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10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系统:[……宿主说得对。]

    李承乾等了几天,泥就被来了,匠人还用了石板,和青石板自然是有区别的,但从实用上来说,泥完胜。

    李承乾和李世民带着泥和泥板见李渊,在被拦了来。

    侍卫迟疑:“这袋……土?和青石板不能带去。”

    李承乾背着小手纠正:“这是泥和泥板,我们要拿给阿翁看的。”

    侍卫们有些诧异,泥和泥板都带泥两个字,听起来像是有关系的。但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袋土和石板怎么能扯上关系。

    莫非这泥是泥板磨碎了成的?

    可也没有磨这么细的吧?再说这有什么用,还专门给圣上看?

    想不明白,也不是他们该想的事,侍卫赔笑:“规矩不能带去,要不王爷等一臣先去通报一声?”

    李承乾自告奋勇:“我也去!”

    扭脆生生对李世民:“阿耶在这里等着,不要跑远哦,我们去找阿翁来救你!”

    李世民:“……”

    侍卫们:“……”

    听起来怪怪的。

    李世民心说可不是怪吗?这都不是和正常人说话,《西游记》里孙猴对唐僧说话的语气。

    李承乾在里也算常客,有小厮和侍卫跟着也没什么危险,迈着小短噔噔噔跑到御书房。

    李渊见到他就是一喜:“你怎么来了?”

    “我和阿耶带了好东西给阿翁,阿翁快和侍卫哥哥们说一声,让他们放阿耶来吧!”

    跟李世民年纪差不多,甚至比李世民年纪还大的侍卫哥哥们:“……”

    李渊笑问:“是什么好东西啊?”

    侍卫连忙:“是一袋土和一块青石板。”

    李承乾再次纠正:“是泥和泥板,哥哥不要再记错啦!”

    侍卫连忙应是,他这不是怕圣上不理解吗?侍卫检查带的东西,本就是为了保证安全,李渊不觉得一袋土……泥和泥板能有什么危险,便允了李世民带来。

    侍卫应声退了去,李承乾则叭叭和李渊解释泥的用法,李渊越听越惊讶:“泥和搅拌,了之后就成了石?”

    “嗯嗯,因为泥和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质。新质的结构不一样,所以了会变。”李承乾解释

    李渊似懂非懂,却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化学?就是张婕妤学的那个吗?”

    “是哒!张阿婆有学化学,还有理和生,也都很有用。”说到张婕妤,李承乾问,“张阿婆有好好学习吗?阿翁有没有派人盯着她?”

    李渊笑:“不用人盯着张婕妤也不会偷懒。”

    毕竟是要考试的,李渊最近又对她冷淡,张婕妤没办法替自己求,只能泪努力读书,据说最近过得很痛苦。

    李承乾全然不知这些,闻言便有些满意:“张阿婆很勤奋,不错。”

    李渊:“……”

    不一会儿李世民到了,还有泥和泥板,李渊先是看了看泥,见除了颜青灰,比普通泥土更细腻些外并没有什么异常,再去看那泥板,有不敢相信:“这真是一东西?”

    “不是一东西吖,我刚才说过了,泥和经过化学反应形成一质,它们已经不是同一东西了。”李承乾

    李渊:“哦哦。”

    他忍不住,还是难以置信,泥怎么能变成石呢?那什么化学反应竟然这么神奇吗?

    李世民笑:“泥都带过来了,能不能行一试便知。”

    李渊颔首:“试试吧。”

    李世民让人拿盆和来,再准备一块大木板,把泥和比例混合,搅匀后在木板上抹成石板形状,之后只要等风就好了。

    李渊招呼人:“拿去火上烘,快一些。”

    李承乾赶拦住:“不能烘哒!”

    “为什么,朕记得你那红砖就是烘的。”李渊不解

    “这又不一样,红砖风是为了定型,只要不影响形状,用什么办法烘都可以。但泥的化学反应需要时间,所以不能烘!”李承乾努力地解释。

    李渊和李世民两:“……罢了,听你的就是。”

    泥被安置到御书房一个角落,虽然不能烘,放在和的室还是有好的,还方便李渊随时观察。

    透需要两三天时间,三天后李渊宣李承乾,到了才发现李世民也在,正围着泥板在看。

    李承乾嘿嘿一笑:“阿翁阿耶,是不是泥板好了?”

    “没错!”李渊啧啧称奇,“竟真的成了石,踩不坏也摔不破!”

    刚才他们试过了,这石板竟是真的很,并不比青石板逊。而它不需要从石打磨,再费力运到需要的地方,比青石板方便多了。

    他的脑里转过很多用法,铺路、建房都是最基本的,还有很多其他用途,问李世民:“这泥造价吗?”

    李世民摇:“不。”

    李渊便更满意了,思索先拿什么试手。

    李世民微微一笑:“上就要过年了,安街都要修整,我看不若就用泥吧,比沙土多了。”

    李渊想了想,也颔首:“不错。”

    第75章 泥2

    青石板采料艰难,运输困难,用建筑成本很,别说别的地方,就连安城也不可能用来大面积铺路。

    事实上除了少数地方,安大分路都是由泥土和沙混合夯实,再铺一层细沙用来防尘。

    诗人张籍就写过一首诗,其提到了路的况:“安大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但这其实是比较理想的况,大分时候泥土路不可能风无尘,雨无泥。

    白居易的《酬张十八访宿见赠》:“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风起地面上的尘土,得世界天昏地暗。

    《唐会要》里也记载:“广德二年九月一日敕。朝官遇泥雨,准仪制令,停朝参。军国事殷,若准式停,恐有废阙,泥既阻,许延三刻传,待路通。依常式,以后亦宜准此。”

    因为雨使得路泥泞难行,大臣去上朝也不容易,皇帝旨暂停朝参。

    而说起皇帝行的排场,总会提起“黄泥垫,净泼街”。黄泥垫便是为了填平路上的坑洼和泥泞,净泼街则是用来压住灰尘。

    由此可见,此时的路并不好走。

    现实的例,就是李承乾前些日门,碰到一对男女的手推车陷泥里,怎么都推不来,得非常狼狈,多亏李承乾让车夫帮忙,又拿两块砖给他们垫着,这才把车推来。

    雨和化雪的时候,这样的事并不罕见。

    这年还能喜雨雪天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