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 第22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抛开这些理智层面的利益权衡,安乐侯对和他一样父母早亡,寄人篱大,经历了不知多少战战兢兢的日日夜夜,承受了不知多少不足为外人的委屈憋屈的杨欣彤,有着相当烈的绪共鸣。

    他觉得自己能够理解杨欣彤的委曲求全,他也希望杨欣彤以后可以对他生同样的理解和认同。

    这些考量他没有一一说给裴怀玉听,但他却拜托了裴怀玉帮忙暗保护杨欣彤。

    他怕杨欣彤的婶娘,会因为杨欣彤有可能脱离她的掌控,有可能带走家里的田庄铺面而对杨欣彤手。

    裴怀玉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派人护着杨欣彤,他知,安乐侯的顾虑并不是没有可能变成现实。

    经历过吃人的世,裴怀玉已经学会了尽可能把事往坏想。

    在他看来,把所有坏的可能全都预料到,尽己所能提前好应对,然后对事态发展抱最好的期待,这才是最稳妥的生存之

    两人这边谈妥了安乐侯与三位姑娘择日彼此相看的事,安乐侯就由裴怀玉亲自送了公主府。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的昭庆公主也已经心甚好的和人说起了包括她和裴怀玉在的四对皇室夫妻捐钱修路的事儿。

    有她打合,难得席一次女眷之间宴会的叶安澜,得到了足够的时间怂恿众人乐捐。

    因为把握住了众人想要扬名的心理,此后数日,她以功德碑为诱饵,筹集到了来自勋贵、官员、世家、富商、乡绅的大笔资。

    这些资包括了木材、石材、粮、布匹、棉、珠宝、首饰、银钱等,总价值折合白银八十三万五千多两。

    这么大的一笔钱,要说没人那是不可能的。很多想要分一杯羹的朝廷官员,打着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着想的旗号,上折建议谢渊把众人乐捐的这批资直接收归国库。

    国库由着,钱财库,的官吏就有机会伸手了。

    修桥铺路的事儿工也可以,只要工程到手,工理就也能伸手揩油了。

    除了这两个能够名正言顺往里伸手的门,其他四的官员也看着这笔钱各

    不过和能够借着职务之便打边球、合合理揩油的、工不同,其他四只能等着这笔了国库,再去磨着谢渊准许他们先行挪用。

    他们想的倒,奈何叶安澜打从一开始就压儿没想过要给这群人污蔑自己的机会。

    他们怀疑她饱私,她就二话不说亮账本,让这些贼喊捉贼的家伙亲自过目。

    铺路修桥的所有材料,她全都是用一儿也没掺的最低价购的,参与铺路修桥的工匠、百姓,她给的工钱也都是市场最低平。

    她把自家的账册一箱箱抬上金銮殿,顺带还跟谢渊申请,要用自己的账册去对比工的账册。

    工那些来搞事儿的官员被她吓了一儿汗,他们和叶安澜不一样,他们的账册没有叶安澜的清楚,购买材料时给的价格也远不如叶安澜的低廉,给工的银也远远于市场平均平。

    因为这样的揩油手段并未违背律法,且他们所占的便宜也在谢渊的可接受范围,所以平时谢渊一直都对他们损公私的行为睁一只闭一只

    可这“睁一只闭一只”,前提条件乃是他们的小动作并没有被人检举揭发到谢渊面前。

    现在他们想坑叶安澜没坑成不说,还被叶安澜反手把他们了他们自个儿好不容易挖的大坑里,这谜一样的记吃不记打属就让人相当服气了。

    谢渊一边慨着,一边一脸严肃的准了叶安澜所请。

    一直观鼻、鼻观心的工尚书和工左侍郎一言不发,仿佛没有看见右侍郎投来的求助视线。

    两人宁可被牵连,跟着一起吃挂落,也不想蠢的和右侍郎站同一战线。

    他们就想不明白了,都是和叶安澜了多年同僚的人,为什么有些蠢货就是始终心怀侥幸,认为自己能够扳倒叶安澜呢?

    且不说叶安澜为大齐立了多少战功,平时有多受谢渊这位开国皇帝的信任、重,也不说她事儿是如何的谨慎周全,对大齐律法又是如何的一心维护,就只说她这个不图利也不图名的奇葩格,难不是就已经注定了,她天生就没有多少短可以给人抓吗?

    居然异想天开到想要靠着莫须有的罪名,在他们大齐的开国皇帝这里搞垮一个一心为国为民为君的人,这群人可真是会梦!

    朝堂上的聪明人不止这两位,其他真正的聪明人也和他们似的,个个都一言不发的只上观,仿佛突然集修了闭禅。

    而那些迫不及待来、很蠢却还要自作聪明的家伙,则是直接被叶安澜用充足的人证证打击得毫无还手之力。

    不仅他们看好的没能捞到碗里,已经被他们吃去的,谢渊也让他们加倍吐了来。

    那些叶安澜有大笔银钱账,但却聪明的没有采取任何举动的朝廷官员也是直到这时候才知,原来叶安澜早就防着有人泼她脏了。

    她铺路修桥用掉的每一笔钱,她全都写清楚了来路和去向不说,那些她从别人手得来,而非她自己赚到的银钱,她甚至还会把明细账目抄送一份给银钱原本的主人。

    叶·怼怼·澜

    未雨绸缪,好充足准备的结果就是,谁也别想通过这件事往叶安澜上泼脏

    但凡是不信邪的,全都验了一把什么叫偷不成反蚀一把米。

    反观叶安澜,人家不仅全而退了,而且还因为账目得好被谢渊赏赐了。

    顺带的,谢渊还亲说了,让六官员都去读半年叶安澜的新式学堂,跟她学堂里的夫学学算账记账。

    开国皇帝的金玉言,没有哪个官员敢当成耳边风,偏叶安澜铁的很,为了不伤钱,她拒绝和任何同僚谈

    每一个学的朝廷官员,叶安澜都一文不少的收了学费。

    学费不多,即使只是八九品的基层小官也能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前提轻轻松松一笔,但在很多想占便宜的官员看来,她的这个态度就很气人。

    他们觉得,这才几个钱?大家同朝为官,每天抬不见低见,就这钱你都不舍得给我们免了,还要让我们一个不少的“学费”,你这也太抠了些!

    这些人可不会去想既然大家同朝为官,每天低不见抬见,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大方一些,多给叶安澜的新式学堂捐钱。

    他们的所谓同僚分,一向都只在这所谓的“分”对他们有利时,才会突然冒来刷存在

    每次他们贪念上来,挖空心思算计叶安澜的时候,他们可从来不会去考虑他们的所谓同僚分。

    叶安澜前后两辈加起来不知见了多少这宽于待己,严以律人的家伙,对他们的奇葩脑回路可谓了然于心。

    她也无所谓这些人背后是怎么看她的,反正在那些朝廷官员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