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 第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李适一都不担心,到现在崇祯还没有叫人把自己拉去杖毙,那么这颗脑袋目前看起来保住了。

    “难这衮衮诸公就容不得我说句话,什么叫大放厥词,难有人能救援开封?如果有人站来保证他能保住开封,可以立刻将我狱。”

    李适此话一,刚才还喊打喊杀的大臣立闭上了嘴

    谁不知现在河南成了一锅粥,要是站来最后开封不保,那估计得掉脑袋,风险太大,实在是不划算。

    李适继续说

    “扰朝堂,更是无稽之谈。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难就不能为国献策。”

    “还有攻击同僚,我更是不能认可。今年的松山之战,朱仙镇之战,皆以我军大败而归,难这不是朝堂诸公的责任,难还不能让人说两句。”

    说到这两次大战的失败,本来都是把锅甩给兵尚书陈新甲和崇祯皇帝的,现在这个李适居然说是他们的责任,士可忍孰不可忍,必须弹劾他。

    于是一众人又来弹劾李适。

    李适是崇祯十三年的榜,授予翰林院编修的官职。

    开玩笑现在的翰林院都是熬资历养老的闲散衙门,本没有什么渎职,贪污受贿的可能。

    就算刚才大言不惭,这不都还在辩解吗。

    不过崇祯皇帝却是对李适多了一丝好,本来这两次大战役的失败,已经有人开始说是皇帝急功近利才导致的失败。

    现在居然有大臣公开站来帮自己甩锅,果然是忠臣,那诏狱也不用了。

    见大家开始吵闹起来,崇祯顿时不悦。建言献策一个个装聋作哑,弹劾攻击他人一个个却是生猛如虎。

    “安静,全安静来,谁再吵闹,就将谁赶朝堂。”

    崇祯此话一说大家立刻安静来。

    首辅周延儒知自己必须站来说话了,又要应对皇上,还要安抚面的小弟。别看首辅一人之万人之上,但是很累的好吧。

    “李适,你刚才说你要为国献策,我等现在就要知你的方略。如果是有用之法,我们便可以商议。如果你只是侃侃而谈,那今天非要定你一个大放厥词,扰朝堂之罪。”

    说到这里周延儒加重了语气,

    “朝堂是商议国家大事的,不是用来沽名卖直的地方。”

    周延儒这话很明显就是针对李适的,谁让李适如此没有规矩呢。

    李适心里知必须要说有用的东西了,不然就得被其他人攻击,还有崇祯皇帝估计也得轻视自己。

    “现如今忧外患,国库空虚,就算筹措银两,也只是杯车薪。”

    “更加上现在没有任何军队可以救援开封,就算勉用饷银驱动军队,那有什么战力,不过是再现一次朱仙镇之战而已。”

    李适此话一说众大臣顿时再次喧哗起来,不过周延儒率先挖坑说

    “难看开封失陷,要知开封城里可是有我大明的周王。”

    李适知这个老给自己挖坑了,果然说到周王,崇祯的脸再次来。

    要是周王再被杀,那么老朱家的脸那就丢尽了,同时天的藩王就会怀疑崇祯的能力。

    但是李适知开封是必死之局,现在是外无援军,无军饷,怎么救开封。

    左良玉早就一路逃到了江边上去了,更何况现在的左良玉是一都不可靠。

    而孙传才被启用没有几个月,哪里来的战力。

    “周王一系饮黄河之两百余年,现在正是为国尽忠的时候。不是朝廷不救开封,是朝廷已经尽力了。”

    “就算我大明皇帝遇到此等况,也得天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国朝养仕三百年,面对如此局面,如果事不可为,臣愿意以殉国。”

    “大明在,臣在。大明不在,臣亦不在。”

    周延儒脸铁青,这个李适居然如此刚烈,也十分巧妙避开了周王的问题。

    但是自己为首辅也不能不表示一,于是周延儒向崇祯皇帝行礼

    “臣也愿意和大明共存亡。”

    其他大臣顿时反应过来,不能不表示一啊,象征的表示愿意和大明共存亡。

    心里却是大骂李适这个乌鸦嘴,你要死就安安静静去死,不要拉上我们啊。

    我们还要为国尽忠,造福百姓啊。至于是哪个国,重要吗!

    崇祯再次满意的看了一李适,在他的上好像看到了卢象升,杨嗣昌的影

    不过虽然气节忠心没有问题,但是能力嘛看起来好像不行啊。

    崇祯的心里只有叹息和无助。

    崇祯也知大明大厦将倾了,特别是今年的松锦之战和朱仙镇之战,对崇祯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李适的一句“我大明皇帝,天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彻底戳到了崇祯的心窝,此时崇祯突然大哭起来,

    “就算是气数,人力也可以补救啊。这么多年了,补救有什么用啊?难真的是朕的失德所致,这都是朕的错啊。”

    自然灾害的规律

    一众大臣见崇祯皇帝都开始大哭起来,也开始装模作样的哭泣。

    唯有李适昂首,面的看着崇祯,两鬓都有些许白发,他真的太难了。

    也许他这个皇帝当得不称职,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他真的努力了。勤于政事,生活简朴,不喜好酒

    最后更是自尽吊死在煤山,是我们汉人古代王朝最后的气节。

    李适气,大声说

    “陛不可气馁,时局还没有达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也不是陛失德所致的,更不是陛的错。”

    李适话音刚落,崇祯就好像溺之人抓到最后的稻草,赶抹掉泪,快步走殿。

    由于过于激动,途差摔倒,赶抓住李适的双臂,满希望的问

    “李卿有何可以教朕?”

    其他大臣面各异,有的羡慕嫉妒恨,此人这么快便讨得皇帝心,看来升官发财近在前。

    有的面笑意等着看笑话,大明已经病膏肓,连我们这等擎天石都毫无办法。你一个刚官场的小白就敢如此妄言,等皇帝反应过来还不把你拉去杖毙。

    李适咳嗽一声,整理了一思路。这还是先要把崇祯给舒服,才有被重用的机会,才能真正有机会拯救大明。

    “陛自从继位以来勤于政事,生活简朴,不喜好酒理说此等作为必是兴之主,但是为何不如何补救都无济于事。”

    这话也确实说到崇祯的心坎里面去了,这也是崇祯想知的问题。

    其他大臣有觉得有理的,但更多却是嗤之以鼻,兴之主?明明就是刚愎自用,急功近利,毫无担当。。。

    只见李适环顾四周继续说

    “不知诸位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