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12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叭。

    李承乾歉然地看向杜荷:“回来我跟你说一说。”

    杜荷委屈地嗯了一声:“你去吧。”

    李承乾便跟着陈和走了,还让小厮去阎立本那里代了一声,让他把礼好了就送到学堂给杜荷和苏琛。

    他昨天刚去看过,已经得差不多了,只需要最后调整打磨一即可,今天应该可以完,也算给杜荷一个安

    事实上杜荷和苏琛确实在课前收到了礼,并且非常喜

    李承乾随着陈和到了太极殿,就见里面闹非常,显然已经过了刚开始严肃的分,逐渐开始快起来了。

    李渊已经不在上首坐着,端着酒杯和一位大魁梧的年轻人说话,脸薄红,微带醉意,一看就知喝了不少酒。

    李承乾迈殿,才发现李世民也在,刚抬手和他打了个招呼,就被李渊发现了,冲他招招手:“承乾,来阿翁这边。”

    李承乾噔噔噔跑过去,着小鼻说:“阿翁喝了好多酒啊!”

    李渊哈哈一笑,把酒杯给陈:“不喝了。”

    他对旁边的年轻人:“这就是二郎的嫡承乾,你还没见过他吧?”

    “侄儿走的时候承乾侄儿还没满五岁呢,所以不曾听过。不过侄儿征战在外,也常常听到承乾侄儿的名声,《安日报》将士们都很喜,我们经常会找南的商人买上一些,大家闲暇时一起读来,既是消遣,也可缓解思乡之。”

    年轻人打量李承乾:“今日一见,承乾侄儿果真聪明灵秀,比侄儿想得还要众。”

    李渊哈哈大笑,指着他对李承乾说:“这是你堂伯孝恭,他在家排行第二,你叫他二伯父即可。”

    “二伯。”李承乾乖乖叫了声,眨着大睛看李孝恭,发现他和自家阿耶不是特别像。

    李孝恭好黑哦!

    李渊对李孝恭哼笑一声:“刚才看承背书作诗,再让你瞧瞧承乾的本事。”

    李承乾:“?”

    李渊跟他解释:“你二伯说天没几个人比他儿聪明,你给他看一什么叫倒背如,让你二伯开开界。”

    李承乾跃跃试:“真的很聪明吗?”

    李孝恭:“……”

    谁这么说了?谁这么说了?

    不就是大家夸孙的时候,他也夸了几句儿吗?怎么传来传去就成没几个人比他儿聪明了?

    他真没这个意思,他儿也没那么厉害。

    ……当然,聪明还是聪明的。

    不过刚才他已经见识了李承的聪慧,果然不负神童之名。实在不敢拿自己儿跟他们比。

    话又说回来,李承背书已经很利了,李渊显然也很得意,怎么又叫李承乾背书,还说什么倒背如,难李承乾背得比李承利?

    那得利到什么程度,急令吗?

    “倒背如”是李承乾刚满五岁时候的梗了,李孝恭他们在外面打仗,消息并不通畅,对京城这边的了解除了邸报就是《安日报》,都不会提起这件事,所以他还真不知倒背如是怎么回事。

    李靖和李世绩等将领也不知,捧着酒杯竖着耳朵听。

    李承乾背着小手,倒背了一篇《开蒙要训》。

    一千四百余字一气背完,李孝恭和他的小伙伴都沉默了。

    其他人早有准备,一边再次震惊于李承乾倒背如的本事,一边欣赏李孝恭他们目瞪呆的样,心里乐开了,莫名还有

    其一人推推李孝恭,语气充满揶揄:“如何?”

    李孝恭:“……”

    李孝恭拱拱手,心悦诚服:“承乾侄儿聪慧,非一般人能比的。”

    李渊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这不算什么,哪天让你们看看他箭的本事。”

    “哦?”李孝恭诧异,“承乾侄儿箭很厉害?”

    李孝恭很难相信,才六岁的小萝卜,小胳膊小的,箭能有多好?

    但想到李承乾倒背如的本事,李孝恭犹豫了。

    他竟然犹豫了!

    虽然理智告诉自己不可能,但他的理智还说不可能倒背呢!这理智不要也罢。

    想着李渊自己和李世民箭术都那么好,提起李承乾的箭书还能得意成这样,可见李承乾箭术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提议:“改日我与承乾侄儿比一比。”

    李渊:“……”

    李渊无语地他:“你要脸吧,跟一个小孩箭,亏你怎么想的!”

    李孝恭:“……”

    既然话说到这里,李渊脆叫人拿弓箭和靶来,让李承乾当场表演一箭术。

    炫娃工人李承乾展示了一他的独家箭方法,这回不止李孝恭众人,就连其他人也惊了。

    在座大多是练过箭术的,谁见过这样找准的啊?

    有个官员脱:“不知这是用了什么原理?”

    众人不由侧目,好家伙,居然没看来,原来偷偷在学化生啊?

    李靖睛一亮,和李孝恭嘀咕了几句,李渊尖看见了,当即了李靖的名:“你和孝恭说什么呢?”

    李靖看了李孝恭一,上前两步:“臣在想,这个法是否能用到军。”

    神手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既要有力气,又要有准,没有十数年的练习不能得。军不缺力气大的,但准好的却不多,盖因将士大多贫苦百姓,从前本没机会练箭术。

    军也会训练士兵练箭,但并非一朝一夕可得,很多时候还没练来,就已经在战场上丧命,或者因为伤残不能上战场了。

    若李承乾这个法有用,就能快速训练一批又一批神手,只是不知这法是否好学。

    李承乾:“好学啊,很简单哒!”

    李渊:“……”李承乾的简单和别人恐怕不是一个概念。

    “你们先找几个人跟承乾学学试试。”李渊调,“要聪明些的!”

    李孝恭和李靖应了。

    与此同时,苏亶衙归家,路过演武场时竟然见到了苏琛。

    他心诧异,这个儿向来读书胜过练武,若非他请了武师父,行要他练习,平时本不会现在演武场,今日这是怎么了?

    心里疑惑,他脚步一转向苏琛走去,走近了才发现演武场上还有几个靶,苏琛手里拿的东西形状略奇怪,但也看是弓箭。

    他笑:“你怎么想起练箭了?”

    苏琛行了礼,把手里的弓箭给苏亶看:“是承乾送我的礼,我来试一试。”

    “大郎君送你弓?”苏亶看了一,奇,“这不是弓,而是弩吧?”

    苏琛:“是弩。”

    苏亶颔首:“你们现在年纪小,用弩弥补力上的不足是个不错的法。不过弩虽方便,限制却也多,还得常练弓箭才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