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木质沉重,晚年愁绪萦怀,悲极痛极,所见之景自然萧瑟无比。”
元稹也是:“叶轻盈,木沉重,落木又与‘萧萧’之拟声对上,
作诗匠心独
,真乃神人也!”
【我们可以联系一册的《说木叶》来帮助理解。林庚先生在《说木叶》
对树叶、木叶、落木等意象作了详细分析。他认为,树叶给人的
觉是饱满绵密的;木叶
觉
燥,给人以疏朗、飘零之
;落木呢,连‘叶’的一
绵密之意也洗尽了,显得更空阔。
同时,木不仅会让我们联想到树,也会联想到颜
,是微黄的。这是典型的秋景,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猛烈的疾风之
,千山万壑木叶尽数脱落,萧萧的风
木叶声响在耳畔,
其
的老杜心
是何等悲凉啊!】
元稹忍不住了:“摇落知宋玉悲,杜工
简直要把悲秋的意味渲染到极致了。”
“万方多难此登临,老杜忧国忧民,后来所作诸篇,都太苦了啊!”白居易叹了气,
地为这位伟大的诗人
伤。
北宋。
黄在作诗上祖法杜甫,前些日
刚得了一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
月分明。”友人赞誉颇
,黄
也颇为自得:“所谓一
灵丹,妙语自成,老杜的诗真是个宝啊!”
【北宋诗人黄也有一句诗写到落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
月分明。充分说明了落木的空阔。黄
是江西诗派,学习杜甫,这句的渊源可能正在《登
》。】
秦观听罢打趣:“我便说你这句袭自老杜,被后辈看
来了吧!”
黄半
不怵:“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不有来
,盖后人读书少,反认为二人自作此语,我这叫取古人陈言
于翰墨,
铁成金,夺胎换骨!”
秦观:……
第一次见把抄袭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南宋。
评论家罗大经自被弹劾罢官之后就无意仕途,一直闭门著书,他博览群书,对唐宋诗文颇有研究,听到镜的讲述连连
:“这《说木叶》的分析倒是不错,对诗文
常见意象予以辨析,则更易助人解诗。”
家人:“你日日关在书斋,不也是在解诗吗?”
“略有不同,”他摇摇,忽然
,“不过这倒是一个思路,诗文意象颇多,我也可解说一二。”
他脑一转,已经有了《说落红》、《说山月》等一连串名字,多写些评论文章,他以后也能以文名世吧!
【不尽江
来。诗人给予
江前后两个修饰语——不尽、
。不尽,说明
江浩浩汤汤汹涌而
;
,又渲染了奔腾咆哮的气势。无穷无尽的江
自西向东
而来,又营造了一
辽远阔大的空间
。
大家知律诗
间两联是要对仗的,这里,‘无边’对“不尽”,“落木”对“
江”,“萧萧”对“
”,“
”对“来”,对仗极为工整。
这是诗人登楼远眺所见的景,那,看到落木与江
,大家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魏晋去汉未远,曹植反应极快:“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年已衰老,又见无边落木,怕是会有时光之叹。”
白居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这是太白《
相思》
的词句,同样是以秋景抒发伤时之
,李杜惊世之才,却仍有蹭蹬不得
的哀叹,何况我等。”
元稹奇:“这样作态倒不像你的
,我二人登科及第,幸得天眷,正是奋发之时,必不会如此蹭蹬。”
白居易想想也是这个理,摆手一笑:“我只是观老杜此诗略有
慨罢了。你说得对,如今大唐虽没有开元之盛,但我辈读书,正为兼济之志,该以谋求
兴为己任。”
未央。
刘彻:“朕记得那李白说黄河之
天上来,奔
到海不复回,亦以江
滔滔而去喻时光
逝之速,两人不愧是好友啊!不过朕还是喜
李白的《将
酒》,读来酣畅淋漓,杜甫这首,太沉重了。”
说着,他又端起了酒樽。
将酒,杯莫停。
他不想被提醒岁月无、光
易逝,所以宁愿对酒当歌。
旁边的司相如没有发现
上司的不对劲,但还是默默闭上嘴。
虽然两人都用到了相同的意象,但是陛您不觉得您这个结论太草率了吗?那孔
还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呢!”李杜和孔
也是朋友?不过……他忍不住想,李白不一定,杜甫被称作诗圣,应该能和孔
一桌吧!
司相如捂脸,糟了,被陛
传染了,他竟然对圣人这个称号很心动。
赋圣,也是圣……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联写景赏析完就可以知人论世了,目前的设想是用杜甫的人生经历争取把大家学过的杜诗都串一遍hh,我再去翻翻初教材。
1《宿建德江》其实写于开元年间。
2“台多悲风”
自曹植的《杂诗》,远
藩
,兄弟乖隔
自刘履评论——
建远
藩
,兄弟乖隔,而
念不得以通,故赋此诗。言‘
台悲风’、‘朝日被林’,以比朝廷气象
惨,远君
而近小人也。
3徐谓《四声猿》:《狂鼓史渔三
》(祢衡击鼓骂曹,影
严嵩),《玉禅师翠乡一梦》(因果报应)《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