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程蔓不再犹豫,迅速跟李文欣敲定接受采访的时间。
作者有话说:
二更合一,明天见……
第143章 采访
李文欣是两人通话的第三天到的临江。
这时候火车速度慢, 最时速才八十公里每小时,再加上
间有大大小小的站
停靠,从首都到临江光坐车就要近一天时间。
李文欣征得程蔓同意后, 需要往上面打差申请,还要收拾东西, 能在第三天到临江已经很快了。
因为李文欣老家不在临江, 在这也没有亲人,这次是专门为了采访程蔓来的,所以她到的那天,程蔓特意去了火车站接人。
李文欣是八四年年初去的首都发展, 这两年她很少来临江,数得过来的几次都是因为过年回老家,在临江转。
前年过年她经过临江时, 时间跟程蔓见面吃了顿饭,那之后就没在见过。
算来,两人有一年半没见了。
跟上次见面比起来,李文欣上的变化很大。
上次见面她参加工作才一年, 可能是《经济日报》时间不
,需要
费更多心神在工作上, 没时间打扮自己, 也可能是手
没那么宽裕, 没钱打扮自己, 所以她当时跟刚去首都那会看起来变化不大。
但两年多时间过去, 她早已从刚行的菜鸟记者, 变成了《经济日报》的笔杆
。工作渐渐游刃有余, 经济条件也好了很多, 从里到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将留了许多年的发剪到耳后, 尾
简单
了
,有
像后世常见的波波
。
上穿着一件白
衬衣,
面搭一条黑
直筒
,
普通的白
运动鞋,整
看起来清
又
练。
再加上墨镜的遮挡,程蔓刚开始都没能认来她。
跟李文欣比起来,程蔓变化倒是不大,她仍留着发,脸上不施粉黛,
上穿着简单舒适。
李文欣一来就认
了她,跑
闸
直接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被抱住的瞬间程蔓都愣了,直到耳边响起李文欣的笑声,才问:“文欣?”
“除了我还能有谁?”李文欣笑着摘掉墨镜,笑盈盈地看着程蔓。
程蔓上打量她,半响说
:“你这变化……也太大了。”
“发型变化大吧。”李文欣摸了摸发,“你不知
,我这工作可忙了,三天两
差,留
发
本没时间打理,还是这发型方便。”
“也好看。”程蔓说。
李文欣认真:“嗯,我就
听这话。”
程蔓笑,又问她早上吃饭没。
“喝了杯豆浆,实在没胃。”
“那咱们先去吃东西?”
“去哪吃?”
“你想吃什么?”
“土豆片吧,面也行,我在首都的时候就馋这些。”
程蔓想了想说:“我记得燕馆在这附近开了家分店。”
“真的?”李文欣面惊喜,“燕
的店都开到这里来了?”
“那可不,燕馆现在可是临江最大的连锁
馆。”程蔓边说便伸手要帮李文欣拿行李,但后者没让,只将包递给她拿着。
程蔓提着包,带着李文欣去燕馆。
这个不早不晚,
馆里人不多,两个没怎么排队就
到了。因为李文欣什么都想吃,所以
门小吃她们每样都
了一份。
完餐,两人到靠窗的位置坐
。
看着窗外景,李文欣说
:“这几年临江变化好大,火车
城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地方都在盖楼。”
“要发展嘛。”
临江前两年确定了要建新区,临江大学往东,很大一片都被纳
了规划,正在逐步拆迁。
程蔓早些年买的房,就有一栋在拆迁范围,不过现在还没拆到那,什么时候通知能
来还不好说。
“发展是好事,这几年首都也在搞开发,到都在挖。”
程蔓心思一动:“首都现在房价贵吗?”
“贵,随便一间房就要几千块,房租也,我租的四合院,就
掌大的一间屋
,房租就要十块钱。”
在《经济日报》上班看着光鲜,实际上工资并不,李文欣每月收
扣掉开支,三十块都剩不
来。
如果有房,一个月攒三十不算少,但对没房的人来说,这钱很难在首都扎
。
有时候李文欣也会茫然,想自己去首都是不是错了,如果留在程蔓辅导班带课,她一个月挣的不一定比现在累死累活少。
可每当看到自己写的文章上报纸,李文欣又会庆幸自己到了首都。
只是一谈到房,李文欣难免忍不住叹气。
程蔓思索了:“我看新闻说
市现在有了新的购房政策,可以借贷买房,自己付
分首都,再借
分钱,借的钱
照固定利率,每月还贷。我还看到说国家有意在其他城市推行这样的购房政策,你如果想买房,可以考虑这办法。”
“你说的这事我知,但这样盖起来的房
,售价本来就不低,就算是首付,以我现在的工资也很难拿
来。”李文欣无奈
,“而且一个人供房对我来说有
吃力。”
程蔓问:“你不打算再找对象?”
“暂时没这想法。”
“那你过几年再看吧,房价肯定是会涨的,这几年买房多贵都不会亏,如果手上的钱实在不够付首付,找朋友借一也行,可能前几年会比较难,但
期来看肯定能赚。”
李文欣自己也是学经济的,现在的工作又跟专业有关系,程蔓说的这些话,她自己也能看明白。
只是很多时候,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狠心去
又是一回事。
李文欣叹气:“我再考虑考虑吧。”
“嗯……”
聊完房价,两人的餐也差不多好了,李文欣拿起筷
挟起土豆片,一吃便拖
声音「嗯」了声:“好吃,你还记不记得咱们上大学,燕
馆的老板还在纺织厂门
摆摊那会,咱们隔三差五去那吃东西。”
“当然记得,最开始还是我带着你们去吃的土豆片。”
“没错。”李文欣,又突然问,“你这几年跟杨
有联系吗?”
程蔓摇:“没有,你跟她联系上了?”
这时候越洋电话可不便宜,信件往来也不容易,隔着万千山,父母
女都可能失联,何况她和杨
只是朋友。
李文欣也摇说:“没有,不过我之前采访过一个人,对方跟她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知
她的消息。”
杨是八一年
国读研的,算起来已经有五年,已经参加工作并不稀奇,程蔓问
:“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好的,她在华尔街上班,应该已经拿了绿卡。”
朋友过得好,程蔓应该为她到
兴,但杨
是公派
国的,
照规定,她毕业后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