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尊解衣袍 - 第1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瑾心不好的预:“那殿您呢?”“我?”孟君轲挑了挑眉,眉间皆是神采飞扬,朗声笑:“本座带着拓跋将军先行一步,带他看看我南魏的大好河山!”言罢,她又看了一拓跋禹“麻木”的神,语气暧昧:“顺便,也安抚他的小脾气。”拓跋禹:“?”所以,这位信开河的帝姬能不能告诉他,自己到底何时何地闹的小脾气?虽知劝阻大抵没用,但帝姬此举实在荒唐,为副将,陈瑾和李武还是试图劝阻几句。只是,话未说完,他们那位任而为的帝姬已经搂着男人,骑骏而去了。郭晖则是在一旁冷旁观,完全没有要阻拦的意思,只是在心暗嘲孟君轲令智昏。但拓跋禹清楚孟君轲绝不是令智昏之人,是以刚刚他并未挣扎反驳,而是等到彻底远离旁人之时才询问:“帝姬要去往何?”孟君轲笑容朗:“去颍州!带你领略我南魏 试探南魏商贸发达,酒肆客栈繁多,各大酒楼为了争夺地盘那可谓是样频。但若是论“天第一酒楼”的名号,却没有哪一家敢与颍州的「天韵阁」争抢。这颍州本是远离都城的一偏远小镇,穷山恶、人员凋敝,谁曾想三十年前竟生生考来一位状元!这本就足够令人惊诧不已,但二十年前状元郎弃官从商,更是令朝野哗然。如今,状元郎成了南魏首富,家产悉数由女儿去打理,自己则回到颍州老家颐养天年。老爷年轻时勤勤恳恳攒万贯家产,年迈之时反倒开始挥金如土——他先是自掏腰包改了河生生为陆的颍州打造;然后又广修路,将颍州变为四通八达、通便利之地。至此,颍州已大变模样,成了南魏一重要的商贸城池,人翻了一倍不止,几乎所有南来北往的商贩走卒都要来走一遭。然而五年前老爷又添壮举——他买颍州十分之一的地界创建了「天韵阁」。

    仅一间酒楼便能占一座城池十分之一的面积,这倒也是闻所未闻。孟君轲一路快加鞭,赶到颍州城外之时已是华灯初上。两人尚未看清城门上的“颍州”二字,倒是相隔甚远便早早注意到「天韵阁」的牌匾。说是牌匾倒也有失妥当,因为这几个字并非印刻在木板之上,而是独立悬于空。这字足有十人不止,由打磨至薄如蝉翼的汉白玉石拼接而成。据说光是打磨玉石这一工序,便聘请了百余名工匠,耗时近一年才完成。不过最妙的当属其的镂空设计,用以安置天韵阁特制的香蜡。每至夜晚,万千烛火亮起,玉石愈显莹白透亮,如同悬于空的皎皎白月。清雅的香气自烛火袅袅升起,顺着光亮四溢,甚至隐有白雾氤氲堆积似云群,仿若置仙境。远瞧着便是壮观不已,但当真正踏天韵阁之后,饶是自幼鼎铛玉石大的孟君轲,都不免有片刻失神。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皆有琉璃金箔镶嵌,在玉石牌匾的莹莹光辉映照愈显华丽夺目。座座云的楼阁之间皆以天梯连通,且每座天梯皆以不同材质打磨而成,孟君轲定睛看去,金银玉石反倒是成了最寻常不过的材质,还有的竟通晶琉璃打造而成!琉璃瓦、朱漆墙,万盏灯笼低挂,觥筹错与声笑语织成一幅繁华画卷,极乐世界莫过于此。拓跋禹悲喜难辨地望着前这一切,脑海浮现的却是北魏灾年饿殍遍野的场景。刚刚为了这天韵阁,光是门那一遭便收了十金一人,即便是颗粒无收的大灾年这钱财也足以养活一整个村落过冬。南魏此等繁荣盛世,又怎能不让邻国馋?孟君轲倒是像个浪般轻车熟路,朝着引路的小厮语气暧昧:“楼在哪儿?”天韵阁,不同楼阁之间风格特与规矩皆有所不同,“楼”则是客人们给其一座楼宇起的诨名。仅是听名字大概就能猜到这座楼阁的是什么勾当,拓跋禹不动声蹙眉,他向来反此类风月场所。然而,不曾想竟是他想得龌龊了,这楼倒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楼——楼团锦簇,来自天南地北、不同时节的鲜皆在此一同绽放,也不知是砸了多少金银、请了多少能人巧匠方可打造的奇景。姹紫嫣红间环绕着莺歌燕舞,、异香浮动,真真是叫人浑都酥麻了去。郑瑜正绵无骨地依偎在面首怀,怡然自得地欣赏着台上的歌舞,突然被一女声打断:“可否与阁拼个桌?”她不悦地抬,“没看到还有这么多空的……”话语在瞧见女旁的男时骤然息声,她双眸一亮,忙不迭答应:“当然可以!在郑瑜,平生最喜广四方好友,快快请坐。”面首幽怨地嗔她一,知她这是又迷心窍,瞧上旁人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