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zuo女王(基建) - 第10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题

    像黑壮这样想要更一步的人,修三个月产假,都会担心战功会被别的将军抢走,三年的丧假,对黑壮来说,那就是个坑。

    三年的时间,不知会有多少意外发生。

    但幸好,黑壮父母早亡,不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所以她本就不想掺和其他大臣的讨论,悄悄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走神。

    由于刚刚刘如盖的帽太大,不想守孝,就代表了不孝,丧假的事就算是定了来,大家直接讨论起了丧假期间,朝廷的俸禄问题。

    “请假一年以,半薪,请假两年以上的,可以辞官停薪,三年后再起复。”姜蓁一锤定音

    丧假和产假一样,虽然都是姜蓁给的福利。但这个福利是给自己人的。

    要是姜蓁不喜的官员,丁忧三年以后,姜蓁可以直接把对方给‘忘了’,起复什么的,见鬼去吧。

    而姜蓁的心腹,她是可以‘夺服’的,国家需要你,你先别守孝了,先替国家活吧。

    这两年国优秀的人才太少,还没到需要靠这些小手段筛选官员的地步,可以后姜蓁把科举起来了,姜国可用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老人总得给新人腾位置,让新人上来练练手。

    跟姜大似的,把人放到某个位置之后,就把人用到死,不是姜蓁的风格。

    丧假姜蓁现在只是提议,若是时机合适,就会变成定例。毕竟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到孝顺,又怎么指望这个臣忠于君王呢。

    【要不是还有另外四国虎视眈眈,我才不喜用这怀柔的手段呢。】

    【现在是福利,以后就是他们的枷锁了。哪怕某些大臣到了一人之万人之上的位置,丁忧一来,三年的时间,也足够收拾他了。】

    三年的丧假,不是直播间的人为姜蓁准备的,姜蓁有她们的帮助,肯定不会被臣压一,直播间的人只是未雨绸缪,替一任姜王打算罢了。

    【还别说,照着古代的那些君王抄作业,真的太香了。】

    【最难的就是去开创一条新的路,因为前路充满了未知。但阿蓁不一样,无论她往那个方向走,我们都能为她照灯。】

    人只有见过更广阔的东西,才能立远的目标。姜蓁要是没有大统一的思想,那她把姜国发展成五国老大,说不定心里就已经满足……她要是不知海外还有广袤的土地,一统天就会懈怠……

    而如今,姜国才刚刚起步罢了。

    在早朝上把丧假的事,姜蓁就没再这个事上多费心神,私就找姚商量起了茶叶的事

    “我让医丑在都邑宣扬了一番饮茶的功效,你记得督促山郡那边的农官茶。”

    “山郡那边的农官,去年全都带人去山里挖茶树了,想要提升产量的话,估计还得等好几年。如今山郡的农官都在琢磨其他农作。”姚解释

    姜蓁所说的官员考评,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去年年底,十几颗人官员的人落地,二十几个官员被罢免,剩还有几十个官员被姜蓁批评。

    今年各县的压力大得很,有张罗着修渠的,有张罗着开荒果树的,还有张罗着药材,甘蔗的……

    基本上所有官员都动了起来。

    除了的地不敢动,荒地、山坡、田埂,都被大家利用了起来。

    怕被姜蓁批评,所有县官都想快成果,那些需要两三年才能结果的项目,本就无人问津。

    【卷成这样,我也是没想到的。姜国官员还真是越来越有活力了。】

    【大家都在卷,连阿蓁都在卷,谁敢躺平。】

    【幸好阿蓁有先见之明,勒令大家不许动粮的用地,否则这群急功近利的官员,还真不一定会闹什么事来。】

    其他东西都还好,但茶叶是特殊的,姜蓁大手一挥,说:“先督促山郡的百姓茶,就算见效慢,考评上我也不会为难他们。”

    姚,说:“等次安排人给各县送棉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们的。”

    去年农庄的棉大丰收,一小批,卖给了朝的诸位大臣,剩,都会分派到各县农庄,让大家提前了解这个农作的特还有植方式,过两年大家大批量植的时候,才不会糟蹋了

    但比起其他郡县,都邑和蓝河县的百姓,待遇更好,他们每家都能分得一包,今年可以照农庄的方法试

    农庄产的棉,是用手摇式扎来的,上面都还裹着一层薄薄的棉

    分到棉的百姓都很节俭,在育之前,还会把这些小棉球收集起来,拿去送给医官。

    因为他们看到过医官用棉球沾着酒治伤,觉得医官用得着,他们就送来了。

    那一小团的量,他们自己也不了什么,但送给医官,攒到一起,最后也会用到他们上。

    第一次植棉,许多老农心里都没底,空闲了就跑去农庄,看农官是如何理的,他们第二天回去就照着学。

    “去年农庄的时候,你们不是来看过了吗?今年跟往年一样,没什么特别的。”蓝河县的农官表无奈,劝:“你们别把时间放在农庄这边,反倒耽误了自家地里的事。”

    “没事儿,我们乡里派人来。跟着你们的时间来,最保险,万一错过了摘心打的时间,那才是亏大了。”

    有些东西,说一万遍,也没有让大家亲看见效果好。

    姜蓁叮嘱过大家,需要摘心打,这样才能结更多的棉铃。

    她给了大家正确的结果,但依旧要求农庄留了一块地,任由棉自由生,让大家自己来对比摘心打对棉的影响。

    亲见证过后,连乡里最犟的老农,都对农官们言听计从,完全不敢自作主张。

    姜国的百姓没过棉,对农庄提供的植方法,接受良好。

    但东夷百了棉上百年,连都是她们提供的,她们自然不信邪。

    海浪在都邑的农庄待过,信姜蓁也信姚,不仅自己照姜蓁提供的方法植,还企图教一教其他族。

    但其他寨的人却嗤之以鼻,“摘心打?没听过。这世上没有人能比东夷人更懂怎么。”

    “你懂,你什么都懂。”对方嚣张的言论,让海浪直接翻了一个白

    “姜王的话,你听听就是了,你还真跟着照啊?别忘了,棉还是东夷人献给她的。”

    “这世界上就是有生而知之的天才,笨不能理解也正常。该说的我给你说了,你不听就算了。”海浪说完,就准备离开。

    “别走啊,海浪,你想想办法,帮我买几把城里的新农呗?”

    海浪摇,“那不行,盐铁官营,我已经买了很多的农了,再买就该被重关注了。你们寨要真稀罕姜国的农,还不如加姜国,每年税,就能正常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