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笑 - 第2章 归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乡

    过了惊蛰,天气就渐渐了起来。

    西梁南地,草被丰富。文人雅客喜草,山间小院里,可见山兰素馨疏密错,大朵大朵的虞人灿然盛开,锦绣纷迭。

    时至正午,日当空,车一路疾行,越过山间林木。车乘里,穿青比甲的女撩开车帘,询问外车夫:“王大哥,常武县还有多久才到啊?”

    车夫笑呵呵答:“不远,再翻半个山,一个时辰后准到了!”

    银筝遂又放车车帘,转看向侧人。

    这是个年轻姑娘,约莫十六七岁,五官生得很是标致,肤瓷白,越发衬得乌瞳明湛。虽隻穿一件半旧的蓝藻纹布裙,气质却格外恬静冷清。听见车夫的话,这姑娘睫微微一动,目光似有一瞬动容。

    银筝心便叹了气。

    跟着陆瞳大半年了,她不曾见过自家姑娘有甚么多余绪,神总是淡淡的。好似这世间再大的事在她也不值一提。直到越近常武县,她才见陆瞳有了几分生气,像是泥塑的人渐渐得了烟火供奉,有了些寻常人的鲜活。

    果然,平日里再淡然的人即将回到故乡,总归是令人激动的。

    车里,陆瞳静静坐着。

    山路崎岖,颠簸将车里银筝带着的杏晃得到都是。她垂眸看着地上的杏,思绪渐渐翩远。

    七年前,她也是乘车离开常武县,那时总觉得车乘很快,一眨功夫就到了陌生城镇。如今回乡路却变得遥远了起来,怎么也走不到

    她在山上同芸娘呆了七年,直到芸娘去世,她将芸娘葬,这才得了自由,得以再回故乡。

    七年间,她也给父亲他们写过信,只是不知这信家里有没有收到。当年自己走得匆匆,或许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死了……

    陆瞳心兀自想着,不知不觉,日渐渐往西,车在城门,车夫的声音从外面响起:“小,常武县到嘞!”

    常武县到了。

    银筝将陆瞳扶车,付过车夫银两,就同陆瞳往城里走去。

    陆瞳抬瞧过去,一时觉得有些恍惚。

    正是日,街上游人车骑不少。两街旁多了许多茶铺,支着摊卖些茶,桌上摆着些橘饼和芝麻糖。亦有测字算命的。城的湖边新修了许多凉亭,柳映,将江一片浅浅的绿。

    一看过去,人群往来不绝,十分闹。

    银筝的就带了几分欣喜:“姑娘,常武县好闹啊。”

    陆瞳却有些失神。

    她离家时,适逢时疫,又是隆冬,街上人烟冷清,一片荒芜。如今归家,原先的小县城却变得比往日繁华了许多,游人盛景,反倒令她心一丝不安。

    顿了顿,她:“先走吧。”

    常武县的街拓宽了许多,从前泥地,一到夏日雨时节满是泥泞,如今全铺了细细的石儿,车轧过去也平稳。

    两街旁原先的布铺米行也再寻不到痕迹,换成了陌生的酒楼和茶坊,与过去街景大相径

    陆瞳随着脑海里的回忆慢慢走着,偶尔还能寻到一些旧时痕迹。譬如城东庙的那井,譬如城祠台前那尊铜铸的铁

    穿过一个僻巷,再往前走几百步,陆瞳的脚步停住了。

    银筝看向前,不由地吃了一惊:“姑娘……”

    前是一座倾颓的屋宇。

    门土墙也被火熏得焦黑,屋宇更看不从前的影,只看得见几截烧焦的漆木,依稀有门框的形状。凑近去闻,似乎还有刺鼻的火烟。

    银筝不安地看向陆瞳,陆瞳在此停步,这里应当就是陆瞳的家。可此唯有大火焚烧过后的痕迹……屋的主人呢?

    陆瞳死死盯着烧焦的门框,一张脸越发煞白,隻觉两隻仿佛了铅般,难以迈动一步。

    正在这时,有人的声音从后传来:“你们是谁?站在这里什么?”

    二人回,就见不远站着一个婆,肩上挑着一担茯苓糕,只有些狐疑地看着他们二人。

    银筝聪慧,立刻扬起一抹笑来,走到那婆边,伸手递几文钱去买她担里的茯苓糕,边问对方:“大娘,我家姑娘是这陆家的远房亲戚,路过此地,来投奔主人家的。怎么瞧着……这里是失了火?不知主人家现今又去了何?”

    那卖茯苓糕的婆听银筝一“陆家”,又接了银筝的钱,神缓和许多,隻:“来投奔陆家的?”她瞅一银筝后站着陆瞳,摇:“叫你姑娘趁早回去吧,这儿没人了。”

    “没人了?”银筝看了一背后的陆瞳,笑问:“这是何意?”

    婆叹了气:“你不知吗?陆家一,一年前就已经死绝了。”

    (本章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