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得很好,次别再说了。

    他脸上真的挂不住!

    【另外除了比喻,大家还要注意一,这宕开一笔写景的方式也用到了“兴”的手法,所以这几句是比兴哦,理解默写的时候要注意一。】

    楚棠顺便cue了一,接着讲到: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人才的渴求甚至让他产生了幻觉,老板开始畅想贤士投奔他的场景了。“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阡陌大家都很熟悉,是乡间的小路,存的意思是问候探望。他幻想贤才从四面八方赶来,屈驾来访,然后自己与他们迎畅谈,宾主尽

    前一句忧,后一句喜,这一忧一喜、忽忧忽喜的矛盾心理,把老板那思贤若渴的心渲染得淋漓尽致,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想要去投奔他了!不怕对手是政治家,就怕对手是个会写诗的政治家,上拿得死死的。】

    孙权:……

    怎么,欺负人不会写诗是吧?

    刘备:曹贼当真心计沉!

    曹:我的求贤诗果然厉害,没听镜都说忍不住想来投奔他吗?

    虽然诸天万朝的人都听了楚棠来自后世,可是能被镜投送到这里,自然不是凡人之力能办到的。

    换句话说,楚棠是普通人,镜不是普通东西啊!还能全历史播放,背后一定有神仙纵。如今楚棠拥趸他,何愁天贤士不归附?

    就是不知为什么楚棠要他叫老板,太不庄重了,这后世的姑娘怎么一也不尊敬先辈?

    此时的曹显然忘了,别说他了,上次人家还直呼秦皇汉武的名讳呢!

    【曹诗为求贤,笔也确实是求贤之音,不过嘛诗无达诂,各人有各人的解法,关于这几句,其实还有一个比较八卦的说法~】!

    短歌行4

    镜之的众人并不太能懂“八卦”是什么意思,有些通晓奇门的人甚至在思考八卦易数和这首诗有什么关系。但是的语气颇有些玩味,他们模模糊糊觉得可能是有什么乐,一兴趣就来了,纷纷支起耳朵。

    正是夜幕之时,有的人家摆上了晚饭,兴致地等着镜里的“八卦”饭,结果一秒就听到镜里说:

    【至于这个八卦说法是什么,我们把剩的就说完了一起讲。】

    诸天万朝的老祖宗们:……

    就这?就这?

    刘彻愤而将一颗果脯放到案上,咬着牙没好气:“在朕的面前还敢卖关,当真是无礼至极!”

    卫青看着自家陛气得想打人的样,忍着笑言提醒:“陛,楚姑娘并不知晓我等的存在。”

    怎么算在您面前卖关呢?

    刘彻听了表一滞,随即更加不了,有气没撒,真是憋屈!但是提醒他的人是卫青,他也没法儿发火,只好狠狠地瞪了一镜。

    次的作业朕不了!

    老祖宗们有一地被戏耍了的觉,如果在现场,低得喝声倒彩扔几把菜叶。

    如果楚棠知这一切的话一定会大呼冤枉,她只是想浅浅地卖个关留一个悬念,顺便给后面的主题分析铺垫,真的不是故意戏耍听众啊!

    尤其听众还是她的老祖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里是一句写景。月明星稀的夜晚,乌鸦纷纷南飞,找寻依托,绕着大树飞了好多圈,不知可以栖息在哪些树枝上呢?照老板一贯的心机,大家一听就明白他的言之意了吧!】

    镜之,元稹收回目光笑着摇,挑眉和对面的人打趣:“乐天可明白魏武帝的心机?”

    白居易但笑,学着他的样挑眉反问:“微之可明白?”

    见好友不接话茬,元稹也不在意,看着镜里早已熟稔于心的诗句,回答

    “汉末诸雄鼎立,天才士好比这彷徨无归乌鹊,寻明主,却无所适从,魏武此句,却是在提醒他们要择善木而栖。”

    至于“善木”是谁,不言而喻。

    白居易起,负手仰,似是在看镜上的诗句,又似是透过它们看到了遥远的三国风云。

    “乌鹊南飞、何枝可依的岂止是天才士?汉末动,北地人大量迁移,这几句未尝没有《却东西门行》的哀啊。”

    《却东西门行》是曹的另一首乐府诗,写征夫怀乡之,暗人民离迁徙之叹,乌鹊南飞的彷徨,未尝不是人民离的惶恐。

    元稹听懂了他的意思,低也是一叹:“世征伐,黎庶难安,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白居易摇摇:“不单单是世,如今也不见得升平,积弊已多,百姓受其苦啊”

    他突然看向元稹,目光灼灼,似有一往无前的豪气:“诗之用,兴观群怨,不如我们将所见问题写在诗,或许也可警示陛?”

    元稹拍掌:“好,我们也效仿三百篇,来个以诗讽谏!”

    【从“青青衿”到“何枝可依”,曹反复咏,抒发思贤之,这就是他的第二层忧思,忧贤才难得。

    最后几句披肝沥胆,“山不厌,海不厌。周公吐哺,天归心。”

    前面一句是仿用《·形势解》的句,“海不辞,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明主不厌其人,故能成其众。”

    意思是说,大海不拒绝天,所以汪洋无际;山不拒绝一土一石,所以博大巍峨;圣明的君主不满足于麾的才士,所以才有彬彬之盛。读过《》的贤才一看就明白他的意思了,所以还是那句话,这是在求贤,也是在选贤。】

    秦朝。

    嬴政神微眯,这几句表达的意思他很熟悉,来自一份谏书。

    始皇陛沉锐利的神若有若无扫过阶的李斯。

    当年,韩国派工郑国到秦修溉渠,谋消耗大秦国力,事发之后,宗室唯恐来秦的客卿都是为了离间秦国,故而请命,希望他驱逐一切客卿。李斯是楚人,也在驱逐之列,故而上书劝谏。

    书李斯历数秦国先君因客致的故事,又直言他重轻人,最后劝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故能就其;王者不却众恕,故能明其德。意思就是脱胎于上面那几句。

    他读罢觉得气势纵横,卓有见地,故而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放弃了逐客之令,并重用李斯,封他为廷尉。

    想到这里,他倒愈发能理解曹了,无论统一诸国还是治理天,都要有贤才驱使,方可游刃有余。

    【顺便提一,《》的这几句话大家可以个积累,册学到李斯的《谏逐客书》大家会觉得似曾相识的。】

    李斯心里抖了一,悄悄了一把汗。刚刚陛看过来的神他不是没发现,他也想起了自己当年写的那封谏书。没有了当时事危急的勇气,再想起来竟然有几分后怕,毕竟里面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