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侦探 - 第7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胳膊肘往外拐的,她有嘴,不用你说!

    牟斌放茶杯,明来意,“听城兵司和西城兵司的人说,陆宜人遭遇了刺客,我来看看她。”

    陆善柔说:“多谢牟大人关心。”

    言罢,陆善柔从烧香包里掏来昨晚抄写的数字密函,还有描的“糖葫芦”印等等,把昨晚遇险的事代了一遍。

    牟斌拿一张纸,递给了陆善柔,“你看看这张纸上印,是不是一样?”

    陆善柔拿到灯前细看,“印和纸张的手的确和昨晚在西四牌楼似家客栈里搜到的一样,只是上面的数字不一样。”

    牟斌说:“不一样就对了,这封数字密函是锦衣卫从一个被刺杀的朝廷官员之死的案里找来的一件证。这东西如果找不到密码本,就没有人能看得懂。”

    “据锦衣卫的报,最近这些年,江湖□□上现一个刺客帮会,以这个类似一串算盘珠的东西为标记,估摸有人□□,雇佣算盘刺客来除掉你。”

    陆善柔把纸条横着放,说:“从这个角度看,更像一串糖葫芦,跟三通商号的标记很像,只是一个是七颗糖葫芦,三通是三颗糖葫芦。这个杀手组织是否和三通商号有关系?”

    牟斌不以为然,说:“你不要杯弓蛇影,算盘杀手的踪迹在好几年前就已经现在我们锦衣卫的视线里。三通商号里赵家的讧才几天?我觉得两者没有什么关联,只是有人恰好雇佣了算盘刺客来杀你。这次没有得手,照刺客界的规矩,既然揽了生意,自是要追杀到底,否则岂不是砸了招牌?你要小心。”

    魏崔城说:“爹,锦衣卫既然知算盘刺客的存在,为什么不将其铲除?他们连官员都杀,岂不是要造反?”

    牟斌笑了,“你呀你,太天真了,至清则无鱼,从古到今,刺客组织一直存在,是杀不尽,斩不绝的。有人有钱,有需要,就有人血的买卖,只要不过分,朝廷是不过来的。算盘刺客杀的这个官员,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家枯井里有好几条人命。”

    魏崔城说:“他们要刺杀我的未婚妻,这还不过分?”

    真是娶了媳妇忘了爹,牟斌摊了摊手:“我这不就来了吗?算盘刺客要杀我的儿媳妇,我能坐视不理?我已经要锦衣卫的暗桩们留意线索了。”

    “不过,我有个猜测,那就是你和陆宜人刚刚订婚,事又低调,外人都还不知陆宜人和你的关系,以为你们只是房东和租客的关系。所以算盘刺客敢接这个活。”

    牟斌很有经验,说:“一般来说,刺客组织不敢碰锦衣卫或者东厂的人,除非他们活腻了。从今天开始,你们成双对,我也会时常来看你们,对外界宣布你是我的儿媳妇,到了众人皆知的地步,估计算盘刺客就不这单生意了。”

    大树底好乘凉,说的就是这个理。

    魏崔城说:“好,从现在起,我不会离她半步的。”

    牟斌心:这话说得,有意思……难她洗澡睡觉你也陪着。怎么觉有况呢?

    陆善柔再次谢:“多谢牟大人相助,若有算盘刺客的消息,请必须告诉我。”

    “别!”牟斌说:“兔急了还要人呢,如果算盘刺客不找你麻烦了,你最好也不要找算盘刺客的麻烦,大家相安无事,否则,真的防不胜防。你跟着陆青天是见识过刺客的厉害。再说你现在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了,我还在你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牟斌今晚夜访陆宅,不是关心陆善柔,是关心魏崔城。

    那条竹叶青差就咬到了我的

    如果陆善柔遇到危险,我的傻儿肯定会冲在前面保护她!

    我这当爹的,真是碎了心。

    陆善柔说:“好,只要算盘刺客不惹我,也不惹我师以及我边的人,我就当无事发生。”

    牟斌代完事,问魏崔城,”听说你小把五千两银票全都兑成现银了?”

    魏崔城说:“是有这么回事,我修缮房屋需要钱,其余的都用来镇宅了,怎么了?”

    牟斌苦笑着站起来,拍了拍的肩膀,“你小真是傻人有傻福啊,幸亏全都兑了,倘若拖到今天,你可就兑不来咯!”

    “什么?”陆善柔惊得站起来,“三通钱庄今天被挤兑了?”

    今天一天都没去,上午睡觉,午睡小白兔,“从此君王不早朝”,当了一天“昏君”的陆善柔都不晓得外发生了变。

    牟斌,“京城五家三通钱庄门都排起了队,为了保证排队的都能顺利兑换现银,得三通钱庄在门竖了一个牌,说每人每天限定最兑换一百两银。这个数目,能够满足寻常百姓家的需求,但是对我们这手里有大额银票的人而言……唉,希望赵家赶宣读遗嘱,把这个家分清楚,平息谣言,要不然,银票就成废纸咯!”

    陆善柔说:“没事的,三通商号家底厚,什么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一次也能转危为安。”

    魏崔城提着灯笼,亲自送门,父两个说己话,魏崔城问:“爹,你手上还有多少三通钱庄的银票?”

    牟斌说:“你放心,我们这些人不会把放在一个篮里,也有其他钱庄的银票——你手里那三瓜两枣就够娶媳妇的,不用惦记我,好好过你的日。”

    虽如此,魏崔城笨拙但真诚的关心还是很令牟斌动,这没白养。

    刚刚送走爹,北的小仙姑赶过来了,说:“不好了,南边的赵二钱……也死了,南边赶回来的仆从刚刚到赵家楼报丧。”

    这对母一北一南相隔千里,居然前后脚死了?

    魏崔城赶把报信的小仙姑带去见陆善柔,小仙姑很着急文虚仙姑的安危,“……听报信的人说,赵二钱是在南京首山打猎的时候,坐骑不知怎么突然发疯失,连人带一起跌了山崖,摔的稀碎。文虚仙姑听到这个消息,晚饭都没吃,陆宜人快去看看。”

    好巧不巧,赵二钱是在赵老太太咽气的前一天事的。

    北京和南京这两座城市相继发报丧的仆人在路途错过了。

    二房接到噩耗,哭声震天,山西巷里的赵家又又搭起了一个孝棚,为赵二钱办丧事。

    最大的孝棚当然是赵老太太的,其次是赵二钱,最次是赵大钱刚刚认的“义女”琥珀。

    算起辈分,赵家算是集齐了祖孙三代人,一起步了黄泉。

    赵二钱今年五十四岁,在商场上,这个年纪正值壮年。

    六十四岁的赵大钱在二弟牌位前嚎哭:“二弟啊,终究还是白发人送了黑发人,九泉之,母相逢。”

    作者有话说:

    嘿嘿,破了小白兔的,接来就要破案了!

    为份兄妹遭,装瞎赘婿逃

    四十岁的赵四钱站在棺材前默默垂泪,因赵二钱跌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