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5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嬴政先是皱了皱眉,随后又舒展眉,即便没有千秋万代,应该也差不离才是,至少比周朝的八百年多。

    正想着,耳畔突然响起人的声音:“禀大王,扶苏公到了。”

    “让他过来吧。”

    扶苏拱手行礼:“儿臣见过父王。”

    “嗯,起来吧,”嬴政应了一声,“光幕里的画面都看了吧?”

    扶苏不知嬴政问的是哪一分,想到刚才听到的容,顿时心如雷,耳朵也微微发,“禀父王,看到了。”

    嬴政直接问:“光幕的女娘是何人?”

    扶苏耳朵都红了,垂:“儿臣不知。”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啊,怎么可能会知

    嬴政审视地看了他一会儿,“不知你还和她有了那么大的儿?”孙倒是聪明伶俐的,看在孙的份上,也不是不行。

    而且扶苏…确实不像他,不类父。

    这扶苏脸都红了:“…………”那是光幕的自己,是将来的画面,不是现在啊!

    画面一转,只见一片广阔的农田上耸的植株,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植株。

    耸的植株排成整齐的行列,一望去竟望不到

    这是什么植?居然植这么多?莫非这些就是光幕里提到的亩产千斤的粮

    可是怎么没看到麦穗或者稻穗、粟穗呢?

    这东西要怎么吃?

    正当众人疑惑之际,光幕里传来了声音:

    【一群农夫手里拿着麻袋兴采烈地走田间,嘴里快地说:今年的玉米得可真好,瞧这个,产量肯定比去年

    农夫把耸的植株扯来,严格来说扯的是从杆上来的,撕开的层层外衣,里面金黄果实,饱满圆,一粒挨着一粒整齐地排列在上。】

    原来这就是玉米啊,饱满圆的玉米莹莹如玉,确实当得起这个名字,嬴政想。

    而且玉米比麦、粟大太多了,这一个至少得有七八百粒,一粒玉米个至少是粟的五六倍。一玉米杆上能结两三个玉米。

    怪不得能亩产千斤呢!!

    嬴政看着那一列列玉米,冒绿光,想要!!未来的他是怎么得到这些东西呢,他现在就想要。

    【硕果累累让人心,农夫开心:这玉米得可真俊,等收完这一季,一季俺要糯玉米,这黄玉米产量虽然,味却远不如糯玉米。

    另一个农夫一边摘一边:有玉米吃就不错了,你还挑上了。

    农夫:不是俺挑,是城里的大人家挑,人家吃糯玉米,不这个黄玉米,嫌弃不好。俺糯玉米,到时候卖给大人家,再买便宜的黄玉米,能省不少呢。

    再说了,家里的孩也想吃糯玉米,也让他们尝尝呗。

    又一个农夫:你可真会赚钱,糯玉米的价格是黄玉米的三倍呢,说得俺都心动了,要不俺也糯玉米。

    ……】

    众人听着他们讨论糯玉米的植方法与黄玉米有什么差别,以及玉米要怎么才好吃,不由有些恍惚,黔首也会看重好不好吃?

    有的吃就不错了吧,还会在乎好不好吃。

    接来,众人看到玉米被晒后,用土法脱粒机脱粒,再被磨成玉米面,

    看到气腾腾的玉米面发糕、窝、烙饼……

    大臣们忍不住咽了咽,光幕现的时候他们正和大王商议国事,为了避免途会恭这等不雅的事,他们的时候就没吃什么东西,连都不敢喝。

    不看这些吃的还好,一看就饿。

    文臣还能得住,毕竟他们平时消耗没武将大,武将看到这些是真的受不了,有的人肚已经开始叫了。

    在全场寂静的,肚叫很难不被发现,于是众人的目光从光幕上转移到声源。

    该名武将面红耳赤,为自己挽尊:“这些黔首吃得也太好了,比我平时吃的都好。”的,平时他们在军吃的可是麦饭!

    在家才能吃到粟饭。

    看看这些人吃的是什么,不用尝也知那个乎乎胖乎乎的黄有多好吃,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放了糖!!

    那可是糖啊,比盐还贵的糖。

    等一,那个白的、比沙还细的是什么东西?

    那不会是盐吧?

    看着被烙得金黄的玉米饼,被撒上盐,众人再次咽

    大王,我们也想吃玉米!

    嬴政…嬴政已经傻了,他刚才看到了什么,那些黔首的税居然那么少。

    那么少的税怎么可能养得起那么多军队和官员?

    还是说未来的自己有别的生钱门

    打楚国几乎用尽了秦国国力的嬴政再次生了羡慕之心,他已经无法想象未来的自己得有多豪,才会只收取那么税。

    光幕的画面又变了,这次依旧是田间,不过植的东西不是玉米,经过刚才的冲击,玉米的样已经地刻在了众人的脑海里。

    广袤的田间全是密密麻麻的不知名植株,这次的植株矮小,只有半人,枝如枯枝般,上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片绿叶,倒是白圆球有不少。

    一望去,全是白球与枯枝。

    这又是什么?那白球也不像是吃的啊。

    一百八十九

    光幕里的农人一人背着一个大麻袋,男的女的都有,他们将田里的白球摘麻袋。

    众人这才看到那白球得跟一朵似的。

    接近着就听到农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起天:

    【今年的棉得可真好,摘完这次,估计还能摘个两回。

    那可真是太好了,去年的棉只摘了两次,产量低了不少,不过棉价钱倒是上去了。今年能收三回,棉的价钱不会又降来了吧?

    降来是肯定的,但应该不会降多少。如果降得太狠,就不卖呗,棉又不会烂,还能给家里人多添几床被衣服。

    说得有理,反正棉又不会烂,等价钱了再卖也成。大不了咱们把棉纺成线,织成布卖呗,那价钱可比直接卖棉多了。

    那是当然,你的时间也多。直接卖棉,咱们只要,收棉,剥棉籽,晾棉;要是织成棉布再卖,那要的事可就多了,价钱自然比卖棉

    别废话了,赶快收棉吧。这一次棉就要收个十天半月,三次棉得收一个多月两个月呢,加上回去还要剥棉籽,去杂质,晾棉,没有三四个月哪得完。

    完了再考虑这些也不迟。

    ……】

    众人再次瞪大睛,什…什么?这些白的球居然可以纺线织布。

    忽然有人:“咦,还真别说,这些白球和蚕茧得还像。”都是白的絮状

    蚕茧可以丝纺线,这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