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25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不太乐意。

    二月行冠礼本就是俗成的规矩,二月二更是一等一的好日,以后都没有这样合适的吉日了。

    再说大唐以农耕为主,一年十二个月,有八九个月都属于农忙时期,难要把承乾的冠礼推到冬天吗?

    额……好像也不是不行。

    李世民暗自盘算,虽然大家都喜二月行冠,但也不是必须如此,其他月份找个好日也可以。虽然没有二月二吉利,但不是李世民飘,他儿都是神仙转世了,还在乎这一上的差距吗?

    相较之,避开农时行冠礼好多多,别的不说,只李承乾在民间的声望就会再提一大截。

    自然,皇室也是如此。

    想明白后,李世民:“那就依你的,改日我让太史局再看看,挑个农闲的好日为承乾举行冠礼。”

    李承乾有小小的失望,他还想当大人的,但是只有一,毕竟成了大人就要帮阿耶很多活,他就忙不过来了。

    孙氏却是真真切切松了气。

    李世民前朝还有事,陪妻儿说了会儿话就离开了。

    孙氏拿着本书,半天没有翻过一页。

    李承乾在她旁边练字,见孙氏心事重重,回想刚才发生的事,好奇:“阿娘不希望我加冠吗?”

    孙氏回过神,看着逐渐大的儿,秀的眉目笼起几分愁绪。

    她的确不希望李承乾这么早加冠。

    表面上看,提前加冠是件好事,这代表李世民看重李承乾,太之位将会更加稳固。

    但从远来看,过早手朝政也就是过早分走李世民的权柄,现在李世民不介意,但是以后呢?

    古往今来,前期万千,后期备受忌惮,最终结局凄凉的太还少吗?

    孙氏的想法,李承乾现在就很好。先帮着理一琐碎小事,主要目的是学习锻炼,对帝王权利没有什么影响。等他再大一,李世民年纪也见,再一朝政。

    一个年富力、自己能力众、后还有势力支持,几近完、随时能取代自己的储君,和一个年轻但稚,虽然聪慧但缺乏经验,还需要依靠自己的储君,对开始走坡路的君主来说差异是大的。

    有些时候,走得慢才能走得稳。

    但李世民显然不这么想,可能是对未来的自己有信心,不认为他会忌惮太,可能是希望储君能早日独当一面,国家后继有人,他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也可能只是单纯看重李承乾,迫不及待想要培养他。

    不怎么说,李世民已经了这个决定,孙氏一时也没有办法。

    孙氏没把这些思虑告诉李承乾,他年纪还小,只要一个好儿好太即可,如果因为她的话移了,反而和李世民生疏就不好了。

    好在冠礼挪到了冬天,她还有时间思考对策。

    第198章 生病

    圣上要为年仅十三岁的太殿举行冠礼,为了不耽误农事,日期由二月推迟到十月。

    这个消息传去,众人反应各有不同。

    百姓不懂什么政治,也不知冠礼代表什么,只知圣上和太为了他们才推迟冠礼时间,动的不得了。

    朝臣想法就复杂多了,早知圣上看重太,但也没想到看重到这个地步,这么早就开始替太铺路。

    众臣心叹,但也不会说什么,一是不敢置喙李世民的决定,二是太的确众,圣上愿意分分权利给太,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也有比较铁的——比如魏征。

    他倒不是反对李承乾加冠参政,只是提议李世民夺去孙无忌和士廉分权力,免得太与外戚结成党羽,危害皇权。

    李世民气死了,指着魏征的鼻大骂:“枉费太对你那么好,你就是如此回报他的?”

    魏征不为所动:“臣是大唐的臣,自该一切以大唐为重,只论理,不谈私心。”

    李世民:“朕相信太,也相信齐国公和义兴郡公,他们断不会勾连为祸,魏卿实在多虑了。”

    魏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心易变,圣上还是早打算为好。”

    李世民:“……”

    他还没说话,孙无忌和士廉一揖:“圣上明鉴,臣对大唐、对圣上忠心耿耿,绝不敢任何有违君臣理之事。臣愿意告老请辞,请圣上应允。”

    “两位卿起来吧,你们的心朕都明白,必不会辜负,请辞的话不必再说了。”李世民安抚二人,还悄悄瞪了魏征一

    魏征垂睑,假装没看见。

    李世民:“……”

    李世民没有答允魏征的提议,魏征也不肯退让,两人就这么僵住了。

    孙无忌和士廉见势不对,朝后依旧上奏表请辞。气得李世民在立政殿转圈圈,对着孙氏臭骂魏征:“这个老匹夫就是故意和朕作对!承乾本来就是太,让他参政有什么不对?现在不让他历练,难等我年老衰的时候再历练他吗?万一我突然事了,太又立不起来,大唐该怎么办?”

    孙氏闻言不悦:“说事便说事,何故说不吉利的话!”

    李世民顿了一,讪讪:“我胡言语的,观音婢不要放在心上。”

    孙氏嗔了他一,又安抚:“二郎不必生气,魏相公只是为人耿直,却没有坏心思。”

    李世民冷哼:“你还替他说话,却不见他记着你的恩呢!”

    孙氏温柔笑笑:“妾只是就事论事罢了,并非有心替魏相公说话,自然也没有什么恩。若说分,妾的分也只因二郎,盼着能有忠臣为二郎分忧。”

    李世民握住孙氏的手,心一片柔:“我也知魏征没有坏心,可他得未免太多了。承乾是咱们的孩,他有多乖巧我们都知,舅兄和舅父也不是得势便张扬的人,怎么便非要如此防备,一定要辅机和舅父请辞不可呢。”

    孙氏柔声:“妾不懂朝政的事,却也知魏相公是难得的贤才,既然他觉得承乾这么早参政不妥当,不若过几年再说吧,正好妾也不舍得他小小年纪就心劳神呢。”

    “你就是慈母心。”李世民叹了一声。

    “慈母多败儿,二郎是这个意思吗?”孙氏问。

    李世民嘿嘿一笑:“我可没有这么说!”

    他哪敢呢!

    李世民拉着孙氏的手:“你放心,此事我会理好的,必不会令承乾受人非议。”

    孙氏心一叹,知他是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李承乾提前加冠了,于是起盈盈一拜:“那就请二郎依魏相公所言,免去舅父和兄官职吧。”

    李世民听得皱眉:“何必如此?”

    孙氏:“妾不愿二郎因此事与重臣闹得不愉快,孙氏与受皇恩,自然也该为圣上分忧。”

    李世民无语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