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次 - (祝遇篇)关于友情的二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朋友有了对象,是一什么样的觉呢?其实祝遇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觉是复杂的。她知,如果自己是一个心足够豁达、如同小说那些自带光环的主角,就该毫无杂念地去祝福她。然而,她也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且不说苏确蘅的对象是谁,是否会让祝遇对她产生鄙视,单是苏确蘅有了对象这个事实,就已经宣告了一件事——从此以后,她们再也不是最好的朋友了。因为从这一刻起,苏确蘅的生活有了一个人替了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似乎存在一误解,认为和友是两。在祝遇看来,这想法其实无意了他们扭曲的价值观——他们似乎觉得,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人可以不是自己最契合的灵魂伴侣。这听起来着实是令人不寒而栗。

    但偏偏持这的人还不少,尤其是那些明明忍受着别差异带来的思维模式不同、却还要凑在一起的异恋beta。如果坡一,这些人说不定还能接受“分离”这观念。

    而祝遇,虽然心不算小说主角那绝对光明,但也绝不算黑暗,她还是祝福苏确蘅能找到那个能取代自己位置的人。不然,她就觉得苏确蘅和那些倒霉的异恋beta一样,陷了一尴尬而矛盾的关系里。

    祝遇认为,从来都是友集,是友等形式,现实似乎也确实如此——试想一,如果你问一对的一个人:“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对方回答是恋人,那么她的恋人可能会甜一笑,觉得这是的荣耀;但反过来,如果你问一对亲密朋友的一个人:“你的恋人是谁?”对方回答是朋友,那么她的朋友大概率会瞪大睛,一脸震惊:“你对我有什么企图?”

    朋友之间能一起的事,比如一起玩乐、一起学习、一起成,这些都可以和恋人一起完成。然而,恋人之间能的事,比如亲密行为,能和朋友一起吗?

    有时祝遇不得不承认,从某程度上来说,越是原始的,往往越牢固。最原始的是亲,血缘纽带是天然的、难以割舍的羁绊;其次是,它能给大脑带来无可比拟的多胺,这是造主刻在人类骨里的,目的是为了引人类去繁衍后代;而友,是最次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个之间的协作而逐渐发展来的一,是一相对级的,同时也最为脆弱。

    在祝遇的现实世界里,况也确实如此。尽互联网上好像人人都有“兄弟”和“妹”,影视剧里也在不厌其烦地刻画着人们的友,但在现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早已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

    小时候,祝遇去妈妈祝和安的单位玩时,发现那里总是有一群笑的、还会互相分小零的叔叔阿姨们,幼年的祝遇一直以为他们是“好朋友”,因为在她幼稚的认知里,只有好朋友才会一起笑得那么开心。可到祝遇十几岁的时候,祝和安才告诉她,他们很多人都过在领导面前告彼此的状的事

    祝遇曾经问祝和安:“你有朋友吗?”

    祝和安回答说:“你爸,算吗?”

    “除了爸爸呢?”

    祝和安回答:“那只有酒朋友了。人大后,就很难再有小时候那纯粹的朋友了。成年人之间,总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要着面生活。”最后,她还补充了一句:“你要趁着,好好珍惜朋友啊。”

    这听起来真是件令人悲哀的事。友仿佛是一个无法重置的沙漏,祝遇唯一能的,就是在旁边看着它在结束时,最后一粒沙漏完,最终只剩一些酒朋友,像雨后稀疏的珠一样散落在生活的角落。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失去了友,不是还有嘛?仿佛成年后,就被以旧换新了,你可能会逐渐失去一些朋友,但同时却获得了新的许可——,不是吗?

    然而,祝遇对自己的毫无期待。

    严格来说,如果祝遇是个“正常人”,她也不至于如此绝望。从外貌上看,祝遇得还算不错,肤白白,圆圆的脸睛虽不大,但笑起来就像弯弯的月牙,十分可。从家条件来看,祝遇家是双医生家,虽然没有苏确蘅父母在大厂工作那么薪,但生活平也还算不错。她的学习成绩也好的。至于格嘛……虽然算不上特别讨人喜,但也绝不是人见人厌。总之,还没到连找对象都难如登天的地步。

    但很遗憾,她并不是一个“正常人”。她属于少数群,而少数群,顾名思义,就是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少数。在通常的规律,alpha与oga相互引,beta与异beta相互引,而那些不符合这规律的,就被归为少数。祝遇对异beta毫无兴趣,她只喜,确切地说是同beta。她对alpha和oga兴趣不大,她觉得信息素很

    对于少数群来说,寻找对象就像将几粒石一片浩瀚的湖泊,彼此之间能够相遇的概率本就很小,更别提能的火

    其实,作为少数群,受到影响的远不止是恋生活,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女孩们聚在一起时,最喜的话题往往是,毕竟女孩们的通常都比较细腻丰富。然而,祝遇对她们津津乐的那些alpha与oga之间的甜,或者男女beta之间的浪漫故事,实在提不起太多兴趣。当然,如果是女alpha和女oga之间的故事,她还能接受,毕竟从外表上和两个beta女没有区别,而且隔着屏幕闻不到那令人的信息素,虽然她已经对此有了条件反的反

    但祝遇也无可奈何,只能勉凑合。古往今来,无数人通过文学、影视等方式发自己的声音,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可这些故事里,却很难找到属于她的位置。

    因为和别人没有太多共同语言,祝遇的朋友很少。直到现在,她最好的朋友依然是苏确蘅,而她们是在幼儿园就认识的。

    在小学时,祝遇也结识了不少朋友,那时的祝遇还没有友困难,毕竟年龄越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小,或者即使有差异,小孩也往往察觉不到。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那些朋友一个个逐渐离她而去,有的是因为距离,有的是因为恋,还有一些是因为各各样的原因。但却再也没有过新的朋友。

    祝遇渐渐明白,对她而言,朋友似乎是一度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减少,很难再增加。一方面,现实因素使然,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友基本都会逐渐稀薄;另一方面,也因为她自己确实不是那善于友的人。

    到最后,祝遇的朋友只剩了苏确蘅一个。

    很遗憾,祝遇在十四岁那年发现,苏确蘅也开始变得有些奇怪了。她开始沉迷于各alpha与oga的故事,从书籍到电影、电视剧,还总是拉着祝遇一起讨论。某程度上,祝遇甚至有些庆幸苏确蘅只对女alpha和女oga的兴趣,否则她实在没有兴趣继续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