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枝春 - 第4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秀亦步亦趋,跟在朝华后。

    看着独当一面的模样,她愈加低了,反而有亲戚们说:“永秀大了,以往就数她最玩,今儿倒是半步也不离开她。”

    朝华侧看了永秀,依旧持着笑意,转大大方方对各位夫人们:“永秀也快要十五了,将要及笄,自然就稳重了。”

    永秀倏地抬,猝不及防震惊之,百灵赶上茶遮掩过去。

    这回大宴,姻亲们来的十分齐全,听到朝华说永秀将要十五,彼此互望一,心里都明白过来。

    这是家主母病着,女主事,她自己亲事艰难,反而在替妹妹谋划呢。

    楚氏刚替老夫人招待完了族的老妯娌们,门听到这句,笑着接:“可不是,过些日永秀的笄礼,还要请各位来观礼。”

    并不因永秀庶,就把笄礼糊过去。

    既然提起这一茬,来的亲戚们自也得送些礼给永秀,永秀一一行礼谢,在呆了好一会儿,等前面摆开宴,她这才能歇气。

    百灵扶着她坐到山廊边的,从荷包里取个小瓷瓶,倒枚仁丹送到永秀:“方才好险,姑娘差一儿就来了。”

    永秀咬开仁丹,上薄荷味直冲鼻尖:“我知,只是……”只是没想到竟一儿也不记恨她。

    百灵叹了气:“姑娘如今既都明白了,那也别再别扭了,六姑娘的例就在前摆着。想想六姑娘打小都没见过二老爷几回,咱们老爷总是疼姑娘的!”

    永秀轻轻,往后就各归各边,姨娘那边她也不会丢,爹和嫡母也一样要孝敬。

    永秀咬咬:“等回去了,你去问甘棠讨几个来罢。”也问问嫡母喜什么,她好亲手了送去。

    百灵喜笑颜开:“诶!”可算是好了,姑娘可总算是想通了!

    朝华也在等前面摆宴,等客人们都了席,她看了令舒。

    令舒浅气儿,跟朝华到梢间,让丫守在门,鬼鬼崇崇的样让朝华看了就想笑:“你这样一看就是在作贼。”

    令舒气得脸上微红:“我是在替谁作贼?”说着咽了唾沫,“都办好了。”

    她打小就没少使唤两个弟弟,用他俩用得极为顺手。

    两兄弟又都还是淘气玩闹的年纪,爹娘都天皇帝远的,胆就更大了。

    一说要让他们俩留住沈聿,容修笑:“四放心罢,不用咱们留他,楚六哥正留他呢。”

    沈聿收到了请柬当然要来。

    他误以为容寅是杀父仇人,呆在容家那段时间,容三爷待他如侄,而他少不了有虚与委蛇的时候。

    如今容家三房有喜事,他自然要到场恭贺,以全其

    回帖送去,就将容家送来的彩盘了一遍,挑些黄金让白菘到山金店兑换了银。休沐日时,他亲自山,到砚斋挑了一方端砚。

    沈聿知容家必有许多亲戚朋友送上名贵礼,但这方砚已是他手能拿来最合适的礼了。

    白菘哀声叹气:“公!好容易容家又把东西送回来,咱们可算不愁上京的盘缠钱了,这一手又了大半!”

    已是数米而炊,还这样用,省闱之后如何上京城啊。

    沈聿看两个书僮一脸打细算的模样,对他们:“省闱得名,书院会送考。”不仅送考,落脚地也是京城的余杭商会。

    余杭富庶,商会会馆吃住都不差。

    白菘芦菔一听,脸都泛起来光来,终于不再念叨家计艰难,公还把余的几十个铜板给了他们,让他们切加餐。

    楚六上回已经问过沈聿为何对容家三房的事这样开心,沈聿当时答:“容世叔甚是厚待我,他有了嗣,我自然兴。”

    这回他见沈聿上心,也不再多问,只是玩笑:“你送这方砚台,倒不如把你用过的笔送几枝去。”

    如今书院上都知有个妙笔生的沈聿。

    万松书院“天、地、玄、黄”分班,沈聿一个月只上了五天学,就被分到了天字班。

    有好些黄班的学生找到楚六,想托楚六偷拿几支沈聿用过的笔给他们。

    余杭城学风盛行,学们考试之前去各个寺庙拜香散心求考试顺利都是寻常事,年年考前寺庙里的文昌殿前都满了考生。

    一样是求顺利,这些人便想要一支沈聿用过的笔。

    楚六实在觉得好笑,被他们缠不过,对他们:“沈兄对笔看得极严,数着数的用呢。”

    越难拿的,反而越多人想要。

    沈聿发现自己常常找不见笔,脆就在书桌右上角贴了张小白条“金不换,笔换。”

    最便宜的那一文钱一支,读书人称这笔为“金不换”,沈聿自小到大用的都是这一文一支的金不换。

    贴上这张条之后,他桌上不仅不少笔,有时还会多几支来,写字时再也不会没笔用了。

    别人都换笔,楚六先还浑不在意,他差的是笔吗?是沈兄一日一日的苦功。

    他自觉如今已经算是刻苦用功,连原先的朋友们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

    等见过沈聿是怎么读书的,才知自己的用功不过是锦绣公哥儿们的“用功”,也用自己的笔换了支沈聿的笔。

    沈聿看着那只玉狼毫,直言:“楚兄这只太贵了。”

    “那你就多给我几支,越秃的越好!”他把沈聿那些写秃了的笔整排挂在书桌前,想偷懒的时候就看一

    还真的一天比一天学得更久更晚,苦读了小半个月。

    家里带去的蜡烛一消耗得快了,书僮回去取蜡烛。祖母母亲听说他天天灯熬蜡的读书,一气儿送上山一箱蜡烛,还抬了七八只攒盒上山来。

    事的一样样说:“这是老太太给的人参,这是老太爷赏的笔墨,这是大夫人给参须参叶茶,这是二夫人预备的参膏……”

    臊得楚六面红耳赤,发起公哥的脾气来,除了蜡烛一概都不要。

    “回去回去!全拿回去!”

    丢了这么大的脸,楚六放假也不想回家,拉上沈聿来赴宴散心。

    沈聿:“已经过贺了,此时回去还能夜读。”

    ……

    “沈兄,你就当是让我歇气成不成?”说不定宴上还能看见三妹妹!

    楚六竭力劝说:“容家这宅是好几代传来的,园那座打唱台就连我们家都没有。”

    世人都说楚家的半湖画舫多么富贵奢华,其实容家只是不显摆来,不像画舫湖,人人皆知。

    “那垂檐全都镂金错彩,四面镂雕的《八仙过海》《仪献寿》《穆桂英挂帅》……容家极少开宴,就是我也没见过几回,沈兄来都来了,岂能不饱饱福?”

    沈聿不为所动。

    楚六继续说:“两面廊,一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