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liu放日常(穿书) - 第1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虞滢再次了谢后,便忙去询问陶罐的价格。

    问了一,有耳的宽陶罐七文钱一个,没耳的是五文钱,但虞滢上就一块小银叶和六文钱,自然是选了个没耳的,最多回去后垒个石灶用。

    她买陶罐回来的时候,陈大爷还在和儿唠嗑田里庄稼的收成,见她回来了,有些讶异:“挑得这么快?”

    毕竟自家妇人买东西不仅要挑三拣四,还要拉扯许久砍价,所以陈大爷有些诧异。

    虞滢笑了笑:“买个陶罐不至于挑太久。”

    “倒是个利的。”陈大爷多了一分好,然后与儿:“她了些吃,想要些用,你就让她去打些吧。”

    陈大爷的儿,陈掌柜瞧了她一,目光只是在那脸上浅墨的斑一扫而过。

    虽然面上了斑,但五官生得好,又比这岭南的人白皙净,倒是不觉得丑,只觉得是个平常人。

    因为穿着与装扮朴素净,比平常脏兮兮的乡妇人要顺了许多,陈掌柜也没有拒绝,也就喊了个伙计带她去后院打

    虞滢又是两声谢,然后去打

    打洗陶罐时,虞滢观察了一这小肆。

    店面没有多大,一张柜台,四副桌椅。

    因现在还没有到晌午,所以店里还没有客人。

    大概也是因为没有客人,那掌柜才愿意搭理她。

    虞滢心有个想法,琢磨了一后,挖了些凉粉在两个竹筒,放薄荷。把东西先放,然后与伙计说了声后,就拿着两个竹筒了前边的铺面。

    走到了陈家父俩的面前,她说:“今天坐了陈大爷的车,陈掌柜又让我打了,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要是两位不嫌弃的话,就尝一尝我这冰膏,既清凉,又能清解暑。”

    凉粉到底有争议,不知的人还以为是面粉的粉。

    而且,带有“冰”字,就好像望梅止渴一样,听到这个字就让人知是冰凉

    陈掌柜大概是三十的年纪,了一张国字脸。

    因开肆的都是八面玲珑的人,陈掌柜倒是没有不耐烦,再者听到冰膏这个名字,倒是觉得新奇,也就:“还没听过冰膏这,我看看。”

    说是看看,而不是尝尝,就还是警惕的。

    虞滢端了过来,笑:“倒的话,可以看得更仔细。”

    陈掌柜闻言,让伙计端来了两个碗。

    碗端来后,从竹筒且带着几分晶莹剔透的凉粉。

    倒来时,凉粉还轻弹了一

    陈掌柜看到这吃了几分兴趣,说:“倒是个新奇的吃。”

    他犹豫了一后,见没有异状后才端起品尝了一

    品尝后,面上却没有太大的惊喜,只是:“还行,就是味差了些,但在这大夏天的,便宜卖倒也能卖得去。”

    虞滢:“若是加些糖或是酸梅,味会不一样。”

    陈掌柜噗嗤一笑:“糖可是稀罕,平老百姓也就是偶尔尝一尝罢了,不过……”他放了碗,说:“你想把这东西卖给我,是不是?”

    因这走南闯北的人见多了,所以陈掌柜一看破了虞滢的心思。

    虞滢了几分不好意思:“我是有这个意思,陈掌柜看如何?”

    陈掌柜让伙计拿了端了些许的糖过来,他只放了一勺糖,再吃了一,味确实是比方才的好了一些。

    他放了碗手,说:“这东西吃的就是个新鲜劲,再者只适合夏令用,能卖得去,但买不起价钱,我可以帮你这个忙,但所得需得五五分。”

    虞滢原本打算买一文钱一碗的,但听他这么说,她改变了主意。

    “买两文钱一碗,陈掌柜看如何?”

    陈掌柜笑了笑,问:“糖的成本呢?”

    虞滢:……

    她本来就没打算放糖的。

    可人家能答应帮忙,虞滢自然不可能还在乎那儿条件,她立即应:“那就扣除了之后再算五五分。”

    平日里铺里也会寄卖一些东西,陈掌柜挣一些,东家挣大,所以他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虽然是这样,但陈掌柜还是先说明:“大概有多少,我这收不了太多。”

    虞滢:“大概还有个十三四碗。”

    陈掌柜到底是个算账的,不过是片刻,就说:“丑话说在前,若是全卖去了,糖成本约莫五六文钱,最后到你手里的话,估计也就是十文钱左右,这还是在卖完之后的账,卖不完还是算你自己的。你要是觉得可以,就放在这里寄卖,然后午再过来收账,若是不可以,就自己去街市上卖。”

    虞滢看的不是,她看的是之后。

    与其铁的抓瞎随撞,还不如有个稳定的渠。所以她没有任何犹豫的应了来:“成,卖不完我自己带回去。”

    陈掌柜打趣:“你就这么相信我,不怕我贪了你的吃?”

    虞滢却笑着说:“陈大爷都能心的多稍我一段路,又让我来陈掌柜这里打,作为陈大爷之,怎可能是黑心的人?”

    虞滢这话,听得一旁的陈大爷腰杆,这话对他似乎还受用的。

    “且陈掌柜是有远见的人,只是不会贪图我这么一小利的。”

    陈掌柜看着这妇人自信会说话的模样,倒是没有太过在意。

    岭南这地方,放的人有各式各样的,在这地方见到再奇怪的人,陈掌柜也不会觉得稀奇。

    反正也不是平白帮忙的,卖不去是她自己,若是能卖得去还能从成,何乐而不为?

    好的开始

    虞滢把凉粉和薄荷都留在肆,约定在后过来,然后就离开去逛街市。

    这玉县的街市与后世镇上的圩市差不多,除却一些店铺,也有很多人摆卖,或者是沿街叫卖。

    虞滢走了半圈,终于看到了当铺的幌

    很小一个铺面,柜台很,约莫到虞滢脖的地方,而且有栅栏,柜台后有个伙计坐着。

    虞滢当铺,把那片银叶放到柜台上:“掌柜的,瞧一瞧这银叶能换多少文钱,死当。”

    当铺掌柜把银叶片拿起仔细查看,然后又放在掌心大概估摸了一重量,随后冷冷淡淡的说了个数字:“三十文钱。”

    虞滢沉默了一,从容不迫,条理清晰的:“重量能换三十五文钱,且直接成簪,也不用费更多的工价,三十文钱连置换的钱都不足。”

    当铺掌柜看了外边的妇人,知是不好糊的,便冷声:“一片银叶还能什么首饰?直接了就是,最多给你开三十五文钱,多的就没有了。”

    古往今来,买来再卖去的品都会被压价压得厉害,虽是如此,但还是有谈的余地的,所以虞滢并未被当铺掌柜的声势给吓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