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3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作家汤显祖对镜提到的徐渭推崇备至:“《四声猿》乃词坛飞将。辄为之演唱数通,安得生致文,自!”

    友人没忍住笑:“哪有你这样夸人的,竟想把人的掉。”

    “你不懂,”汤显祖显然没心思理他,“徐文的戏写得好啊!壮怀激烈才气纵横,词坛安得生有此人!快快快,与我排一《雌木兰》!”

    清代。

    书画家郑板桥捧着徐渭的诗集神激动:“恨不早生百年,愿为青藤门一走狗!”

    洛

    杜甫品了品,忽然:“此前镜有说太白兄‘渌漾清猿啼’之句,亦是清绝之语,猿声确为诗文常见意象。”

    李白看了他一,饶有兴趣:“你这两句诗十四个字写到六夔峡秋景,屑肃杀,哀可知,你便不在意?”

    还有心思在这儿谈诗呢!

    杜甫摇摇:“我现在还没写,倒像是读他人所作似的,觉有些……”

    “微妙?”李白笑眯眯地接话。

    杜甫挠挠:“是有些微妙。”

    李白颇有同,提起酒壶将二人的酒杯斟满,笑得开怀:“此一番也是机缘,且饮酒,且听诗,看镜背后的‘神仙’如何为我等指迷津。”

    杜甫也笑了:“太白兄说得是!”【渚,指的小块陆地。大家以前应该也学过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刚刚完诗的孟浩然还没反应过来,雇的舟就一脸惊喜地看着他:“先……先生,镜上说的,是您吧!”

    孟浩然回过神来笑着:“在不才,拙作幸为后人所记。”

    舟兴奋起来,镜里讲的什么谪仙、圣人他没见过,但刚刚提到的孟诗人就在他的船上啊!

    “快请……先生快请!”

    他将手在短襟上,殷勤地引着人上岸,回去就要跟里的舟们炫耀,他的船,载过大诗人!

    李白听到提起好友也是兴,就着酒意诵起自己的旧诗:“吾孟夫,风闻!”

    在对面听了满耳朵的杜甫:……好吧,太白兄真是友遍天

    【渚清沙白,呈现的是一调;鸟飞回,则照应着上一句的‘风急’,西风迅猛,所以空阻力增大,同时,萧瑟天间突然现一只鸟儿飞翔盘旋,似乎也能看一丝彷徨之

    短短十四个字,六意象密集呈现,统摄于一个“哀”字之,营造肃杀、凄寒、悲凉的意境,而从我们也可以初步会到诗人的绪。】

    【再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不尽来。如果说上一句的意象极繁,这一句就是极简,只写到落木和江两。】

    曹植非常喜屈原,对“落木”一词十分:“袅袅兮秋风,波兮木叶。杜诗的‘落木’二字应是本于此,但二者致却明显不同。”

    话音刚落,便听到镜里说:【落木,其实就是落叶,屈原在《九歌·湘夫人》说,袅袅兮秋风,波兮木叶

    《湘夫人》是思慕之辞,袅袅的秋风轻盈舒徐,带起的波也是微微的,所以木叶给人的觉是一片两片地飘落。但杜甫的却不同,他不说落叶也不说木叶,反而用到落木,为什么?】

    白居易:“木质沉重,晚年愁绪萦怀,悲极痛极,所见之景自然萧瑟无比。”

    元稹也是:“叶轻盈,木沉重,落木又与‘萧萧’之拟声对上,作诗匠心独,真乃神人也!”

    【我们可以联系一册的《说木叶》来帮助理解。林庚先生在《说木叶》对树叶、木叶、落木等意象作了详细分析。他认为,树叶给人的觉是饱满绵密的;木叶燥,给人以疏朗、飘零之;落木呢,连‘叶’的一绵密之意也洗尽了,显得更空阔。

    同时,木不仅会让我们联想到树,也会联想到颜,是微黄的。这是典型的秋景,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猛烈的疾风之,千山万壑木叶尽数脱落,萧萧的风木叶声响在耳畔,的老杜心是何等悲凉啊!】

    元稹忍不住了:“摇落知宋玉悲,杜工简直要把悲秋的意味渲染到极致了。”

    “万方多难此登临,老杜忧国忧民,后来所作诸篇,都太苦了啊!”白居易叹了气,地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伤。

    北宋。

    黄在作诗上祖法杜甫,前些日刚得了一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月分明。”友人赞誉颇,黄也颇为自得:“所谓一灵丹,妙语自成,老杜的诗真是个宝啊!”

    【北宋诗人黄也有一句诗写到落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月分明。充分说明了落木的空阔。黄是江西诗派,学习杜甫,这句的渊源可能正在《登》。】

    秦观听罢打趣:“我便说你这句袭自老杜,被后辈看来了吧!”

    黄不怵:“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不有来,盖后人读书少,反认为二人自作此语,我这叫取古人陈言于翰墨,铁成金,夺胎换骨!”

    秦观:……

    第一次见把抄袭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南宋。

    评论家罗大经自被弹劾罢官之后就无意仕途,一直闭门著书,他博览群书,对唐宋诗文颇有研究,听到镜的讲述连连:“这《说木叶》的分析倒是不错,对诗文常见意象予以辨析,则更易助人解诗。”

    家人:“你日日关在书斋,不也是在解诗吗?”

    “略有不同,”他摇摇,忽然,“不过这倒是一个思路,诗文意象颇多,我也可解说一二。”

    他脑一转,已经有了《说落红》、《说山月》等一连串名字,多写些评论文章,他以后也能以文名世吧!

    【不尽来。诗人给予江前后两个修饰语——不尽、。不尽,说明江浩浩汤汤汹涌而,又渲染了奔腾咆哮的气势。无穷无尽的江自西向东而来,又营造了一辽远阔大的空间

    大家知律诗间两联是要对仗的,这里,‘无边’对“不尽”,“落木”对“江”,“萧萧”对“”,“”对“来”,对仗极为工整。

    这是诗人登楼远眺所见的景,那,看到落木与江,大家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魏晋去汉未远,曹植反应极快:“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年已衰老,又见无边落木,怕是会有时光之叹。”

    白居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这是太白《相思》的词句,同样是以秋景抒发伤时之,李杜惊世之才,却仍有蹭蹬不得的哀叹,何况我等。”

    元稹奇:“这样作态倒不像你的,我二人登科及第,幸得天眷,正是奋发之时,必不会如此蹭蹬。”

    白居易想想也是这个理,摆手一笑:“我只是观老杜此诗略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