在家安心读书,也便于爹娘亲自过问,督教学问品行。”

    赵夫人听得神,沉片刻,却仍有顾虑:“我这个人糙惯了,不大懂你们这些读书人的理。只是……这设家塾一事,说是好,可若被圣上知晓,会不会惹个僭越的罪名?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蕙宁娓娓来,声音柔而不弱:“儿媳是这样想的,设立家塾,最要的是能使弟弟妹妹得益。寒暑替,书院来回奔波,不免风霜侵,如今年纪尚小,若真落,岂不是因小失大?而若请夫府讲学,不仅安心,学业成效也必胜于外。”

    她顿了顿,眉温柔如,却透一丝笃定:“其二,便是开支之事。娘亲阅账多年,自知这笔银虽不显山,年年累积,也不是个小数目。若统一置办文房用,由采买,自能防止有人饱私。且弟妹日后学业渐重,这等小事难免渐增,若不从上理顺,久而久之,怕要生旁枝。”

    赵夫人听到此,已连连,正要开,却见蕙宁神微敛,又继续:“其叁,便是大局之虑。儿媳近日从外祖那里得知,如今圣上心对国公府仍存几分疑虑,多是因父亲掌兵太重,兵调度极,自然忌惮。”

    她语声不,却句句清晰:“既如此,儿媳斗胆建议,不如将一旧校场稍作改整,改作书斋与家塾之地,名为教书育人,实则也暗寓主动削兵。将护院几位识字的老人充作塾丁、杂役,既可用现成之人,又不见兵力铺张,圣上若得风声,自然也可见父亲有‘弃武从文’之意。”

    “再则,家塾若有弟,父亲可命人将其名册、课卷呈送国监,由圣上亲加甄选。如此,不但输送人才,也隐然表明,此英才皆属朝廷教化,不涉咱们私意。既避猜忌,又不落声名,可谓退皆宜。”

    赵夫人望着她,渐生满意。

    “此外,儿媳还有一思。弟妹年岁渐,将来婚嫁必是一桩等大事。娘亲为嫡母,自要费尽心思寻一良。可若府家塾建成,自有旁家贵胄愿送弟前来就学,往来之间熟识人,哪日要择亲,自能从择贤拣良,便省去四打听、凭空猜度的烦忧了。”

    她说完,语声一止,静候回音。

    赵夫人原本只当她提议家塾是为减支、方便,却不曾料她连圣上心思、朝局趋向、人脉积累都盘算。这般一席话,说得理并举,退得当,直叫她心暗暗赞叹。

    她伸手握住蕙宁的手,低声唏嘘:“真是难为你想得这般周全。我这辈的,倒似你不及了。”又笑一叹:“你放心,这事我今晚便同你爹说上一说。若是他也,我们立刻着手去办。”

    蕙宁轻轻颔首:“娘亲若是允了,儿媳可替您去访贤择师,早早张罗起来。”

    赵夫人笑了,眉舒展:“自是信得过的。你外公又是典选台大提举,哪还怕找不到好先生?”她说到这儿,忽而眯起,半嗔半笑:“倒是钧野,也该让他收收心,别成天只知舞刀剑。若是家塾成了,我便叫他也一起去听听课,省得一天天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

    赵夫人虽已应允,终究还是要回去与温如飞商议,但无论如何,若此事真成了,最后持张罗的,定然还是落在蕙宁上。

    从夫人院里来,檀云陪着她走在回廊,见她一脸倦,终于忍不住轻声劝:“姑娘今日已是极累了,为何还要把这样的大事揽在上?这不是自讨辛苦么?”

    蕙宁手指轻拂过朱漆的廊,指腹上那微凉的木纹,像是顺着心里的某绪轻轻落。她微笑着,叹了:“到底我已经是国公府的媳妇儿了,婆母待我厚,我若凡事袖手旁观,难免寒了她的心。再说了,国公府若好,我才能安稳过日;若是府里风雨来,我们的日也不会太平。”

    檀云听了虽觉有理,却仍难掩心疼:“可到底是让您吃苦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