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2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歪在榻上看书,并不搭理李承乾,十分冷。

    李承乾喊了声阿耶,没得到回应也不在意,狐疑:“你不是有事才来书房的吗,怎么在看书吖?”

    李世民:臭小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他临阵脱逃,观音婢不会那么生他的气,他也不用灰溜溜跑到书房来!

    还说讲义气呢!

    李世民拒绝回答这个丢脸的话题,转而:“常松不是带大夫给你看诊吗?看完了?”

    “没有呀,我没见到大夫。”李承乾挠挠,茫然,“常松没说有大夫。”

    李世民皱眉:“常松这小今天怎么这么不靠谱?”

    “常松哥哥很好哒,平时都很可靠,可能今天忘了叭。”李承乾想了想,刚才好像是隐约见到一个白胡,他脸红了红,“也可能是我刚才跑太快了,常松哥哥没来得及说。”

    “跑这么快,不斥候可惜了,”李世民凉凉说了一句,脆放书坐起来,大喇喇,“你找我什么?”

    “我来给阿耶送礼!”李承乾从随小包里掏,笑眯眯,“别人都只有一个,阿耶有两个哦!”

    李世民心里略舒坦了些,嘴角微微弯了弯:“是什么东西?”

    不等李承乾说话,他自己先迫不及待打开了。

    第一个盒里是本书,李世民饱读诗书,一就看这书极可能是孤本,价值比孙氏那文房四宝只不低,李世民心里满意,嘴上却嫌弃:“小孩过生辰居然送孤本,谁送的?”

    李承乾后来看过礼单,还记得:“是一个姓魏的大人,给太哒!”

    “魏征!”

    李世民咬牙切齿说这个名字。

    李承乾小啄米般:“就是这个大人,风说这本书很值钱,这位大人很有心。”

    李世民冷笑一声:“他家里那么多书,随便拿一本给你罢了,算得上什么用心?”

    李承乾说:“风说魏大人家里很穷,只有这些书比较值钱。这说明他很喜很喜书。他把很喜很喜的东西送给我,这不就是用心吗?”

    李世民噎住,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李承乾狐疑:“阿耶,你是不是不喜魏大人啊?”

    李世民心呵呵,魏征恩将仇报,屡次坏他好事,他能喜这人才怪!不过正如魏征恩归恩,针对归针对,李世民也是讨厌归讨厌,拉拢归拉拢。

    谁让魏征真的是个人才呢=_=。

    李世民把书放,决定把它束之阁,魏征投靠之前绝对不看。

    绪不太好地打开第二个盒,李世民脸和缓来。

    盒里是一支铅笔,白天才刚提起过,晚上李承乾就送来了,臭小这次很上嘛!

    李世民心好了不少,:“行,礼我收了。”

    说完就给小厮,让好生收起来。

    “……”李承乾瞪圆了,“你不打算用吗?”

    李世民手一顿,他确实觉得铅笔不错,知阎立本会,已经代再几支,李承乾送的这支他没打算用,想要收起来好好留着。

    但这臭小什么意思?莫非不是单纯送他铅笔,还有别的企图?

    两个礼,一个是魏征那厮送的,一个还存着别的心思。李世民气了个倒仰,黑着脸:“那你想阿耶怎么样?”

    “就多用用吖!”李承乾对对手指,小小声,“最好当着别人面用,让很多人知。”

    李世民若有所思,李承乾不会无缘无故提这样的要求,但他现在又不用挣钱养家,为何还要这么

    除非这是神仙的意思!

    想来想去只有这个可能,李世民没有再追问,板着脸应了。

    李承乾笑得一排小米牙,蹦蹦往外走。

    背后突然响起李世民凉凉的声音:“魏征的职位是太洗(音同险),负责辅助、教导太理政,算是太的老师,不是洗的。”

    李承乾快的脚步顿住了,红着耳“哦”了一声,鬼撵似的地哒哒哒跑远,都没有回一

    李世民哈哈大笑。

    作者有话要说:

    李世民:终于

    魏征:你家的东西我不用/李世民:你送的书我不看

    第28章 一更

    大唐朝会并非每天行,视帝王勤勉程度而定,可以每天上朝,也可以隔几天一次。有时皇帝荒诞,几个月不上朝也有可能,譬如“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唐玄宗。

    当然偷懒是有代价的,轻则被言官成翔,严重些还是如唐玄宗,作个安史之,心的女人没了,皇帝的尊严没了,甚至差就要亡国。

    李渊当然不是唐玄宗,但要说多勤勉也算不上。他是矩的帝王,几天上一次朝,平时有事就在御书房开小会。

    小会也不是随时开,除了急事要事,都是攒两三天一起商议。

    百废待兴的偌大王朝,每天要理的事数不胜数,小事可以由衙门主官理,但需要李渊圣裁的依旧不少。

    于是每次开小会,就到了考验大家记忆力的时候。

    有哪些事需要向李渊回禀,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得到什么支持?李渊的建议和批复是什么,他能提供什么帮助,他想要得到什么结果等等。

    总之信息量很不小。

    官员回禀还好些,来之前可以打个小抄划个重,不是写在笏板上还是手心里,好歹是帮助。

    但李渊的指示该怎么记呢?总不能揣着文房四宝来御书房,更不可能跟李渊借笔墨纸砚吧。

    没错,皇上不会不顾他们死活,每次开会都额外叫识字的太监记录,也允许与会官员借阅。

    但是!

    每次都要借阅多丢人呢!再说要借阅的人那么多,记录却只有一份,等来等去不耽误事儿吗?

    还是得自己记!

    件支持不了,只能上,没有纸笔就靠脑记。

    能到御书房开小会的,记忆力大多差不到哪儿去,努力努力能记个差不离,就是每次散会都要匆匆赶回衙门,生怕时间一给忘了,搞得跟急似的。

    今日又是御书房小会,朝廷几位重臣都在,一一向李渊汇报自己负责的政事,每个人都神凝重,很难说他们是为国事担忧,还是在拼命记知识

    在一众稳重沉凝的大佬间,略显悠闲的李世民就十分突

    他不仅不张好吧,平时李世民也不怎么张,但也不至于这么松懈,竟然还有闲心吃心!

    好家伙,御书房的心居然还有除了摆着好看之外的作用?

    李世民吃完一块绿豆糕,端起茶盏喝了一,表也变得凝重。

    暗观察的人松气,这才对嘛,就说秦王不可能这么没心没肺,可能是早上没吃东西太饿了,年轻人嘛,理解理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