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是你妈 - 第35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年,买得起金饼的得是什么家啊。反正老百姓肯定买不起。

    但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买得起黄金饼的。

    平时不年不节,老百姓肯定舍不得买,可到了过年祭祖的时候,将黄金饼往祖宗灵牌前一摆,多气派,多吉祥!

    过年走亲戚时,买不起什么贵重的东西,带上两个黄金饼,多喜庆,多闹!

    听说贵人们现在都不行吃什么糕了,行的是黄金饼茶。

    什么?

    黄金饼便宜是便宜,却舍不得买?

    这会儿正是柿成熟的季节,山上野柿树也有不少,反正黄金饼的制作方法不麻烦,只要能找到柿,完全可以自己啊!

    南景最后总结:“商人是最锐的一个团,只要他们发现其有利可图,就一定会想办法去收购柿饼,甚至还会帮忙将这个概念宣传得人尽皆知。”

    “在几方努力之,柿饼的制作方法一定能以最快速度推广开。”

    梁光誉:“……”

    梁光誉脑海里只闪烁着一个念:还能这么玩儿?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没有风俗也要创造风俗。

    原以为明年才能让京城周边百姓接受柿饼,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今年不能让柿饼在全京城传开来,今年过年老百姓的年货里没有黄金饼,都算是他家掌柜没有能力!

    亡国之君12

    梁光誉来来回回打量着南景, 啧啧称奇:“你这个脑瓜到底是怎么的,连这好主意都能想得来。”

    聪明就算了。

    主要是脑也活泛。

    对于梁光誉的夸奖,南景坦然接受了。

    因为昨天姚容只是给南景提供了一个思路, 现在这个方案是由南景亲自制定完善的。

    “那就要继续麻烦梁大人了。”

    梁光誉哈哈一笑:“如果是这麻烦, 那再多都没问题。”

    他就喜有意思又能造福百姓的事

    南景微微一笑,意味:“这可是梁大人你说的。”

    梁光誉还没意识到他到底给自己挖了多大的坑,拍拍,十分豪:“没错,是我说的。”

    聊完这件事, 梁光誉也没忘了正事——指景练武。

    南景跟着姚容学了很多东西,但比起习武几十年的梁光誉,他还有很多不足。

    再加上梁光誉和姚容走的武功路不同。姚容追求招式妙,着重势的培养,梁光誉却是大开大合,有沙场宿将之风。

    所以南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南景对梁光誉满意, 梁光誉对南景自然更加满意。

    南景不是他遇到的最有习武天赋的人, 但一定是最有悟的。他问题后,南景总能很快理解并加以改正。

    教导这学生, 实在是太有为人师者的成就了啊。

    试想一,现在有块璞玉放在你的面前, 你很确定, 只要用心雕琢一番,这块璞玉就必然会变成稀世奇珍, 成为无价之宝。

    你能忍住不去投时间和力吗?

    反正梁光誉忍不住。

    一个时辰的授课结束后, 梁光誉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他有职责在,也不能在这里待太时间。

    与南景约好了明天上课的时间, 梁光誉先行离开。

    忙完手的事务,他第一时间,找到自家掌柜。

    掌柜也是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但当他听完梁光誉说的那营销策略后,他的嘴就惊得没有再合拢过。

    “如何?”梁光誉得意洋洋。

    他这副姿态让掌柜误会了:“大人,这个方法是您想来的?”

    梁光誉无语:“当然不是。我像是能想办法的人吗?”

    额……掌柜暗暗吐槽,这个法不是他家大人想来的,他家大人嘛要这么得意啊。

    梁光誉能不嘚瑟吗!

    他现在在教导三皇武艺,四舍五,他和三皇也算是有些师徒分在。

    徒弟如此聪明,多给他这个师父的脸啊!

    不过看着掌柜的神,梁光誉也知自己表现得略有些过火,不符合他平日在人面前的威严形象。

    他轻咳一声,板起脸:“行了,你退吧。”

    等掌柜一走,梁光誉哼着小曲回到后院,找到正在算账的梁夫人。

    “夫君怎么如此兴?”梁夫人笑问。

    梁光誉一儿也没瞒着梁夫人,如倒豆般将所有事都说了。

    梁夫人听完之后笑了半天。

    梁光誉被她笑得摸不着脑:“夫人在笑什么。”

    “夫君,三皇殿可还不是您徒弟呢。”

    梁光誉:“……”

    梁光誉脸一垮,哀怨地盯着自家夫人。

    梁夫人笑够了,给梁光誉奉了一杯茶赔罪:“我与夫君开玩笑呢,不过三皇殿真如殿说的那般聪慧过人?”

    梁光誉肯定:“皓月之姿。”

    “那四皇呢?”

    “荧荧之光。”

    梁夫人懂了。

    荧荧之光,岂可与皓月争辉。

    月亮一来,谁还能注意到星星的存在呢。

    “等着看吧。”梁光誉低抿了一,“不一月,整个京城的风俗都要为之一变。”

    为何需要一个月?

    不是梁光誉小瞧了这个法,而是因为他手底的农庄还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大批量生产黄金饼!

    在梁光誉和梁夫人的有心推动,黄金饼茶的吃法在京城官贵胄之间迅速传开来。

    这些官贵胄可是行风向标,他们一动,锐的商人也开始动了起来。

    这会儿没有现成的黄金饼,一些商人脆跑到了村里,给村民定金,让村民摘柿黄金饼,到时好了他们再来收购。

    梁家的掌柜早就算过了成本,定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收购价格。这个价格不算,但利肯定是比单纯卖柿要赚得多很多。

    这些商人给的收购价格会略比梁家商铺一两文钱。

    此时刚好秋收结束,老百姓都有了空闲,自然也乐得功夫去制作黄金饼。有些比较机灵的村民,还在附近山上找野柿树。

    老李就是这样一个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在第一时间带着自家儿儿媳上山摘野柿树。等村里其他人也想到这个法匆匆忙忙上山时,老李一家人已经摘了几竹筐的柿山了。

    忙碌了好几天,黄金饼终于好了。

    几个孙孙女围在黄金饼旁边,一个劲盯着黄金饼看,不时咽着

    别说几个孩了,就连大人看着也十分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