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侦探 - 第4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捕第一次来锦衣卫衙门,心打扮了一番,穿着青衣皂靴,外罩一件大红半臂,黑纱帽,帽的左边还着三闪闪发光的孔雀翎。

    快手也好,捕也罢,无论他们赚多少钱,衙门的衙役们都是贱籍,和娼、优伶、仵作行一样,都是祖祖辈辈着贱业、地位最低等的贱民。

    因地位低,李捕在外就特别好面,除了心打扮自己,来锦衣卫衙门还带了礼,两大盒刚刚蒸熟的大螃蟹,一坛黄酒,请锦衣卫衙门的人尝尝积潭刚捞上来的味。

    陶朱和麦穗在外和一群锦衣卫吃螃蟹,李捕在里间拿一张纸,对陆善柔等人说:“我今天上午问了十一个货郎,这是他们每人每年大概的收,基本上在五十两银左右吧。京城什么都卖的贵,收自然一些,勤快一,再找到便宜的货地,这个收算是正常。反正懒汉是不了这个活计的,赚的都是辛苦钱。”

    又:“如果是在乡地方走街串巷,一年十两、二十两撑死了。”

    李捕:“虎哥是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当货郎,今年二十岁整,虚岁二十一,就算他当了六年货郎,照最五十两计算,六年就是三百两银。”

    “照这么计算,除去吃喝,虎哥有一张两百两银的银票算是正常,但是——”李铺把纸收起来,说

    “虎父就是个一个趴在儿血的蛭,每一次在虎哥挑着货担回家后,虎父都会把钱匣拿在手里,只留给本钱,其余都拿去买酒大吃大喝,虎哥再怎么抠,这六年能抠五十两银天了!货郎们大多说最多不少过二十两。”

    李捕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宁人信服。

    陆善柔拿那张二百两银票,“这么说,虎哥的钱财来历不明,很可疑了。”

    寒江独钓说:“除非有什么奇遇,毕竟在京城,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我,一心来京城赶考的,结果当了你父亲的刑名师爷,还写起了话本小说。”

    魏崔城说:“虎哥整天挑着货担走街串巷,有奇遇也未可知。”

    “说的也是。”陆善柔盯着银票,“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杀害虎哥的凶,这个银票的来历已经不重要了,可查可不查,看我就是……想不通。”

    查案人的通病,希望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都符合案,完收场。

    李铺:“二小还有什么吩咐?小的这就去办。”

    陆善柔闻着外来的螃蟹香气,想起了村里的寡妇西施,“那个西施把店铺给你了?”

    “对啊。”李捕:“我老丈人他家在铺里卖螃蟹,每年就卖两个月,等积潭冰封了就没货了。不瞒二小,两个月就能赚这个数——”

    李捕指着陆善柔手的二百两银票,说,“我不白用她的铺带街所有商铺都是私搭建的,什么房契地契一概没有,谁占了就是谁的,她一个寡妇,占也占不住,是我给她撑腰,她才能一直在带街卖冰碗。”

    这是一片灰地带,弱

    陆善柔说:“她一个寡妇不容易,你平日多关照她一些。”

    “明白。”李捕:“今天开业第一笼螃蟹,就送到她家里了。她还说虎哥的案若有什么眉目,要我捎个信给她,毕竟认识虎哥多年,她想知谁害了虎哥。我应了。”

    送走了李捕,锦衣卫们陆陆续续的把从寿宁侯府和宁伯府抓来的嫌犯押到锦衣卫衙门。

    陆善柔暗观察,这些家丁打手们一个个脸上都写着“不服气”。

    简单的说,就是一百多个金荣吧!

    陆善柔把狱卒叫了去,说:“你这样关押,别让他们太舒服了,两个人关一个平日只容纳一人的牢笼里,这样他们只能站着,坐不去。”

    “还要记得对,一对寿宁侯府的人,一对宁伯府的人,千万不要混淆,要他们自己人挤着自己人。”

    陶朱和麦穗好奇,两人一起走牢笼里,关上门,果然只能站着,本无法坐,一个人稍微撅一撅,就会把另一个人在牢笼栏杆上,硌得难受。

    两人站了不到半盏茶就受不了,开门笼,陶朱说:“太难受了!亏你想得!再这样待一会,恐怕麦穗就要以犯上,把我打一顿!”

    陆善柔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想要他们开,很难,但是互相检举对方,就很容易了。”

    寒江独钓赞:“,实在是,当年陆青天都没你狠,青于蓝而胜于蓝。”

    此时应该有魏崔城的赞之声,但是他现在有些神了,痴痴的看着狭窄的牢笼,心想我若被陆善柔关去,定是心甘愿的,在那个仄的地方,转个都难……

    作者有话说:

    别人看小牢笼:难受,想打人。

    魏三看小牢笼:我的快乐屋。

    我看周末都有那些读者小天使一大早起床看更新

    夺帝周贵妃修墙,逆遗嘱狂踢棺材板

    魏崔城在锦衣卫衙门里对着囚笼心猿意时,与此同时,北京天寿山裕陵。

    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寝陵, 也就是弘治帝的祖父。他的原嫡后钱皇后死后, 与他合葬在此。

    今年三月,周太皇太后——也就是当年明英宗的贵妃、弘治帝的亲祖母薨了,所以,裕陵面又新挖了新地, 将周太皇太后与英宗合葬。

    这不挖不知,一挖吓一

    牟斌和弘治帝闻讯赶到了裕陵,两人来到一堵封死的墙前, 久久无语。

    原来照皇陵的规矩, 皇帝和皇后合葬,就像在里一样, 各自有各自的地间会有一条通, 方便帝后的魂魄“相会”,毕竟人家是夫妻嘛。

    尤其是英宗皇帝与钱皇后, 两人厚。当年英宗皇帝北狩(其实就是御驾亲征, 发生了土木堡事变, 英宗皇帝被瓦剌落俘虏了, 当了几年人质才放回大明), 钱皇后为了救丈夫,跪来哭求新皇帝, 睛哭瞎了, 也跪瘸了。

    英宗皇帝后来复辟了, 重新登基, 动钱皇后之,夫妻恩,不喜生了儿的周贵妃。周贵妃气愤又嫉妒,但无可奈何。

    后来周贵妃的儿登基,也就是成化帝,成化帝给帝后修建裕陵的时候,已经是皇太后的周氏曾经阻止钱皇后和英宗皇帝合葬,她要把钱皇后挤到一边去,将来自己与英宗皇帝合葬。

    这一举动无论是家法还是国法都不容许,群臣激愤,拼死阻止,周太后未能得逞。

    但是周太后使了个心:她命人在英宗皇帝和钱皇后的地里偷偷砌了一堵墙!

    这样一来,帝后的魂魄就无法相会了,英宗皇帝将来只能和周氏在间当夫妻。

    这不,工匠们在建立新地的时候发现了周太皇太后的“惊天大谋”:生前得不到皇帝,死后也要得到皇帝!

    这是一什么变态的执念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