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罪者2 - 第21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两人最习惯的就是和恋人亲密地靠在一起。

    他们总能很快调整到自己舒服又能照顾到恋人的姿势,连廓密贴的曲线都绵延契合,完得堪称天生一对。

    你还在想刚才的案吗?

    戚山雨不用猜也知柳弈脑里那些清不掉的思绪到底是什么。

    为一个优秀的法医,柳弈兼刑侦人员和科学家的双重份,同时也有这二者共有的职业病好奇心旺盛,遇到悬案谜案不查到落石就难受,总是很难控制住自己没事别去琢磨。

    戚山雨以前在公安大学上课时,就经常听老师们提起从前的刑侦前辈们的故事。

    当年的社会环境远比今日复杂,没有那么多的监控,份信息认证可钻的空太多,更没有现在的许多科学技术,可供选择的侦查手段实在相当有限。

    在这样的大前提,难免会有一直无法侦破的悬案疑案,而不少老刑警从业期间只要碰到这么一桩案,往往会记上一辈。哪怕已经转岗、转业、退休,哪怕人至暮年垂垂老矣,提起那桩未破的旧案仍然耿耿于怀,弥留之际还念叨着旧案不能瞑目的。

    这些老刑警的心在旁人看来似乎难以理解,甚至有结发伴侣、骨至亲都不知他们图什么的。

    但现在戚山雨自己当了警察,才明白这或许就是这一行的宿命。

    好奇心也好、责任也好、求胜也好,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与监督也好,总之,想要破案的心已经很自然地成为他们这些一线刑警刻骨血的本能。

    嗯。

    柳弈觉得耷拉来的刘海有些碍事,就着窝在戚山雨颈间的姿势,在恋人的脖上蹭了蹭,蹭开了那绺挡的碎发,我就是觉得,我好像漏掉了什么信息

    戚山雨:哦?

    怎么说呢

    因为两人贴得很近,柳弈的音量比平常正常说话时要小,声调也更低沉,乍听简直像是床笫间的喁喁语。

    然而他正在讨论的话题可跟浪漫本不沾边儿。

    我总觉得现在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已经多的了,应该能将嫌疑人的范围适当缩小一些才对

    柳弈的声音里透着明显的不甘心,我犯罪心理学学得明明好的,可这犯罪测写我怎么想都觉得缺了一环

    大概是真有些累了,且恋人的怀抱令他心放松,柳弈说的话和他的思绪一样跃,东一榔西一,想到哪算哪,偏偏他就是笃定戚山雨能听得懂:

    程娟娟这信他怎么就能收得到呢?

    戚山雨果然就听懂了:你觉得目前的几个推论都不对?

    嗯!

    柳弈,因为太冒险了。

    戚山雨被柳弈的发扫得脖,随手替他理了理蹭的发丝,你是指,信里的容太容易被是吧?

    没错。

    柳弈心想不愧是他家小戚,不自己在想什么,他总是一就能明白。

    他为两人的心有灵犀而十分兴,毕竟现在的小孩谈网恋都忍不住跟别的网友秀恩呢,程娟娟那时才十八岁,还在学校里上学,有个男朋友,怎么可能不和小妹们分享喜悦嘛

    是。

    戚山雨,假如江知哲是请人代收信件的,要是程娟娟不小心把这事说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听先不对方会不会指你可能被骗了,起码警察来找她朋友调查这事时,对方就有可能把这个报说去。

    现在的网络诈骗有太多类似的例了。

    某人网恋了,然后将这个信息分享给现实的亲友或是亲近的网友听,结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立刻指这可能不是网恋是网骗吧啦吧啦。

    毕竟通信不同于现实,任何耳提面命或是言巧语都会白纸黑字留痕迹,再明的诈骗犯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可疑行迹不被受害人无心去,再通过第三者传警方耳

    可柳弈和戚山雨看完了所有的信件,江知哲虽提醒过小姑娘不要将二人的恋告知其他人,却没提到要对收件地址或者收件人信息保密之类的事,仿佛对二人能顺利通信十分有信心的样

    至于说犯人是保安大叔或者邮递员什么的,应该也不可能。

    柳弈继续嘟哝,毕竟警察又不是傻的,如果保安或是邮递员是杏滘村村人,怎么可能注意不到

    戚山雨十分赞同,而且杏滘村和育英学距离很远。

    案发时两地还是两个不同的市,就算不查地图也知,育英学所在的彩云区也跟杏滘村相隔少说六七十公里。

    在那个地铁还只有两条线、城际公非常罕见,私家车也不普及的年代,每日远距离通勤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就算真那么凑巧有那么一个两个,肯定也传得全村皆知。

    至于说外校人士学校职工宿舍传达室翻信件,一次两次倒也罢了,大半年时间次次如此,还从来没被人抓包,那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